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罗砚洲这话确实在理 —— 鱼水情小院的人,最不缺的就是体力,再从清水县调几个有手艺的人过来,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省开支,最重要还能培养人才。

杨玉贞一听就同意了,让罗砚洲赶紧给清水县打电话,敲定了来人的时间和待遇。

这边忙着筹备饭店,另一边,鱼水情小院的流动早点铺子也在稳步运营。

只是杨玉贞和罗砚洲都清楚,早点铺子不能铺得太大 —— 摊子铺得太开容易分散精力,反而做不好口碑。

不管是新饭店还是早点铺子,每隔一段时间都得招新员工,这次修缮饭店正好是个 “练兵” 的机会 。

让新来的人跟着老伙计学些基础的搭建、清扫活儿,既能熟悉彼此,也能提前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等饭店开业,这些人就能快速上手,省了不少培训的功夫。

没过几天,清水县的匠人就带着工具赶来了。

他们一到院子,就跟着罗砚洲和施建军勘察地形、规划布局。

哪些屋子要彻底翻盖,哪些只需要修补;厨房要建在哪个位置方便排水,客堂要留多大空间摆桌椅;甚至连水井周围要怎么硬化地面、避免打滑,都一一商量妥当。

匠人们挥着锄头清理废墟,罗砚洲拿着图纸跟人比划细节,施建军忙着给大家送水、安排伙食,杨玉贞根本不需要亲自管的。

什么事,她说一句话,下面自然有人帮她做得好好的。

杨玉贞的七个徒弟,个个都是实打实的 “技术型人才”—— 没有一光头兵。

能通过严苛训练进入特战小队的人,心性没有一个不坚韧,在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们,做事既靠谱又能扛事,让杨玉贞省了不少心。

新火锅店的主体建设还在推进,但杨玉贞清楚,“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得先做起来。

他们特意优先修缮了临街的两间二层小楼,目的就是腾出一面大广告墙。

脚手架搭得牢固又显眼,江晚意则主动揽下了画广告的活儿 —— 她按照清水市火锅店的实景,按比例复刻,重点突出了铜火锅冒着热气的热闹画面,还在旁边添了 “鲜香醇厚,暖身暖心” 的字样。

这一画就是一周。

每天江晚意踩着脚手架往上爬时,街上的人都像赶热闹似的围过来 —— 这年头娱乐活动少,看有人在墙上画这么精致的火锅,成了不少人每天的 “固定节目”。

人多的时候能聚上百号人,哪怕是刮风天,也至少有二三十人站在底下,仰着头指指点点:“你看那铜锅,画得跟真的一样,看着就想吃!”

“这是要开火锅店啊?从没吃过,开业了可得来尝尝!”

没等火锅店正式开业,“临街有个画着铜火锅的新店” 就传遍了半个城。

不少老百姓都记挂着,暗暗打定主意:等开业了一定要去凑个热闹,看看这 “新鲜玩意儿” 到底是什么味道 —— 毕竟这时候火锅还没普及,很多人连铜火锅的样子都没见过,更别说尝鲜了。

不过,基建进度急不来。

罗砚洲估算了一下,哪怕所有人都全力赶工,主体修建加上后续装修,至少也得一个月,能赶在过年前开业就已经很不错了。

杨玉贞看着进度稳定,也松了口气,开始收拾行李 —— 清水县还有火锅店和养鸡场的事要打理,她得回去盯着。

-----

近段时间的陆西辞,过得格外舒心自在,连带着工作时的眉眼间都多了几分柔和。

每天早上,他和杨玉贞虽各自要去单位上班,却总会先绕到大乔家吃早饭。

施建军本就勤快,又总想着抓住一切机会练厨艺,每一顿饭都做得格外用心,还会主动请身边人点评好坏,琢磨着怎么改进。

加上他的厨艺是杨玉贞手把手教的,做早饭的风格和口味都跟杨玉贞很像 —— 豆粥熬得绵密,小菜清爽可口,点心从不重样。

陆西辞吃着熟悉的味道,心里格外熨帖。

哪怕杨玉贞起得没那么早,偶尔会晚到一会儿,他只要想到她就在不远处,一抬头或许就能见到,心里就会泛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连清晨的凉意都仿佛消散了不少。

到了晚上,两人基本都能凑在一起吃晚饭。

饭桌上没有多余的客套,大多时候都是围绕着饭店的装修进度、养鸡场的饲料调配这些事展开。

杨玉贞向来有主见,说出来的想法总能抓住关键;而陆西辞给出的意见则格外实际,会从政策、成本这些角度补充细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没红过脸,反而越聊越合拍,连带着吃饭的时间都变得格外轻松。

在陆西辞朴素的世界观里,婚姻本就是 “利益共同体”、

你选择了一个人结婚,就意味着要一起面对生活的琐碎与风雨,绝不会轻易放弃。

但在选择伴侣时,他也坦诚地承认,自己会更看重对方能否带来 “实在的价值”。

他从不觉得这种想法有错,反而觉得踏实 —— 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光有感情远远不够。

而杨玉贞最吸引他的,最初是她的厨艺和打理家务的能力 —— 她总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超出他的想象,饭菜可口,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连小院里的花花草草都透着生机。

后来相处久了,她的性格和能力更让他心动。

遇事不慌不忙,有主见却不固执,待人真诚又有分寸。

就像这一次的白丽娜事件,杨玉贞规避风险的能力,让陆西辞在家里夸了又夸,还直言让乔云霆几个人也跟着学学。

“一个不好的朋友,你虽然也要交,但要知道分寸,不用深交,心里有数即可。但一个注定麻烦不断的人,你就决不要对他心软,这种人,一旦发现苗头,就交也不用交了。”

陆西辞还说:“你妈这一次,但凡是心软一点点,这麻烦缠身,就恶心的不得了。”

陆西辞觉得儿时梦想过的 “安稳日子”,大概就是这样的模样,可如今和杨玉贞在一起的时光,比梦里的场景更生动、更深刻。

眼瞅着已经到了十二月,再过二十几天就是 1979 年了。

陆西辞看着日历,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 他和杨玉贞年纪都不小了,既然彼此心意相通,再让杨玉贞 “白等” 下去,就太不礼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