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庭筠折子上说他与那六人无冤无仇,来到临安后,只与临安知府接触过,其他人他连面都没有见过,为啥要指使匪民杀害他们呢?灭人全家,这是得跟他们有多大的仇恨啊,甚至还留下让人察觉的证据,顾庭筠认为这是有人栽赃嫁祸,请皇上还他清白。

要求皇帝治罪的官员们微微的冷静了下来,他们顺着顾庭筠的思路想了想,顾庭筠确实是没有杀人的动机。

正如顾庭筠所说,他与这六人没啥接触,也没有啥恩怨,到了江南剿匪只跟临安知府见过两次面,然后便带着守军剿匪了,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

这些匪民是在某一天夜里突然攻击府衙的,他们兵分四路杀害了六名官吏的全家,有官员得报,出事之前,临安守军的人悄悄跟匪民接过头,接头的匪民参与了一名县令家的灭门惨案,所以大家才将矛头指向了顾庭筠。

顾庭筠是临安守军参将,不弹劾他弹劾谁?

围绕着顾庭筠的辩折,群臣又吵成了一团,虽然有人还是 不动摇的弹劾他,但是情况好一些了,有人提出质疑了。

三天之后,顾庭筠陆续将在凶案现场找到的账本册子、田产地契以及铺子契书送到了京城,同时抄录了两份送去了刑部和御史台。

顾庭筠陆续送来六人贪赃枉法的证据,除了收受贿赂外,还驱赶农民、抢占土地,甚至连灭人满门的事情都发生过。

被杀害的六名官吏,没有一个手上是干净的,顾庭筠不怕将事情闹的再大一些,他这边不管查到什么,都会抄录一份给刑部和御史台,如此一来,被六家贿赂过的官员顿时如芒在背。

顾庭筠甚至在折子中质问刑部和御史台,为啥如此贪赃枉法之人他们不作为,这些东西是在六家的密室或者别院找到的,在搜寻过程中,知府家的书房在事后还发生了火灾,这其中是否有毁灭证据的嫌疑呢?

顾庭筠请皇帝彻查此事,顿时朝中安静了不少,哪个官员敢说自己清清白白的呢?

顾庭筠的这个折子是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要知道顾庭筠去临安可是皇帝的意思啊。

这几天范世奇找人将那六家做的恶事编成了话本和折子戏到处说,这件事情以燎原之势向外传播开来。

百姓们的言论虽然不能左右朝堂,但让顾庭筠的处境好过了一些,随着调查的深入,顾庭筠的嫌疑越来越少。

皇帝此时却焦急了起来,再让人查下去怕是要查到那三个副官的身上了,到时候是谁指使的就不言而喻了,他不得不转移众人的视线,“如今江南局势紧张,十万反军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这灭门之案先暂且押后吧,等平了匪乱再调查。”

朝臣没有人反对,当务之急确实是十余万的匪民,六名官员的灭门惨案实在是太骇人了,众多大臣认为绝对不能姑息,要求皇帝派大军镇压。也有认为匪民之前也是百姓,他们只是激愤杀人的,认为他们可以招安,尽快的将匪民遣散回乡,国库空虚,剿灭十余万匪民费力费钱。

朝中两派又吵了起来了,这次皇帝倒是没有插手了,他也没拿定主意是剿匪还是招安。

朝中官员倒是愿意先放下六人的灭门惨案先剿匪,但是外放的地方官员却不同意了,纷纷上书要求从严处理,即刻调查幕后黑手。

太可怕了,朝中官吏生活在京城倒是能安心,他们在地方上任,哪个地方没有土匪?哪个官员没欺压过百姓?哪个官员手上百分百的干净?他们害怕了,这起灭门惨案到底是谁指使的?有人能引导匪民灭了那六家,是不是也能如法炮制灭了他们?

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只能严查到底,将幕后之人揪出,给予严厉的惩罚,这样才能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使他们这些在外为官的不必担惊害怕。

顾庭筠已经和叛匪交手过几次了,有输有赢,双方人数相差太过悬殊了,他还没完全掌握临安驻军,也没敢放开手脚干活,只能不停的上折催促皇帝赶紧拿主意,是战还是和,给个准话,他们总不能一直困在这里吧。

最后主和的一方占了上风,只是如何招安?招安后如何安置还有待商议。

顾庭筠知道了朝中的意思,和叛匪的战事就缓和了下来了。

往江南调兵,但是却不会那么快的赶到,皇帝下令让顾庭筠坚守,务必撑到大军的到来。

地方的官员却要求务必惩处叛军,折子雪片般的往皇宫里送,好不容易压下去的事情又重新被提及,要命的是,这些折子一上来,原先朝堂上偃旗息鼓的人又活跃了起来了,皇帝怀疑这是秦相的手笔。

这些人叫嚣着惩处顾庭筠和叛军,声势比以往都要甚。

就在皇帝想着如何再度压下此事的时候,消息不知道如何变味的传到了江南。

十余万叛匪知道皇帝要为那六名狗官报仇,已经调集了大军要剿灭他们。

于是在顾庭筠坚守阵地等待朝廷派人谈判说和的时候,一伙土匪竟然袭击了他们。

他可是跟这些人传达了皇帝谈和的意思了的,双方也暂时达成了停战意向,现在他们竟然搞突袭。

“确定是张非的人吗?”顾庭筠问道。

斥候点点头,“除了张非的人,距离这里三十里外的林江也带着他的人往这边来了。”

“将军我们只有三千人,就算占据了有利地形,若对方联手,我们怕是挡不住的。”花副参将着急的道。

顾庭筠虽然很生气,但是觉着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就围攻他们,张非和林江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虽然落草为寇,对朝廷和官兵还是有畏惧心的,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了,使得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顾庭筠让人继续探查,只要知道原因,等人到了跟前还能谈判一番,好歹也能拖一点时间。张非八千人,临江一万人,他们只有三千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安排一千五百人抵抗张非的进攻,一千五百人防守,以免对方绕道偷袭。

还好顾庭筠驻扎的时候选择了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背靠大山,只要防守好左边和前边便可以了,右边是茂密的丛林,地势很陡峭,叛军想要从那边上来可能性不大。

顾庭筠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因为占据了这个高地,他是可以守上半个月的,毕竟对方是一群从来没有打过仗只知道往前冲的民兵。

虽然他有信心能镇守住阵地,但是也要往外传递消息让人赶紧来救援。

趁着匪民还没有形成合围之势,顾庭筠和花副参将派出了五路斥候,让他们出去搬救兵。

这里不是北地,他没有一个做统帅的大哥做靠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盼着顾庭筠脱险的,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着急他们面临的险境。

收到顾庭筠的求救信十天过去了,朝廷还在争论不休,不确定是开战还是议和,议和的话又该提什么样的条件。

范世奇得到情报,说是中部大军已经达到江南一带,可是一直驻足不前,为了丁点的利益,就想着放弃救援顾庭筠的三千将士了吗?此时,他才觉出拥有站在朝堂上的权力如此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