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以,今天葛洲才拿着自己的零用钱跟几个同窗一起给柳先生家送过去了,虽然不多,但是这几年攒下来,也足有二两银子了。

自从葛洲去镇上上学后,桂花每个月都会支二百文钱给他急用的,让他可以买笔墨纸砚或者是同窗之间的请客吃饭等,虽然这些银钱在桂花看来其实没有多少,加上过年的压岁钱等,他这几年下来也是攒下来一些银钱的,这个数额在同龄人之中,算是一笔巨款了。

在柳先生家里着急用钱的时候,葛洲一丝不带犹豫的就将自己的全部身家给送了出去了。桂花对此没有多问,对他道,“明天我陪你一道去柳先生家看看去。”

第二天一大早,晚娘就听见动静了,知道他们这是要出发去柳先生家探病了,她连忙拦住了两个孩子,“你们等等,我给你们捡一篮子鸡蛋带着,柳先生对小洲不错的,你去了之后,看看先生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能伸手帮忙就伸手帮忙。”

桂花应下了,带着葛洲就去柳先生家里了。

柳先生家里很是热闹,他带的那个二十几个孩子,来了大半,多数由家里的大人陪着过来的,有的和桂花一样,拎着一篮子鸡蛋过来的,有的则是拎着一只鸡过来的,有的甚至带了黍米和苞米来的,当然了也有一些是过来塞些银钱的......

这个时代的先生如师如父,先生生病了,作为学生,无论如何都是要过来看望一下的,哪怕是身无长物,就是来给他磕个头,那也是好的。

桂花瞪着大家都走的差不多了,才领着葛洲进去了,师娘的眼睛红红的,但是看到桂花他们过来了,还是强颜欢笑着,“小洲来了?你昨天刚来看过你老师了,还是别进去了,免得你老师将病气过给你。”

桂花拍了拍师娘的胳膊,“师娘,还是让葛洲进去给柳先生磕个头吧。”

柳师娘有些犹豫,前一批次的那些孩子都是在门口磕一个头就走了,但是葛洲是她当家的最得意的学生,且当家的也想见他,犹豫了一下,柳师娘便让葛洲和桂花进去了。

柳先生确实病的很重,他脸色潮红,眉头紧皱,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桂花看着不由的心里也抽搐了一下,她问道旁边的师娘,“柳师娘,家里给先生请的是哪家的大夫?”

“请的春生堂的王大夫,之前他吃了药都快好了,谁知道前天夜里,突然发起了高烧,病情又加重了......”这段时间柳师娘的心也是放在火上烤一样,她非常的煎熬,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憔悴的身体,一天比一天严重的病情,她非常的难受。

桂花将十两银子塞到柳师娘的手里,“柳师娘不如请一下德善堂的顾大夫看看吧,给柳先生用些好点的药,说不定烧就能退了,说不定能赶在开春的时候,给葛洲他们教书呢,那个时候,私塾也就修建好了,正好也不耽误教学。”

柳师娘愕然的看着手里的银子,学生的家长中虽然也有送钱的,但是大多是一两百文的,都是尽些心意就行了的,昨天葛洲拿来了二两一钱银子已经够多了,怎么赵家还来送钱啊?

柳师娘忙将银子推了回去,她有些局促的道,“王大夫开的药方也是不错的,之前吃了他开的药......都快好了的......”说着说着,柳师娘就有些惭愧了,现在她丈夫吃的这个药,是她要求王大夫给开便宜一些的,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银钱了,她家买不起昂贵的药了。

桂花握着柳师娘的手道,“什么都比不得先生的身体重要,这银子你们先用着,等先生的病好了,我和葛洲再来看他。”

柳师娘犹豫了片刻,还是将银子给收下了,见桂花起身要走了,她忙将人送到了门口,送走了人后,她便马上叫人去请德善堂的顾大夫来看病。

经过一晚上,柳先生的汗总算是发出来了,烧也退了。早晨起来,喝里一碗粥,然后又将药给喝了,将碗递给妻子,他问道,“这个药方是谁下的?”

当时柳先生病的昏昏沉沉的,他虽然知道屋里有人,但是睁不开眼,并不知道来的人是谁,从昨天下午一碗药下去之后,他就开始发汗了,烧也慢慢的退了,脑子也逐步的开始清醒了过来。

早晨醒来吃过了药,他就拿过来药方看了,药方不错,但是用的药量却很猛,可见这个药方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开的。他们家常年请的都是春生堂的王大夫,王大夫平生谨慎惯了的,他可没有多拿滋下这么猛的药。

听丈夫说起了这个事情,柳师娘的眼圈又红了,她抹了把眼泪道,“这个方子不是春生堂的王大夫开的,二十德善堂的顾大夫开的,幸亏了赵姑娘叫我去请他的,不然你真的就凶多吉少了......”

“顾大夫说你邪风入体,病根埋在体内,要是再发不出汗来,你只怕会被活活的烧死了......这个事情都怪我,为了省钱,让王大夫给开了便宜的药......”

柳先生也知道自家的情况,他怎么能忍心责怪自己的妻子呢?他拍了拍妻子的手,“我这次生病,是不是借了很多外债啊?”

“和爹娘要了一些,你的好友魏先生给了三两,对了,小洲也给了二两一钱银子呢,再加上其他学生给的也有五两左右了,还有啊,昨天小洲的表姐过来了,给家里送了十两银子。”六十娘细细的一笔一笔的数给丈夫听。

听了这些,刘先生一怔,然后就道,“都记下来吧,等咱们家有钱来,再都给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