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理脸色大变,她竟然连外祖父和外祖母都不想认了!
桂花是从前世穿越过来的,对家庭观念还是挺浓的,但是却没啥家族观念。她的这个观念跟这个时代却是相悖的,对于古人来说,张晚娘是张家的女儿,她的生死本来就该听父母的,别说张家没有杀死她,就是张家杀了她,她留下的女儿也得认张家!因为她身上流着张家的血。这个逻辑简单粗暴,没有张家,就没有桂花,桂花身上流着一半张家的血液。
所以今天桂花的言行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张家偏偏是有苦说不出,他们不能将当年的实情吐露出来,外人不知道桂花跟张家的关系,所以她做什么都理所应当。
现在张家才知道,原以为这个会成为拿捏赵桂花的把柄,谁知道竟然反过来变成他们张家的掣肘了。
这个世道桂花早就看明白了,就是比谁更不要脸,比谁更能豁的出去。对桂花来说,脸面是重要的,但是也得分情况。
张明理沉默了,“还是让母亲试试吧,万一能成呢?”
孔张氏想到今天桂花对她的羞辱,一口闷气憋在心里下不来,“你就不怕赵桂花气着了母亲吗?她说话可跟下刀子似的,扎哪哪疼,我是不会再厚着脸皮上门找不痛快了......当年那件事的罪魁祸首是芬兰,你说让芬兰去给赵桂花认个错行吗?”
张明理沉默,芬兰辈分比桂花大,让她去认错,赵桂花应该会消气的吧?当年也是芬兰将晚娘给推下车的......突然张明理福至心灵,他跟孔张氏对视了一眼,可以将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芬兰的头上!
芬兰嫁到了周家,只要利益多,周家定然会舍得的。这件事他们就不好出面了,可以让母亲带着芬兰去赵桂花的庄子一趟。
七月坐在山上吹风最是清爽。庄子上的粮食收完了,下人和长工三三两两的坐在树底下聊天,不是他们想偷懒,是庄子上现在没啥可干的了。
冯斌敲锣将大家聚在一块,“大家也歇了几日了,从明天起,谁都不许偷懒了,妇人和孩子去山上捡鸡蛋、鸭蛋和鹅蛋,男人跟着我下网。”
捡鸡蛋、鸭蛋、鹅蛋以及摘菜都是日常做的,大家都熟。可听到要下网,底下的人眼睛都亮了,“冯管事,鱼塘里的鱼能收了?”
“我昨天叫人抓了几条称重了,能收了,不过明天下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啊,小的扔回去,咱们只抓大的,我跟酒楼饭馆说好了,明天你们可不准给我打马虎眼,要是小鱼也往桶里扔,回头东家吃了亏,我就从你们身上扣!”
涉及到自身利益,大家都大声的应下了,冯斌这才道,“东家说了,最近大家农忙辛苦了,明天下网,每家都能分到一条鱼,所以你们都精心一些,要是嫌麻烦没将鱼挑拣好,回头我把小的全部挑出来分给你们!”
大家一听还有鱼分,本来还有些怠慢的情绪瞬间收了起来,保证明天网的每条鱼都是大的。
庄子上养的鸡、鸭、鹅有五个月了,已经有部分开始下蛋了。现在的蛋差不多都能卖出去,不过也只供应酒楼和饭馆,别的销路还没有打开。
古代没有养殖场,鸡蛋、鸭蛋、鹅蛋全部是散户供给的,农户家家户户的几乎都养鸡、鸭、鹅,很少有人舍得吃,大部分都拿来卖钱了。蛋这类产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庄子上鸡蛋、鸭蛋、鹅蛋投入市场后,也没对这类产品的价格造成波动。
桂花想了想,“在城里找个铺子专门做鸡、鸭的生意,到时候别人想买这类东西,就可以找上门来了。”
冯斌眼神大亮,点头应下了。
庄子上的所有生意桂花和范世奇是平分的,她负责统筹,下边的人负责实施。
看着池塘里跳跃的鱼儿,桂花露出来一丝笑意,再等上一个月,皇帝应该会相信他们买的这个庄子是真的为了赚钱了吧?
顾封和吴氏最近很安分,最近张家和孔家给他们家的压力和诱惑不少,好几次他们差一点就松口同意帮忙了,但是一想到他们做不了顾庭筠的主,这些条件他们再心动也没有用。好在现在两家安分了不少,不再那么频繁的上门了。
吴氏虽然私底下针对顾庭越和顾庭筠兄弟俩的小动作不断,但是为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听顾封的话。只要是顾封给她说过的话,即便她心里再不愿意,也会听的。
顾封让她远着张家和孔家,她就远着。现在他们跟顾庭筠虽然都在一个府里住着,但是两边是各过各的,顾封日夜给她洗脑,让她知道顾家是撼动不了顾庭越了,惹恼了顾庭筠无疑就是惹恼了顾庭越。
她倒是不怕惹恼顾庭越,但她得为两个儿子考虑,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顾封跟她说过很多话,什么家和万事兴,什么忍让的她都没有听进去,唯有一句话她深深的记住了,“庭涛到现在都没有考中进士,我找他先生问过了,只怕他今年也够呛,庭越已经官居正二品了,只要不造反,他能一直稳稳的压在庭涛的头上,虽说文臣武将不过界,但他是封疆大吏,朝中不少人愿意卖他面子的人可不少,惹恼了他,一句话就能让庭涛寸步难行!”
这个道理顾封早就知道了,所以他才能隐忍多年,虽然对顾庭越气愤,但是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退让了,现在他逐渐的对顾庭筠也放手了,不闻不问。不管顾庭筠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他们对西府的事情一概不理会。
吴氏抗争了小半年后也认命了,她只希望顾庭筠能不找她儿子的麻烦,现在他的俸禄也充到公中了,支付他西府的开支还能有剩,他没占东府的便宜,吴氏也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