李远将那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查!彻查到底!无论是谁批的条子,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他转头对林雅说:
“宣传部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亲自出席。”
“明白。”
林雅立刻起身去安排。
市公安局负责人却脸色煞白:
“李市长,那这份文件……要不要先向王书记……”
李远立刻打断了他,果断说道:
“王书记在省城开会,现在我是现场总指挥。立即对赵辉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查封新辉化工全部账目和文件!”
走出会议室,李远让秘书拨通了省委组织部的电话。
“郑处长,临州出了点状况……”
电话那头的郑仪听完简短汇报,沉默几秒后只说了三个字:
“知道了。”
但这个“知道了”意味深长,既是默许,也是支持。
......
一小时后,临州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座无虚席。
李远站在发言台前,面对闪烁的摄像机镜头,声音沉稳有力:
“经初步调查,东城工业园新辉化工长期违法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目前企业法人代表已被警方控制,我们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台下记者纷纷举手,有省媒记者直接提问:
“李市长,听说涉事企业有市领导特批的‘免检’文件?是否涉及权钱交易?”
全场瞬间安静。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远会回避这个问题时,他竟点了点头:
“确实发现了一份三年前的特批文件。市纪委已经介入调查,无论涉及谁,都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台下哗然!
发布会结束后,李远的手机疯狂震动。
王学文来电!
“李市长,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电话刚一接通,王学文压抑着怒火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张松林的案子省里才平息多久?你现在又翻出这种事,是想让临州再被推上风口浪尖吗?!”
李远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正在被清理的污染区:
“王书记,纸包不住火。与其让媒体挖出更多内幕,不如我们主动查清,给群众一个交代。”
“你!”
王学文缓了口气,声音突然低沉下来。
“李远,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张松林批的条子不止这一张,整个开发区大半企业都是这么进来的。如果你要把事情闹大,临州经济起码倒退五年!”
李远握紧了手机:
“所以您的意思是......?”
“控制影响范围,冷处理。”
王学文几乎是咬着牙说的。
“我在省里还有会,明天回临州再谈。”
电话挂断。
李远站在原地未动。
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要么顺从王学文的意思,将事件捂住,顺利接任市委书记;要么一查到底,捅破临州发展的脓疮,但会断送自己的前程。
就在这时,秘书匆匆进来:
“李市长,省委组织部的郑处长到了,在会客室等您。”
李远猛地抬头。
郑仪怎么会突然来临州?
李远快步走进会客室,看到郑仪背对着门口,正站在窗前看着市政府大院。
听到脚步声,郑仪转过身来,脸上是一贯的平静表情。
“郑处,你怎么来了?”
李远难掩惊讶。
郑仪微微一笑:
“部里对临州的事情很关注,派我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他没说是谁派他来的,但李远心知肚明,能直接调动郑仪的,只有省委组织部长王振国,甚至可能是......
两人落座,秘书端上茶后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现在情况怎么样?”
郑仪开门见山。
李远没有立即回答。他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斟酌着词句:
“化工污染已经控制住,受影响群众都得到了安置。只是......”
“只是牵出了张松林时期的违规审批问题?”
郑仪接过话头。
李远点头,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份“环保豁免文件”递给郑仪。
“这个赵辉很狡猾,他知道自己逃不掉,所以故意带着这份文件,就是想让我们投鼠忌器。”
郑仪仔细翻看着文件,眉头皱了皱。
“确实是张松林的笔迹。”
他抬头看向李远。
“这件事,王学文书记是什么态度?”
“王书记希望冷处理。”
李远直言不讳。
“他的意思是,开发区大半企业都是这么进来的,如果彻查,临州经济会受重创。”
郑仪将文件放在茶几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木质扶手。
“李市长,你的想法呢?”
李远知道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在问他处理意见,而是在考察他的政治立场。
他沉声道:
“我认为,不能因为担心经济数据受影响,就对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这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郑仪的眼神深了几分:
“但如果彻底清查,临州今年的Gdp增速可能会掉到全省倒数。你作为政府主官,能承受这个压力吗?”
“长痛不如短痛。”
李远坐直了身体。
“与其维持虚假的繁荣,不如借此机会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会客室一时陷入沉默。
窗外传来市政府大院里的汽车鸣笛声,显得格外清晰。
突然,郑仪的手机震动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立刻接起电话。
“是的,部长......正在了解情况......好的,我明白。”
通话很简短,但李远注意到郑仪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
挂断电话后,郑仪直视李远:
“刚才是王部长。省委常委会临时讨论了临州情况,决定成立专项调查组彻查此事。”
李远心头一震:
“由谁牵头?”
“省纪委王副书记带队,省委组织部派人参加。”
郑仪顿了顿。
“王部长让我转告你,既然要做,就做彻底。”
李远立刻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
这不是简单的环保事件处理,而是一次政治表态。
他要做的,不是考虑个人得失,而是代表新一届班子与过去的“发展模式”彻底切割。
“我明白了。”
李远郑重道。
“市政府会全力配合调查组工作。”
郑仪站起身,理了理西服:
“调查组明天就到。另外......”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李远。
“王学文书记这次省里的会议,可能一时半会结束不了。”
这句话意味着,在调查组开展工作期间,王学文不会回临州。
他送郑仪到电梯口,郑仪最后留下一句话:
“李市长,这次事件,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张松林的背后,不只是一个临州。”
电梯门关上后,李远站在走廊上,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沉重。
他回到办公室,拨通了林雅的电话:
“林部长,关于新辉化工的报道,继续深入。不要有任何隐瞒。”
电话那头,林雅的声音透着坚定:
“明白。我已经安排记者跟踪调查开发区其他企业的环评情况。”
挂断电话,李远站在窗前,看着暮色中的临州城。
他知道,一场比想象中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这场风暴过后,临州的权力格局,必将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