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带句话的事,方屠户立马便答应了。桂花又马不停蹄的去找了方知府,希望他也能帮忙宣传一下牛场收购牛犊的事情,方知府本来就想着让她的牛场快快的投入使用,这样最快明年春耕的时候,百姓们也就能租用她的牛了,对于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他是极其乐意去干的,所以他连一个磕巴都没有打的便答应了下来。
果然,陆陆续续的有人将牛犊送来了,甚至还吸引了牛贩子,可是最多的是几家养牛的结伴将自家牛犊给牵过来的。
桂花给的价格很公道,那些路途远的,牵一头牛犊过来要花费几天时间的,桂花还会给他们补贴路费,这对于这个时代挣钱很困难的百姓们来说无疑非常的有吸引力,所以这个事情传出去后,家里有牛犊的,则更愿意牵到这里还卖了,这件事情倒是导致了市场上牛犊的价格涨了一些,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衣服做好了,小银让年满十二岁的孩子来领衣服,“我这里有名单,大家都不准冒领,大的让付一下小的,都不许推搡挤人。”
孩子们兴奋的往这边跑,那些平日里唧唧歪歪的老人,此时也神情平静的看着这群孩子,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发衣服的是做饭的那二十个老妇人,衣服有三个尺寸,她们只要看一下孩子的身形,便知道要给他们发什么样的尺寸的,所以发衣服的速度很快。
一件棉衣,一件棉裤,桂花让人做衣服的时候特意往大了做的,穿到身上之后会长出来一大截,大家对此倒是没有一点意见,倒是对桂花更加的感激了。这长出来的一截可以让孩子们多穿两年,然后再传给下面的弟弟妹妹们。
此时冬天虽然过了大半,但依旧很冷,孩子们身上虽然穿了好几件衣服,但是都不保暖,所以,有的孩子拿到了棉衣棉裤,就之际呃套上了,有的则觉着自己身上脏,想着回去先洗个澡,再换上新衣服。
桂花从小银手里拿过另一本名单,大金拿着锣敲了敲,大家便安静了下来了。这次发的衣服是给牛场里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发的,她现在要区分出来哪些是孤儿来。
人群听到了锣声,渐渐的安静了下来了,“是孤独的站到左边来。”
孩子们茫然的看向桂花。
“小参军将孤儿交由我管理了,因为你们的年纪小,还不能独自养活自己,所以给你们另外安排了住处,我这里倒是有名单,但是因为人数太多了,就不一一的念了,大家都自觉的站在左边来吧。”
桂花建育儿园的事情并没有传出去,就是连军营里的将士们也知道的不多,他们只是听命在空地上建房子,并不会多打听。虽然这段时间大家相处的还算融洽,但是大家伙对当兵的没有好感只有恐惧,现在听说孤儿们另外安排了住处,不光是孩子们,就是那些大人也开始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了。
桂花见只有三十来个年纪很小的孩子站了出来,然后目光茫然的看着她,再看看周围,若不是牛场由士兵把守着,这些人恐怕是要一慌而散了。
没有办法,桂花只得拿出了名单开始点名了。
不少孩子眼睛都红了,甚至有些忍不住哭出声来了。桂花没有解释,只是继续念着名单,等念完了之后清点名单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五十个孩子,她看向右边,然后打开了名单,“如果不站过来,我就挨个排查了,最后你们还是会被找出来,但是却耽误了午饭的时间,如果你们现在站出来,现在大家就能进屋吃饭了。”
桂花静静的看着他们,然后陆陆续续的便有孩子站过来了......等人数齐全了,然后就道有家长的孩子就跟在亲人的身边来,孩子们都去找自己的亲人了,桂花目光看着,直到确认了没有替换的,这才挥手让大家散了。孤儿们留下了,其他人都散了吃饭去了。
桂花是有自己的顾虑的,且她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育儿园的事情要是传出去了,怕是会有很多的父母抛弃自己的孩子的,让他们成为孤儿,他们便可以再育儿园里呆着了,毕竟育儿园里提供吃、穿,还会请先生教他们识字以及学手艺。
孤儿们静静的看着桂花,有的孩子甚至眼睛还红肿着,甚至打着哭嗝,可见当时被揪出来的时候有多不情愿了。
桂花坐在椅子上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是小参军既然将你们带回来了,就不会放任你们不管的,更不会害了你们,你们如今是军护了,是他的人了,将来也是受他的庇护的。”桂花尽量将话说的直白一些,让每个孩子能听懂她说的话,“你们名下的田产目前都被我租了,等你们满十四岁的时候就可以独立了,到时候你们就能要回土地了......在此之前,你们统一住在育儿园里,我会负责你们的吃穿,自然你们生病了我也会给你们请大夫,小参军还让我给你们请了先生,不论男娃还是女娃,全部都是要认字的,同时年龄大的孩子还是要学一些手艺的......”
年龄大的孩子听懂了桂花说的,他们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看着桂花,年纪小的孩子则茫然的也看着她,他们虽然没有听懂桂花在说什么,但是他们敏感的发现周围的环境变化了,原本剑拔弩张的氛围现在变的缓和了,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也不怎么生气了,他们剩下的只有惶然。
桂花说完了,便让大家拿着饭碗先去吃饭了,“吃过了饭,我带你们去育儿园,晚上你们便可以住进去了。”
这些孩子们之前都是跟着那些难民混住在一起的,他们身上的行李在路上早就被人给抢光了,要不是遇上了圆通,说不定他们在就死了,因此大家伙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