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庭筠被安排进了张非的营地,单独领着他那伙人,在淮安自由的出入。这可让三营的参军惊奇不已,“参将,土匪头子为什么会答应你?”

顾庭筠瞪了他一眼,“在这里,要叫张当家和林当家,别忘了你现在身在什么地方。”

“参将是答应了他们什么条件吗?”

“他们深明大义,知道我们要找西夏蛮子就答应了。”顾庭筠漫不经心道。

参军自然是不相信的,顾庭筠在地图上画出了搜索范围,让大家去找了。要是在淮安找不到,他就让张非给他们安个新身份,他们便可以去别的县找了。

顾庭筠正在满世界的找西夏人,此时西夏人刚和一支朝廷的军队打完,将战场清理后从林子里拖出十几具匪民的尸体,布置完现场后,他们便撤离了。

在顾庭筠看不见的地方,朝廷的大军和匪民交战逐步升温,就连皇帝都对此事毫无察觉,甚至朝廷准备和谈的事宜都准备好了,只等着前线传来消息就出发。

此时,胡人跟大风边界线冲突不断,情势越发的紧张了。

袁将军跟大金打了二十多年的仗了,心中警觉,他是第一个发现危机的,便叫来谋士商议。

“不如先戒备,等拿到证据再上报朝廷吧。”谋士建议

袁将军也知道现在朝廷的目光集中在江南,对边境胡人的异动不会太关注的,皇帝向来对胡人畏惧,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便他们的军报送到朝廷,只怕也不会得到皇帝的支持,只怕还会警告他们不要跟胡人发生冲突。

“上报朝廷的折子可以延缓,但顾庭越和其他的几位将军那却要通知一声,让他们早做准备。”

顾庭越也发现最近胡人的军队动作频繁,因为都是小规模的冲突,他以为只是一般的打草谷,所以只是叫人留意并保护边境的百姓安全,并没有多余的动作。但是接到袁将军的信后,他就立即安排人加强戒备调整布防了。

江一山纳闷,“大金皇权之争刚落幕,他们会在这个时候挑起战争吗?”

顾庭越面色凝重,他可不认为大金的可汗是个傻子,“是不是因为江南的事让他们以为有可乘之机?”

“江南那边只牵制了二十万兵力,我们北地的兵力一点也没有减少,再说了,皇帝压根就没想过要跟那些土匪死磕,只想打他们一顿之后就招安,那些土匪也不是傻子,他们不至于跟朝廷死磕吧?”

顾庭越心头一跳,一个念头突然从脑子中闪过,“你是说我们北地没有被抽调去江南?”

“是啊,皇帝只抽了中部和西南的兵力......”说到这里江一山一顿,看着顾庭越渐渐的瞪大了眼睛,“你是说......”

顾庭越脸色凝重,“虽然只是猜测,但是一定要将此时告知袁将军和首位西南的各路将军,让他们加强防范。”

“那皇帝那里......”

“先不用上报,我们没有证据,上报也是没有用的,让人留意江南的消息,庭筠在那里,说不定会有发现,一旦有信件,立刻送过来。”

江一山点头。

顾庭筠派出的那一队人终于找到了朝廷的大军,将屠村惨案和顾庭筠的猜测告知了领军的将领,希望他们能派人马接应顾庭筠,并尽力找出潜入大风的西夏士兵。

不过此事并没有引起朝廷将领的重视,他不过例行公事见了那个参军一面,在他看来,西夏兵潜入江南完全是无稽之谈,两国隔着一个高原,要避开朝廷的耳目来到这里,完全是不可能的。

他觉着这是顾庭筠邀功的手段,所以将这些人丢给自己的下手,对顾庭筠的去向也没在关心。

顾庭筠高估了朝廷大军的将领,同样也高估了朝廷大臣和皇帝的见识,他发给皇帝的折子终于到了皇帝的手上了,上面着重点明了西夏兵潜入江南的事,并说西夏的目的不简单。

皇帝只是看了看折子,没有将这个事放在心上,他以为顾庭筠想多了,最近江南捷报不断,他实在没有心思看这种无的放矢的折子。

这个折子几经转折被抄录送到了秦相和宣太傅手里,都已经过了两天了。

秦相将折子来回看了两遍,叹气,大风危矣。

秦相的幕僚建议,“相爷,要不要劝一下皇帝,让他对江南多加关注?”

秦相摇了摇头,“皇帝此时对我疑心颇重,此事得缓一缓,西夏纵然有狼子野心,我们大风二十万大军也不是摆设。”

宣太傅拿着抄录的折子,“只怕顾庭筠所报是真的。”

“那父亲,我们需要上折子提醒皇帝一二吗?”

宣太傅点点头,“你再多找一二同僚,人数多了才会引得皇帝的重视。”不过宣太傅并不抱多少希望,皇帝此时正得意江南大捷,只怕现在是听不进其他的声音的。

宣染是清流,在朝堂上从不结党,此事父亲让他拉几个官员上折子,他有些难为,不过还是一一拜访了几位平日跟他交好的官员,最后愿意随他上折子的不过六人,想到范进是顾庭筠的姨父,他外甥的事总该出把力吧。

范进正想缓和与范世奇的关系,闻言权衡了利弊,觉着这件事不是很大,随折就随折吧,所以就答应了。

宣染奔波了半天,算上范进,愿意相信顾庭筠的只有七八人,这个比例在朝廷一众大臣中不值一提,只是因为是宣染上折才引起一点涟漪,但也只是一点涟漪,很快就被江南传来的捷报给盖过了。

秦相在宣染提出让皇帝注意西夏人的问题上附议了一句,不仅是宣染,就是其他大臣也惊疑不定的看着秦相。

看着眼神晦暗的皇帝,再看看同样惊疑不定的宣染和一众大臣,秦相心里不屑极了,他不过是看蠢臣太多了,有些看不过眼,提防西夏也符合他的利益,所以他才站出来提点的。

结果这些蠢货,仅仅一句话就将他们吓成了这样。

因为附议的大臣少,再加上皇帝本身对秦相的忌惮,所以这件事就这样被耽搁下来了。范世奇却通过范进知道了这件事,他此时才发现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收到顾庭筠的信了。

赵桂花亦然,皇帝和大臣不相信顾庭筠,她和范世奇却是相信的。

范世奇对打仗的事不感兴趣,桂花让他送来一张地图过来,她每天都在研究地图,试图能通过地图猜测到顾庭筠的行踪。

地图是军用地图,是范世奇搞来的。

桂花将地图铺在桌子上细细的看,虽然是军用地图,但是比例并不大,很多地方上面都没有,桂花这几天对照着游记在地图上添了不少东西,直到她看到地图上的一个点。

桂花忍不住用手指扣住地图上的那个几不可见的点,心里有些发慌,顾庭筠将近一个月没有信件送回了,整个江南都在打仗,他又要躲避匪民的追击还要探查潜入的西夏士兵,为了不暴露,不联络也是有的。

看着地图上的这个点,想到顾庭筠上的折子,西夏兵难道只是单纯的潜进大风收集信息?或者只是想挑乱官兵和土匪的关系,单纯的想让大风混战消耗大风国力?

按理说京城是最安全的地方,桂花也知道自己脑洞开的有些大,但是她就是忍不住的心慌,觉着京城也不安全了。她也知道自己的这种直觉只怕是无人相信的,她深吸一口气,将地图给收了起来,有些心烦意乱的摊开笔墨,假设京城发生战事,她该怎么办?

涂抹了一下午,她将纸上写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记了下来,然后便将纸张给销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