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氏流着眼泪,“我也不知道书民他会越赌越大,最后还敢拿饭庄子和房子去抵押。”
马书民低着头,默默抽着烟,一言不发。
范长青看着马书民,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敢拿一家人的生计和安身之所去赌钱。
“师父,钱寄来后,事情解决了吗?”
马汉宇:“他借的是高利贷,九出十三归的那种。债主上门时,利滚利就滚到了四百三十万。你寄钱来后,我去还钱,那钱已经到了五百一十万了。
好在我去之前,问邻居们借了点钱,也请了几个邻居陪我一起去了。虽然事情已经解决了,可饭庄子没钱开门了。
我打算等你们来了后,就把房子卖了,还了邻居们的钱,就继续开饭庄子。到时候,一家人都住饭庄。”
“师父,欠邻居们多少钱?饭庄重新开门需要多少钱?明天我给桂芬发个电报,让她寄钱来。房子就不要卖了。”
范长青不建议马汉宇卖房子。
马汉宇拉着范长青的手,摇头说:“不要给桂芬发电报,你们在四九城的开销本来就不小。
解放前,家里就靠你一个人养活,根本就存不下钱。解放也就三年多,这几年本来就没存下多少钱。
平子结婚,你在酒楼给办的酒席,还买了缝纫机,还有小莉、小安读书。
这次又寄了五百万过来,应该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吧?
我不能再要你们的钱了。房子卖了,以后再买就行。不能因为我,让你们过得拮据。”
就在范长青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马文杰进来了,“师叔,热水好了,你们去洗澡吧。”
“对,赶紧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对了,秀英,你去找身那臭小子的干净衣服来,等会让长青换上。
小杰,你也去找你两身干净衣服。小安和石头待会也得去洗澡呢。”
马汉宇拉着范长青,想让他去西厢房那边的厨房,同时对儿媳妇吴秀英和孙子马文杰吩咐了一声。
范长青顺手扶着马汉宇,“师父,不用麻烦师嫂了,我们带了换洗衣服来的。”
“带了就带了。先不说了,你们先去洗澡吧。我和你说,秀英她担心我们年龄大了,去公厕不安全。就在厨房不远处,盖了个厕所,在厕所和厨房中间又盖了个小房间,让家里人洗澡用的。”
出了正房,马汉宇指着西厢房耳房旁边一高一低的房子,给范长青介绍了一下。
范长青笑着点点头:“师嫂是为您二老着想。在院子里弄个厕所和洗澡间,也方便了自家人,省得去公厕麻烦,有时候,还得排队。”
吴秀英扶着马万氏,笑着说:“长青,你在信上说过,你们在四九城那个四合院就是这么弄的。当时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就找人也这么弄了。”
“师叔,水给您提进去了,您去洗澡吧。”马小花从洗澡间出来,向范长青说了一句。
“好。”范长青答应了一声,扭头看了眼马万氏,没有说什么。而是对郑岩、范文安说:“石头,小安。你们去厨房烧热水洗澡,顺便烤烤火。”
“不用不用。我来烧热水就行,不用小安他们。”
范长青笑着说:“小花,让他们去吧,也让他们烤烤火,暖和暖和。”
范长青去了洗澡,郑岩和范文安去厨房烧热水,马汉宇和马万氏也跟着去厨房。
马汉宇和郑岩聊厨艺方面的事,尤其是问郑岩,是怎么琢磨出酸菜鱼和铁板虾这样的菜。
郑岩只能说,自己没事时,瞎琢磨的。经过郑耀先的指点,郑岩不再是初到四九城时的那个郑岩了,不会再把自己的想法随便说出来。
对于马汉宇,郑岩是陌生的。通过之前马汉宇说的话,郑岩猜出他所经营的饭庄子还没有公私合营。
甚至马书民赌钱,也有可能是被人做了局,才会输那么多钱。
也许马汉宇和范长青都猜到是怎么回事,既然他不说,范长青也不问。郑岩也不敢随便提。
马万氏拉着范文安,问起这七年来,范家在四九城的事。
范文安有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知道的全说了出来。
范长青洗澡出来后,郑岩就去洗澡了,然后是范文安。
晚饭是马小花和马文杰一起做的,一共六个菜。有香肠有腊鱼,还有鱼香肉丝、土豆泥、麻婆豆腐、炒白菜。主食是籼米饭,煮饭时,上面放了香肠。
范长青陪着马汉宇、马书民喝酒,郑岩、范文安年龄小,就吃饭。
范长青吃了一口麻婆豆腐,眼前一亮,看着马小花和马文杰,问道:“小花,小杰。这些菜是谁做的?”
“师叔,鱼香肉丝和白菜是我做的。红烧腊鱼、麻婆豆腐、土豆泥是大姐做的。香肠是放在米饭上蒸的”
马文杰脸上有得意,对自己的手艺很有自信。
范长青闻言,每个菜都尝了一口。“嗯,不错。你们的手艺,差不多有初级厨师的水平了。”
“长青,你就别夸他们了。他们的手艺只能勉强混口饭吃。咱们喝酒。”
马汉宇脸上也有些自豪。小孙子今年才十六岁,学厨也只有三年。自己再悉心指点一年,肯定能稳定在初级厨师的水准。
范长青闻言,没有再说菜的事。而是问起了马大嫂和马汉宇另外三个孙子的事。
马汉宇微微叹了口气,告诉范长青,“你大嫂她在1950年的时候,接到调令走了,文翰、文林也是一起走的。本来就因为抗战,把年龄拖大了。到今年,文翰更是有二十九了。”
马汉宇喝了口酒,表情落寞的继续讲述着。
马大嫂和两个儿子是一起离开,去参加抗美援朝的。马文豪是1951年报名当兵,去得朝鲜。
当时的马汉宇心里很难受。在1937年,两个儿子去参加抗日战争,自此一去不回。然后是大儿媳悄悄离开,到1942年,两个大孙子也要去参加抗日战争。
在1945年小鬼子投降后,收到了大孙子马文翰的信。马汉宇就决定要回成都和大儿媳、两个孙子团聚。
可在1950年,大儿媳和两个大孙子又一次悄悄的走了。在朝鲜战争爆发时,才猜到他们应该是去了朝鲜。
1951年,政府征兵时,三孙子马文豪也表示想去当兵。马汉宇本不想同意,只是马文豪表示已经报了名。马汉宇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马文豪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