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过好小日子 > 第222章 赚点零花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慧珍带着人逛了一遍集市,看着卖菜的,卖工具的,时常想起刚分家那时也是这样想着法的赚钱,幸运的是自家的运道不错,总归是生活好了不少。

“夫人,中午就做豆腐煲,炒个虾米小白菜,这猪蹄也不错,就是要红烧还是炖汤呢?”

“炖汤吧,加一把黄豆胡椒,鲜的很。”

王慧珍想到老妈蹄花汤,正好有时间慢慢炖,晚上吃,补补胶原蛋白。

“听夫人的。”

枣儿就去买了一对猪蹄,王慧珍看见猪肘子,叫住枣儿:“那一对猪肘也要了,回去让你娘做成红烧猪肘,明天吃猪肘饭,在砍两斤瘦肉,回去做卷煎。”

“好嘞。”枣儿听见猪肘饭回想起上次吃的时候,这看见生肘子,都恨不得啃一口,那可真是太香了。

溜溜达达买完了菜,顺着街道回去。

“夫人,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下。”

黄芩比较细心,今日走了这长时间,怕人累着。

“不用,这才哪到哪,我十岁的时候就跟着爹娘从村里走到镇山,那才算远呢。”

“阮娘子回来了。”走回去的路上碰见在门口聊天的邻居,互相打招呼问好。

“回来了,阿婆这是要做什么好吃的。”

“没有阮娘子家里好,就是小孙孙想吃甑糕,这不是挑些糯米泡上。”

“阿婆能干呢,我先回了。”

王慧珍也不停留,说上一句就回了,这也是这会出事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就是说闲话这事在哪都有,也不用计较,如今人回来了,就更热情些也理解。

中午阮青瑜不在,就王慧珍一人吃,喊了枣儿和黄芩一起,一份豆腐煲,一碟子虾米小白菜,一碟子雪芽炒肉丝,再加上一道冬瓜丸子汤。

王慧珍心里想着事,中午小憩之后就开始写帖子,邀请赵嫣儿和张三爷来家里做客。

前些日子阮青瑜稍微好些,就去张家拜见过,这回两家更亲密些。

让枣儿去送了帖子,王慧珍想着心里的计划,落在纸面上。

晚上阮青瑜回来,一起尝了黄豆蹄花汤,只加了盐和胡椒粉,炖了好几个钟头,软烂鲜香,汤也是原汁原味,配上胡椒粉也不会过去腻。

“晚上喝一碗汤,出了汗,这更舒服。”

阮青瑜在吃食上原来没有什么追求,原来的阮家也不能说吃的不好,只是来来回回那几样,也是吃够了,这还是来了京城之后,家里的菜时常变花样,什么菜都是好几个做法,刚开始还有些不习惯,慢慢的就觉察出好处了。

“你喜欢回头让大花婶子记上,隔上些日子就做上一回。”

“行,要是天天吃用不上两日就够了,隔上些日子还能惦记一回。”

“要是有时间我就让大花婶子变着法的煲汤,像是老鸭汤,排骨汤,素汤,海带汤咱们换着花样吃,保管二爷喜欢。”

“你做主就是。”

“二爷,我今天给嫣儿妹妹下帖子了,明天你在家等等,这事是我不对,没通知你就自作主张了,我给二爷赔不是,明天给二爷做一道新菜。”

王慧珍起身似模似样的行礼,被阮青瑜拉住了。

“这事有什么急事?就像你说的,夫妻一体,不过是招待一下人,有什么不可。”

“是,今日去买菜就想着咱们来了好些日子,二爷也知道我一直想做点什么买卖,打发时间,这不是想到逛到豆腐摊子,想起在家吃的豆干,虽说生意不大,那也蛮有趣的,就想着问问嫣儿妹妹有没有兴趣一起。”

王慧珍也是想了好半天,专门开一个卖豆干的铺子,制作豆制品的生意,就是要比府城那边做的还细致一些,像是相国寺的素斋可不就是豆腐居多,只要打出名声,这生意肯定差不了,就是小本生意,赚个零花钱也好。

“哎,夫人操心了,明日我来招待张三爷,正好今日见了敏逸夫子,也有意让我引荐一二,要是张三爷有意一起去交流一二正好。”

阮青瑜知道王慧珍是为了家里的银钱缺口,想办法赚点补贴家用,自己这些日子也没法帮上忙,还得等考试后想办法弄点银子回来。

“那正好,明天人可多,中午送两道菜可方便?”

“那更好,寒山居什么都好,就是饮食清淡些,要是得了夫人的好吃食怕不是高兴坏了。”

说定了不再多言,王慧珍帖子写了有事相商,邀请人早点过来,赵嫣儿不知道什么事,但是看着不像特别严肃的,正好张三爷每日朝食结束就出门,两人一起也方便。

早上何大花特意安排庄大去打了一壶豆浆,一盆豆腐脑,自家炸的油条,学着上京打的鸡蛋木耳卤子,这是跟边上邻居学的,偶尔何大花也抱着菜出去,跟着一起择菜,唠唠家常,这是王慧珍允许的,要是听了什么新鲜事也好第一时间知道,这才让阮家在这片融入的快。

街坊邻居的评价是接地气,虽然不见王慧珍出来讲闲话,但这多正常,谁家举人娘子闲的没事干,家里人能出来那就不是看不起街坊,平日两夫妻进出也都是好性子,遇见了也会打招呼,这就得了个好评。

“青瑜兄,嫂夫人。”

“伟赫兄,弟妹,请进。”

张伟赫和赵嫣儿来的还算早,进了小院,看着打理的菜园子还有吊瓜,农家田园的风光尽显,再加上三两簇花丛的点缀,让人看了好欢喜。

“慧珍姐姐,这院子收拾的真好。”

“比不上你家的花园,就是时令菜。”

王慧珍揽着人一起进来,阮青瑜招呼张伟赫,外边瓜棚下摆了桌子茶水,赵嫣儿夫妻带了礼物过来,王慧珍谢过安排黄芩收起来。

“一方庭院幽深处,半卷闲书一壶茶。青瑜兄,好生活。”

“伟赫兄夸赞了,也就是平时不常见,这才觉得别致,像我日日见,有时还被肥料熏上半日,只道寻常了。”

阮青瑜虽是这样讲,但是对这院子确实满意,既能吃又能看,错落有致,谁来了都要夸上一句。

“不理他们,嫣儿妹妹拉看看,这黄瓜挑嫩的摘最好,洗干净尝尝,自带清香。”

赵嫣儿也有兴致去摘黄瓜,就是张伟赫也没干过这事,来了兴致。

不过阮青瑜邀请人剪吊瓜,这吊瓜长得多,自家吃都吃不完,已经给人送过了,这回又长成了。

算是体验了一回农家乐,几人兴致勃勃,阮青瑜问了张伟赫要不要一起去,张伟赫之前也听说过这号人物,自然是想见识一番。

“夫人,弟妹,那我就带伟赫兄去了,可能要下午才能回来,弟妹安心待着。”

“我无碍,出来跟婆母说了。”

送了两人出去,赵嫣儿跟着坐在瓜棚下,看着绑着的荷包问:“慧珍姐姐,这是什么?”

王慧珍指着说:“是驱蚊虫的药粉,这长得好也招蚊虫,绑着药粉才敢坐下。”

“原来是这样,这还真是,就是花园也要时常撒些药粉驱赶虫蛇,想来是一个道理。”

“是,嫣儿妹妹,今日找你来就是有事想要商量一下,你看看这个。”

王慧珍把昨日写的计划书递给赵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