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56章 埋头奋斗47年 军改后首亮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埋头奋斗47年 军改后首亮相

肖镇处理完渝州的事,马不停蹄赶往白市驿的华夏航空渝州飞行器集团。

老颂已经退休去渝州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当院长去了,也算是就近为白市驿基地输送人才,算是军地两用人才试点。

新任总师小杨早已在办公室等候,两人围绕新型飞行器的技术升级聊了整整一下午,直到夕阳西沉才结束谈话。

“得赶去金陵了,南部战区的研讨会不能迟到。”肖镇看了眼时间,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径直赶往机场。

登上公务机,他才感觉腹中空空,问警卫队长杨家栋:“家栋,机上还有吃的吗?”

“首长,留了份天山雪花牛排,我这就去加热。”杨家栋转身进了后厨。

肖镇坐进按摩座椅,按下启动键,又问身旁的参谋丁曙勤:“小丁,研讨会的分组报告整理好了?”

“已经发您工作邮箱了,需要打印出来吗?”丁曙勤回道。

“不用,电子版就行。让家栋把牛排先放着,我眯一小时。跟小杨聊技术太投入,把时间都忘了。”肖镇闭上眼,很快就传出轻微的鼾声。

一小时后,肖镇醒来,刚拿起牛排,丁曙勤就忍不住问:“叔儿,承功那事解决了?怎么突然成香饽饽了?”

“或许是这小子确实太出色吧,这小子招风引蝶的不过学历、能力、家世都不缺啊。”肖镇笑了笑,几口吃完牛排,话锋一转,“说正事。这次‘芒种’演习暴露的问题不少,基层官兵的信息化素养跟不上,导致各单位协同不顺畅。

你下机后立刻联系作训部,问问能抽调多少人下一线搞培训,务必在半年内让所有参演单位达标,按计划适配新装备。”

“是!保证完成任务!”丁曙勤立刻拿出记事本记录。

这场“芒种全军轮训大演练”,是军改战区化后的首次跨区循环演习。

各战区的合成旅像踢循环赛一样,在不同地域轮番演练,海空力量也全程配属参与。

肖镇的老七肖承志所在的预选驻港部队特种合成大队,作为军部直属精锐,参演频次比普通部队高得多,八月份还在中部战区的草原上与蓝军周旋,目前暂列全军第四,这成绩让肖镇总觉得“还能再提升”。

演习中亮相的装备更是引发关注。此前国际社会只知晓华夏有两支航母战斗群,此次演练直接亮相四支——16号辽宁舰为常规动力电弹,17号山东舰、18号福建舰、19号广东舰均为第五代核动力航母,各搭载百余架战机,分属北、东、南三大战区。

另有6艘搭载直升机和无人机的两栖攻击舰也同步亮相。

“16号舰现在主要承担训练任务,在几个基地轮驻,培养海军学员。”肖镇向丁曙勤介绍,“船台上的20号舰,江苏和浙江都在争取冠名,地方拥军热情很高。”

这只是国防建设的一角。四十多年埋头发展,华夏军队的家底早已今非昔比:空军J9系列、J13系列战机持续升级,数量充足;各型轰炸机、运输机形成体系;陆军的99(59通用平台现代化升级)系列主战平台及火炮、火箭炮等装备,六成以上接入“夸父数据指挥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火箭军作为战略力量,始终保持着强大威慑力,其发展始终围绕“精准、高效、可控”的目标,为国家主权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现在的人民军队,既有钢铁意志,也有了过硬装备,总算能撑起一片和平天空了。”此前与肖征、霍正业通话时,肖镇感慨道。

抵达金陵孝陵军用机场时,夜色已浓。肖镇看时间尚早,拨通了学生韩伊的电话。

“韩伊,忙不忙?”电话那头很快传来韩伊清爽的声音:“肖老师,不忙呢,您找我有事呀?”

“我到金陵了,有点时间,你方便出来聚聚不?”肖镇笑着说道。“当然方便,肖老师您在哪,我这就过来。”韩伊兴奋地回应。

半小时后,两人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碰面。肖镇看着眼前成熟稳重的学生,很是欣慰。

他们聊起了军队发展,韩伊也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上的新进展。

突然,韩伊一脸严肃地说:“肖老师,我最近有个关于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新思路,可能会让咱们的战机性能再上一个台阶。”

肖镇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听着韩伊的阐述,心中对国防未来的发展又多了几分期待。

两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觉就到了研讨会开始的时间,肖镇只能匆匆与韩伊告别,赶往会场。

韩伊如今是金陵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当年总说要让校园科研“直通战场”。

“肖老师?您怎么来了?”电话那头的韩伊又惊又喜。

“刚到金陵,在你们学校北门,有空出来聊聊吗?”

十分钟后,韩伊驾车赶来,一身干练的衬衫长裤:“您这大忙人,怎么突然有空找我?”

“来战区开会,顺道看看你这校长干得怎么样。”肖镇坐进车里,“当年你说要让航大技术上战场,现在兑现了多少?”

“去年有三个无人机项目列装南部战区了,但还不够。”韩伊有些不好意思,“这次演习,我们的电磁模块在高原出了点小问题,低温下性能不稳定。”

两人在校园湖畔的咖啡馆坐下,韩伊递过一杯热饮:“说说这次演习吧,外媒都在传,你们亮了不少新家伙。”

“都是实战需要的装备和战术。”肖镇解释道,“比如东部战区练了航母配合山地旅,效果不错,但也暴露了数据链不兼容的问题。

就像你说的电磁模块,不是性能不行,是各战区标准没统一。”

“那您是来推动标准化的?”韩伊眼睛一亮。

“还有人才培养。”肖镇点头,“不少基层军官对新装备不熟悉,你这边能不能开个速成班?让部队选骨干来培训,学完就能用。”

“没问题!下周就开课,我让三个院士工作室对接!”韩伊立刻答应。

“好样的,没忘当年我说的‘科研要往实处扎’。”肖镇欣慰道,“你们材料系研发的特种钢材,用到了19号舰上,这就是最好的成绩单。”

“都是您教得好。”韩伊笑了,“我们埋头搞了这么多年,总算能为国防出份力了。”

“咱们努力,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睡得踏实。”肖镇望着窗外的月光,语气坚定。

次日一早,南部战区司令部会议室里,各战区将领齐聚。作训部部长率先汇报:“首长,演习暴露出跨军种协同效率偏低,比预期差了17%。”

“把数据投到大屏上。”肖镇声音洪亮,“北部战区航母与火箭军靶场坐标偏差0.3个经纬度,这在实战中是致命的,怎么回事?”

北部战区参谋长立刻起身:“报告首长,是导航与雷达的时间同步问题,新模块已更换,测试误差已控制在0.01以内!”

“很好。”肖镇点头,“从今天起,全军推行‘北斗+量子’双轨定位,通信密钥每周更新。东部战区,你们的两栖攻击舰无人机补给延迟怎么解决?”

“我们跟金陵航大联合研发了中继系统,下周试装,能把响应时间压到三分钟内!”东部战区海军司令应声答道。

会议持续了四个小时,从装备升级到人才培养,逐项敲定解决方案。谈到基层培训时,肖镇强调:“半年内,所有连长以上军官必须通过信息化考核,作训部和院校全力配合,谁不达标谁让位!”

散会后,丁曙勤汇报:“首长,外交部来电,外媒对航母战斗群关注度很高。”

“按计划发布国防白皮书吧。”肖镇沉思道,“9月10号准时公布。”

9月10日,《华夏国防白皮书》正式发布。尽管报告中已淡化近六成实力,但公布的内容仍引发广泛关注——核动力航母建造周期缩短、战机国产化率提升、新型舰艇数量增长等数据,彰显了华夏国防的稳健发展。

肖镇在与肖征、霍正业通话时说:“我们已经很克制了,剩下的,就让外界慢慢适应吧。华夏的发展,始终是为了和平。”

电话那头,肖征笑道:“说得对,咱们有实力了,更要担起维护和平的责任。”

挂了电话,肖镇望向窗外的训练场,新一代官兵正驾驶着国产战机翱翔蓝天。

引擎的轰鸣声中,藏着一个民族四十七年埋头奋斗的坚韧,更藏着守护家园的坚定决心。

9月10日,《华夏国防白皮书》正式发布。这份薄薄的册子只有80页,却第一次公开了陆军、海军、空军的编制结构,提到\"1996年国防开支占Gdp的1.2%,主要用于装备维护和人员培训\",还公布了歼-9系列、80式驱逐舰等装备的基本性能参数——尽管隐去了近60%的核心数据,却依然在国际上掀起波澜。

《纽约时报》在头版报道中称:\"华夏公布的白皮书显示,其陆军已列装超过2000辆主战坦克,海军拥有4个航母战斗群,空军的J9和J13系列战机具备中、远距拦射能力。

尽管没有现场观摩,但这种透明度表明华夏正逐步成为军事强国。\"

英国《泰晤士报》则聚焦导弹力量:\"白皮书首次提及东风某型导弹的部署情况,军事专家分析其射程可覆盖全球,这可能改变全球的力量平衡。\"

日本《朝日新闻》在报道中提到:\"华夏海军的096潜艇在近期演练中表现出较强的隐蔽性,防卫省已要求加强对宫古海峡的监控。\"

俄罗斯《消息报》则评价:\"华夏的国防现代化进程稳健,白皮书强调'防御性政策',这与当前的国际局势相契合。

华俄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仍有很大空间。\"

肖镇在办公室里翻完这些报道,对丁曙勤道:\"把这些整理出来,发给各军区参阅。

告诉他们,外媒怎么说是他们的事,咱们该练的还得练——下个月,让北部战区陆、海部队搞次联合登陆演练,重点练通信协同。\"

丁曙勤刚要走,肖镇又补充道:\"给韩伊他们学校打个电话,问问中继系统的事怎么样了——实战不等人,咱们得比别人跑得更快些。\"

窗外,1996年的阳光正好,训练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这支埋头奋斗了47年的军队,正踩着时代的鼓点,一步一步朝着更强的方向走去。

世界一直在向前发展,热点新闻终究会被另一个热点新闻所覆盖,比如有些水深火热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就是如此。

下面就轮到肖镇家两个搂钱的耙子老三承栋和老五承勋还有带着的小助理大孙子铭翰一起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