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岳武穆?”

朱元璋看到天幕结尾,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自己虚构的身影。

漫天黄沙下。

一人单枪匹马往北冲去。

紧接着是声势浩大的口号声音。

精忠报国,还我河山!

随着朱元璋的想象。

天幕上配合着《精忠报国》的bGm。

浮现出标题。

【天日昭昭,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

无数古人充满了好奇心。

“难道天幕中说的猛人就是他?”

天幕前。

无数古人议论纷纷。

……

大宋赵氏官家原本难受的心有燃起希望。

“他就是救我大宋之人?”

“精忠岳飞、精忠岳飞……”

赵匡胤嘴里不停重复。

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精忠二字?

……

【公元1103年。】

【河北汤阴县一户岳姓人家迎来新生儿。】

【孩儿降生时恰好有大鸟飞鸣到屋上】

【于是他父母给孩子取名为岳飞。】

【这个少年天生力大无穷。】

【同时对练武有着浓厚兴趣。】

【岳飞先后拜师学习骑射,枪法。】

随着天幕上画面缓缓摊开。

一名稚嫩的少年出现在画面中。

只见他手提大弓。

百发百中。

赢得周围一片喝彩。

画面再变曾经稚嫩的少年已经变得高大。

此刻正手握长枪。

在自家院子里耍的虎虎生风。

……

“好后生!”

赵匡胤见天幕上的少年,只感觉心心相印。

他赵匡胤同样也是少年学武。

结合家中武学自创了一套三十二势长拳。

后来投身军旅。

一手长棍更是难逢敌手。

自己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盘龙棍法。

而天幕上的岳飞。

此刻耍的枪法也是苍劲有力。

每一击都只指要害。

看的赵匡胤很想和他切磋两招。

先前的郁闷,都在此刻抛之脑后。

完全被岳飞所吸引。

……

“农户家的孩子?”

这底子在许多古人面前显得很干净。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有一定阶级。

毕竟。

士农工商,不是白叫的。

而岳飞正好是其中农民阶级。

可谓是底子白净。

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

岳飞在朝堂上没有任何根基。

……

天幕中画面淡了下去。

【1112年,时年20岁的岳飞投身入伍,经过选拔,成为为敢战士中一名伍长。】

大宋。

“这岳飞竟是从一兵卒做起的?”

赵匡胤越看越喜欢。

从一名兵卒做起,在到青史留名。

这其中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赵匡胤对天幕中的少年郎越来越好奇。

【4年后8月,金军撕毁条约南下攻宋。】

【金军动作迅速,攻破太原,围困汴京。】

【从平定军中突围回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百姓惨遭杀戮的情形。】

【欲再投军报国,却不忍老母年迈,在战乱中难以自保。】

【岳母得知后为了勉励岳飞,在他后背刺下四个大字。】

天幕上。

岳飞跪在地上,岳母姚氏眼神坚定。

拿起银针沾上墨水。

在岳飞后背刺下四个大字。

尽忠报国!

伴随着这四个大字的完成。

一曲《满江红》的伴奏开始。

哀伤悲切的诗词。

仿佛预示岳飞的一生。

知道这段悲惨历史的古人,无不声泪俱下。

……

“如此中兴爱国之将这赵构怎么能够如此!”

“该死的秦桧,你这个千古罪人。”

崇祯帝忍不住泪崩了。

好好一员忠心爱国的武将。

就这样死在了权利阴谋中。

“若是朕有岳飞,何愁不能光复大明!”

这话要是被后世知道了。

怕是只会送他两个字。

呵呵!

你是什么人自己是真看不清啊?

……

大宋位面。

赵匡胤喃喃自语。

心中泛起心酸。

前面看过大明力挽狂澜的于谦于少保。

没想到大宋也得由百姓来救。

“尽忠报国……”

“果真是好后生,有这般气势,大宋不会亡。”

赵匡胤现在开始相信。

天幕上的岳飞就是拯救大宋的猛人。

对此他深信不疑。

当然,他只猜对了一半。

要是知道后来的另一半,恐怕他得再喷血。

……

大汉。

刘彻忍不住夸赞。

“好!我华夏儿郎,有如此母亲真是好啊!”

刘彻对徽钦二帝嗤之以鼻。

刚才看天幕是一肚子火。

但现在看了这刺字的岳飞。

心中雾霾多少驱散了一些。

“也不知道他和霍去病谁跟厉害?”

刘彻下意识的把日后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和岳飞比较。

且看看他是如何精忠报国的。

才能比较。

刘彻静了下来,端坐在坐榻上认真观看。

……

三国位面。

“如此勇武良将,我喜欢!”

“精忠报国!若是跟了我,我让他放手大干!”

刘备看着天幕中岳飞练武,战场搏杀的画面。

越发觉得他勇武非凡。

恐怕比自己的二位弟弟还要勇猛。

张飞率先说话。

“大哥,你看这后世人,好生了得。”

“尽忠报国!好,实在太好了!俺们若和他在一个时代,怕就是四结义了!”

关二爷在一旁点头称是,“这人竟还可以左右开弓还能做到百发百中!”

“还有这尽忠报国。”

“关某佩服!”

刘备在一旁看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恨不得和岳飞好好畅谈一番。

若是有他这样的忠贞大将。

汉室可兴也!

……

【靖康二年,二帝被俘北狩。】

【同年,刚继位的赵构,就准备南迁避祸。】

【时年25岁因军功迁为修武郎的被得知消息后,不顾官职卑微坚持向赵构越级上书。】

【请求赵构亲率六军北渡,收复失地。】

【然而他一番慷慨激昂的爱国陈述却被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截下。】

天幕上播出一段画面。

先是岳飞上书的内容:陛下已登大宝………

“收复失地?还让陛下御驾亲征?”

“真是可笑、可笑,他以为他是谁啊!”

黄潜善怒极反笑。

岳飞的上书句句如大嘴巴子拍在他脸上,火辣辣的疼。

是啊,主张皇帝南迁的是他。

现在前线传来让皇帝御驾亲征

尤其是那句“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让汪伯彦大怒。

特么的一个小小的修武郎。

正八品。

芝麻大小的官。

他懂什么叫朝堂?

懂什么叫战略性撤退吗?

竟然还胆敢越级上书。

简直目无王法!!

踢出军营。

必须踢出军营!

汪伯彦立即写下批文,打了回去。

“小臣越职妄议朝政,非所宜言!”

【而后革除了岳飞的一切职务,踢出军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