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二十四功臣眼神激动。
没想到是这样的。
在扎洗放下诱饵,把所有的鱼都往扎洗引。
而后主力部队趁着周围空隙,快速渡江又杀回尊义。
简直太神了。
一个个都表示,自己这次又学到了。
三国。
卧龙岗。
诸葛亮万万没想到刺军竟然兵指黔北。
这等气魄可谓是天降神兵!
大秦。
长城边境。
蒙恬眼神发光。
脱口而出一个字。
“彩!”
他简直佩服刺军的指挥官,胆大心细。
竟然往最不可能去的地方去。
......
【旺家烈战败,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天险娄山关上。】
【虽然刺军已经抢得了战局上的先机,但是旺家烈坚信凭借娄山关的天险,黔军足以拖到增援。】
【届时,刺军腹背受敌,插翅难飞。】
画面中,沙盘上。
刺军独在娄山关前面。
而在沙盘右下角是吴奇伟的两个师团。
左上角是刺军的两个旅。
李二凤摆弄着手中的棋子。
逐渐向娄山关的刺军靠近。
二十四功臣急得都快哭了,可现在已经没了退路。
往后退迎接他们的必然是枪林弹雨。
“现在只有一条路能走!”
李靖目光深沉。
继续说道。
“不计代价快速打破娄山关,赶在夹击前跑出去。”
众人低头沉思。
李靖说得不无道理,现在只能快速打掉眼前的障碍。
要是退了。
面对那锅勋祺的精锐,恐怕真的就寄了。
......
【这同样也是刺军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所以,娄山关必须拿下,而且还要速战速决。】
大唐。
一众文臣武将不由得给李靖竖起来大拇哥。
不愧是大唐军神,果然是如此。
【刺军发动了娄山关战役,分兵两处,一队阻击锅勋祺一队攻击娄山关的守军。】
【在英勇无畏的战士猛攻下,娄山关天险摇摇欲坠,察觉情况不妙的旺家烈下令向前线增兵,如此一来黔军后方出现了极大的兵力空虚。】
【也就在这时,两支刺军部队开始了行动。刺三军团从山路上迂回,直接穿插到了黔军的左侧,配合主力给予了娄山关守军致命一击。】【同时,另一支奇兵趁机摧毁了黔军位于娄山关后方在板桥镇搭建的指挥部,至此再也没有任何天性能阻挡刺军前进的脚步。】
看到这。
在锅勋祺着天幕上沙盘内军队的动向。
李靖傻眼了,卧槽!
这招天降奇兵真的绝了。
可是如此一来刺军又回到了原点。
周围的敌人还会再包围回来。
他们还是会走。
可这样的话,下次又该去哪?
李靖忍不住沉思。
看到现在他脑瓜子已经不够用了。
这种战术他还真没用过。
......
画面中。
一名伟岸的男子站在山头。
看着远处不断下落的如血般殷红的夕阳。
霸气地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诗句。
《忆秦娥·娄山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南宋。
年老的辛弃疾直愣愣地看着天幕。
他从诗词中感受到了一股气魄。
一股和他年轻时一样的热血气魄。
“破雄关,从头越。”
“此后世人,正当是不惧失败,又回原点重新开始。”
【将旺家烈赶出来尊义后,刺军得到了宝贵的弹药补给。】
【而姗姗来迟的吴奇伟部也被刺军埋伏打败。】
【随后指挥官又下令将残部打出八十里外。】
【这场战役中刺军击退约人。】
“嘶!”
大唐李二凤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快要完成的包围圈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他毫不犹豫地拿掉了几枚代表旺家烈和吴奇伟的棋子。
二十四功臣现在已经宕机了。
他们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往哪走。
只好看着天幕继续学习。
......
【拿下尊义后,刺军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可情况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好转。】
【锅勋祺已经带兵逼近了娄山关一带,而周浑元的三个师正在由西向尊义不断推进。】
【这一次老蒋想要故技重施,像之前一样,下令军队不断修筑碉堡,缓慢推进蚕食刺军的生存空间。】
......
李二凤照着天幕中的部队再次调兵遣将,又在图上画出蓝军的防线和那所谓的碉堡。
李二凤眉头微皱。
面对这严密的部署包围。
该怎么打?
刺军的这招回马枪妙是妙。
可是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喘息时间。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铁桶包围只怕是慢慢,就会把他们困死。
大清。
曾国藩,不禁觉得天幕上蓝方的做法多少有些眼熟。
怎么和自己那套一样?
打呆仗,结硬寨,做持久战。
若真是这样。
等这阵一成,刺军恐怕真的插翅难逃了。
......
大汉。
霍去病对天幕上的做法嗤之以鼻。
打仗嘛,本来就应该是因地制宜
按照别人的想法去打仗,
难道以后要在战场上。
边翻兵书边去打仗吗?
......
天幕上还在继续。
【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不安,一军团的二帅,率先提出了破局之法。】
【那就是率军攻打旺家烈残部驻扎的打谷子新场。】
【给出的理由有三个。】
【一:旺家烈的部队已经是丧家之犬。如果这时候击败他们能够威慑敌军。】
【二:还能给自己部队提升士气。】
【三:也能利用缴获的物资进行补给。】
天幕下大部分古人都点了点头。
这人说得不错。
确实有几分道理。
纷纷表示赞同。
【而刺军的最强那位指挥官却站在了所有人的对面,坚定不移地投下了唯一一张反对票。】
“啊?”
“啊?”
“ 为什么?”
不少古人表示不理解。
他们觉得天幕说得不错呀。
为什么还投了反对票。
而且还是最强的那一位。
大唐。
李二凤摆弄着手上的棋子。
又把目光移向了天幕上的沙盘。
在心中不断去模拟。
他也觉得打打谷场是最好的选择。
一来是残军败将。
二来刺军本身装备上就比不了。
与其和其他养精蓄锐的部队硬碰硬。
还不如打败军来得快。
众说纷纭下。
天幕继续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