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终于,来到了选拔性考试的这一天。
训练营中的所有学生在一周前收到了消息,大家都只知道这场选拔性考试会决出一名最优秀的学员,并在下个月月中出国参与更加进一步的深造,却并不知道出国到底是为了什么
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摩拳擦掌的准备了许久,一直到这天的清晨。
一个月以来,训练营陆续前返回了一百二十四名学员,这些学员或是因为忍受不了训练营的环境和高压,或是因为没有赚够足够的积分,最终主动或被迫的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这次的考试可不轻松啊。”陈铭仔细的看着发下来的考试规则。
“不仅要和学员们打,还要接受老师的考验,我瞅瞅……嚯,文化课也要考,比例按73分,后200名要直接被淘汰……”
程何听着忍不住咋舌。
“多少有点变态了吧……”
其实变态的还远不止于此……
“场地有限,依旧是考文和考武分开比。”陈铭说,“我今天先去训练场。”
“我去参加笔头考试。”程何说。
可当正儿八经走进考场,程何才真正意识到了这考试到底有多么夸张。
看着一众人的站在走廊里面等待叫号的场面,程何人傻了。
直到轮到他自己走进去的时候,看着教室里面五个面容严肃的考官正在核实自己的身份信息的时候,程何这才反应了过来。
这架势怎么那么像是上辈子应聘公司时的面试呢?
“五道题,用你全部的学识来回答其中一道,总计二十分钟,我喊开始之后,你尽管说就行,等什么时候说不出来了,你可以选择切换题目或者放弃。考试完成了之后在教室里等待着,给你核实分数,然后拿着条子出去,听明白了吗?”
程何看着教室角落那个哭丧着脸的女孩,感觉这题并不会那么容易。
“论证题:在天王对战比赛过程中,A的妙蛙花在展开了大晴天,青草场地,并已经扎根的前提下,同b方一只属性相克制的等级相同的风速狗作战,那方的胜率更大。”
“经济题:一座小型培育屋一个月可同时照顾26颗正在孵化中的宝可梦蛋和15只幼年宝可梦,假设平均两个月孵化出一只新的宝可梦而已孵化的宝可梦如果未在4个月之内成功出售便会产生负收益,设每只宝可梦成功出售的价格相同,试问要如何才能在一年之内将收益最大化。”
“客观题:在双打对战中,已知如下条件:……”
越听,程何的眼神越是澄澈。
不是哥们?
给我当日本人整来了?
尽管已经看了无数个这样的表情,但每看到一个这5个考官还是忍不住暗暗的发笑。
小子,你就答吧,一答一个不吱声。
这次训练营方面早就安排好了,刻意提高文化题的难度,短短20分钟时间,这样五道堪称变态的题,能消化完五道题的信息那都是神人,想要完美作答更是天方夜谭,大部分人上来脑子都是一愣一愣的,抽着自己听着顺耳的题目两眼一闭就开始胡诌,这都算是不错的了,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全程只会“阿巴阿巴”,这种情况就直接喊停下一个了。
程何愣愣的听完这五道题,一开始也觉得脑子懵懵的。
片刻之后,他像是反应过来了一样。
“老师,那个第2题……”
老师挑了挑眉,重新审视起面前这个小伙,然后又耐心的把题目重复了一遍。
程何眼睛一亮。
你说这不巧了吗!
家里就是开培育屋的,天生押对题了啊!
上辈子无论是面试还是各种考试录取,程何早已总结出了一个规律:
【别管题目有多难,别管别人多优秀,只要回答问题的时候自己信心压倒所有人那自己就是全场最牛逼的那个。】
这是实话,程何就在赌,赌这些老师也是第一天拿到题,赌自己的答案能够唬住他们。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
“-每月可同时照顾26颗蛋 + 15只幼年宝可梦。平均每2个月孵化1只宝可梦(即每月孵化0.5只),孵化后进入幼年培育阶段。核心的矛盾是 孵化速度与幼年培育容量的匹配,培育周期(需≤4个月)与产能规划的时间管理……”
“孵化阶段为2个月\/只(固定),孵化后立即进入幼年培育阶段。幼年培育阶段需在4个月内完成出售,即从孵化后算起,最多可培育4个月。 单只宝可梦从孵化到必须出售的总时间为4个月,其中前2个月孵化,后2个月为培育期,若第2个月孵化完成,需在第2+4=6个月内出售。”
“同时我们也要计算12个月内可孵化的宝可梦总量。 每月孵化0.5只,12个月总孵化量:0.5x12=6只。但需注意:孵化后的宝可梦需占用幼年培育位,且培育期≤4个月,需规划时间线避免超期。”
程何口若悬河,大脑飞速运转,嘴里的唾沫星子乱飞。
“收益最大化的核心是“在有效时间内孵化并出售最多的宝可梦”,需排除超期孵化的个体。计算得出12个月内最多可有效培育4只宝可梦,前8个月孵化,后4个月培育并出售,避免负收益的同时实现全部出售……”
等到再也说不下去的时候,他才认命一般的笑了笑。
“当然,这些都是根据题目的即兴回答,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的多,我家里就是开培育屋的,不同的宝可梦蛋孵化速度各不相同,而且一家培育屋的培育成本和收益也远远不能如此简单粗暴的计算……”
“总之,如果有回答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考官见谅。”
见谅?见谅个蛋啊……
五位考官面面相觑,而教室后面那位女生更是没绷住,哭着一路推开门跑了出去,连自己刚刚的分都不想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