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日早饭喝了豆浆,配的自家炸的油条,吃的满足。

王慧珍想着请客来也就是这几日的事,就让何大花把干货拿出来。

“大花婶子,把海鲜鲍鱼这些海货拿出来泡上,二爷这几日要请客,一些复杂的菜,提前准好,等一会我写了单子给你。”

何大花按要求取了干货出来,这些干海货山货还是王老四给的,以往在家里王慧珍就喜欢琢磨这些东西,怕女儿嫁出去,不好意思开口,就单独给阮家送了不少,这回入京更是准备不少。

王慧珍列单子,像是这样的宴请,还是要周到些,像是鸡鸭鱼羊牛肉都要提前计算好,列好单子让枣儿给她娘送过去。

何大花看了心中有数,像是需要提前置办的还是要早采买。

阮青瑜这日见了三人邀请他们来家里小坐。

李镇作为年纪最长的自然是同意:“正是,咱们在京城落了脚,要办了酒互相招待一番,就是囊中羞涩,如今租的地方人口多,没好意思说这事,青瑜先起了头,那等过两日就去我家如何。”

林淮安听了这话也是附和,虽然家中就表妹一人,自己想要不跟昔日友人离了心,这席还是办了好。

林淮安:“是该如此,我跟镇兄在一处院子,不如两家一起办如何,表妹也没经过事,还得多劳烦嫂嫂提点。”

李镇自是答应,两家一处也没什不妥:“自然,回去告诉表妹有什么不懂的去问内子就行,内子痴长几岁,是个贤惠的,你我兄弟相交,定是要照顾些。”

韦伯谦也点头:“那可好,有几位兄弟先办,我也让内子去偷学一二,也好招待几位好友。”

阮青瑜看事情定下来,就说了日子:“那不如就后日如何,明日也好让内子准备一二。”

三人点头:“是该如此。”

这事就定下来了。

四人在官署跟着念书,总觉得这边不是读书的地方,大家都浮躁些,这里很多外来的学子,都顾着攀些交情,倒是办的诗会杂谈会多些,听着这些京城本地人说些时政,还算是开眼。

如今四人多少还跟着一起踏实读书,也在找个出路,要是能认识一二贵人,那自是收获不浅。

阮青瑜想着最近要参加的宴会,还是要精细些,就是传出些才名也是好的。

这日子定了,那王慧珍就好支钱买菜,定的主菜就是这佛跳墙,还是王慧珍根据现有食材琢磨的,这菜麻烦些,毕竟要泡海参鲍鱼干活就要时间,炖煮也熬人,剩下的卤肉就提前一天准备好,炒菜凉菜现做就赶趟。

多置办几样菜,也好随时加菜。

到了日子,韩氏带着林淮安表妹胡倩倩就来了,两人都带着礼物来的,倒是也不是贵重物件,就是一包点心加一包茶叶或是三尺布料,这是日常来往的万金油礼物,不会出错。

“王妹妹,我想着你家中定是忙碌,就先带倩倩来帮忙,你可别嫌我添乱。”

韩氏进来打量一下,这时候多数人在厨房忙活,这就开口说了提早来的意思。

王慧珍自然是不能让客人忙活:“韩姐姐好意我领了,就是这厨下还忙的开,咱们坐着一处说说话,好些日子没见,可是想了。”

跟胡倩倩也是见过,就是说的不多,如今见人带着一个嬷嬷来,看着清减不少。

“那让嬷嬷去帮忙,咱们先说说话。”

胡倩倩带人来就是想着帮忙的,所以就主动提出来了,王慧珍自是不能拦着:“枣儿,你带嬷嬷去厨房,给你娘帮帮忙。”

枣儿应下领人去,这会韩氏不好再开口跟着,毕竟都是下人干活,自己好歹是个举人夫人。

“韩姐姐,倩倩妹妹,如今家里可安妥当?要是有什需要帮忙的跟我说就是,我家夫君时常说咱们都是一处来的,在这京城就是最好的朋友,要互相帮着才是。”

王慧珍说着话,把点心往韩氏的儿子李增寿这边挪挪。

“增寿,可不要跟婶婶客气,我跟你娘和倩倩姨姨说话,你要是想出去玩就找我身边的枣儿带你去就好。”

韩氏听了这话满脸笑意推让:“他一个小孩子,可不能添乱。”

“增寿是个乖巧听话的,怎么会添乱,咱们大人说话他听不懂,想要出去玩就去吧,韩姐姐别担心,枣儿最是稳妥,带着增寿玩你放心就是。”

“那就麻烦妹妹了。”

“如今家里收拾妥当了,两日后嫂嫂过来看看,要是有什么不对可是要指点一二。”

胡倩倩跟着说了家里的情况,胡倩倩本来是想着单独住个小院,只是林淮安不同意,毕竟家资有限,若是今年没考上那之后还要生活,所以就跟着李镇一家租了一个院,只是租了个最大的三间房,说是三间其实是两间隔开的,胡倩倩带着嬷嬷一起住一间,林淮安住一间,还有一间算是书房客室,虽说小些也算是齐全。

王慧珍也是会说话的:“倩倩妹妹一看就是伶俐人,这家里必定收拾妥当,还有韩姐姐指点,错不了。”

韩氏这回得意,确实指点不少,就是胡倩倩毕竟年纪轻,虽说有个嬷嬷陪着,这没管过家事自是周全不得,还是韩氏指点不少,这日子才磕磕绊绊过下来,受教不少。

韩氏倒是也不是居功,只是自家男人是最年长的,家资不如人,自己要争口气,也好给男人挣面子,当然这话是不能说的。

“是呀,倩倩妹妹聪明着呢,你们俩都比我小,我看着倒是比我妥帖不少。”

“韩姐姐夸赞了,就是这上京物价有些贵,不说别的就是日常饮食这花销就不少。”

王慧珍转了话题。

胡倩倩听了这话可是直点头,胡家不是一贫如洗人家,要不然也不能资助林淮安读书,也算小有家资,往日在家不说有人伺候,哪有为生活发愁过。

这到了京城,住的就不说了,跟人合住,很不习惯,就是第一次手里攥着银钱,往日想吃什么父母就置办好了,这回从手里往外掏钱,就知道这钱不经花了,也不在念叨住处这事了。

“可不是,我最喜欢吃绿豆糕,到了这边也要三十文一斤,即是一个鸡蛋也要两文钱。”

韩氏想着也是直点头:“之前想着给夫君补补身子,这一路过来可不是瘦了,没想到肉价也贵了一小半,要不是王妹妹说骨头汤滋补,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家里也是穷苦过来的,那时候骨头汤也是好东西,不说别的,多喝点汤就是最难熬人的收庄稼也能扛过去。”

王慧珍把话说的低,这让韩氏和胡倩倩心里更舒坦,毕竟两人以前也没做过农活,也算有点优越感冲淡了自卑感。

三人一时聊起上京的物价,吐槽这真是寸土寸金,什么都贵上三分,一时亲近了不少。

韦宏杰带着吴氏上门的时候,阮青瑜跟着另外两个在外边搭的架子下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