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到2003年4月那几年,北京城里接连出了好几档子让人毛骨悚然的事儿。
罪犯专挑开奔驰、奥迪这类豪车的人下手。
歹徒们就藏在暗处,盯准了目标,趁车主刚上车没防备或者车开得慢的时候,突然窜出来,拿枪顶着人,逼着车主把车往没人的荒郊野外开。
最瘆人的是,车子还没开到地儿,在半道上,他们就把人给弄死了,尸体随便往野地里一扔,然后开着抢来的好车,开到外地去销赃。
时间来到2002年3月21号,晚上九点来钟。
北京一位做生意的老板,40多岁,名叫邬海军,跟往常一样从家里出来,坐进了他那辆崭新的黑色奥迪A6 2.8,油门一踩,奔着亚运村那边一个常去的酒楼就去了,说是约了朋友。
可谁也没想到,他这一出门,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了消息。
家里人左等右等,电话也打不通,酒楼那边也说人早走了,家属一听心惊肉跳,四处寻找无果,只得打了110报警电话。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接到这案子,立马在全市撒开了网,找人找车。交警查路口监控,派出所民警走访附近居民,可折腾了好几天,愣是没摸到邬海军和那辆奥迪车的一点影子。
最后能确定见过邬海军的,只有酒楼停车场的保安。保安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晚上邬老板确实是自己开的车,坐进驾驶座,关上车门,车灯一亮,就开走了,之后去了哪儿,没人知道。
一个大活人,一辆那么显眼的豪车,怎么就能凭空消失?警察心里咯噔一下,这人恐怕是凶多吉少!
警方也不排除这种可能,这些有钱的大老板,一般是相好的众多,说不定和哪个小情人在哪个秘密场所销魂,也说不准呢。
为了确定是不是真出了命案,也为了搞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事儿,刑侦总队马上下了命令,让全市各分局都仔细查查,看看在邬海军失踪那几天前后,有没有发现不明身份的尸体。
这排查命令一下去,还真有发现。郊区密云县公安分局报上来一条重要线索,引起了侦查员的高度警觉。
他们说,就在3月27号那天,有人在密云县巨各庄镇东北沿村附近,一个叫潮河大桥的地方,往南大概走个200米,紧挨着河堤的荒草地里,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
侦查员火速赶到现场。那地方偏僻得很,河风吹得枯草哗哗响。
拨开乱草一看,尸体就仰面躺在泥地上,脖子上紧紧勒着好几圈粗电线,勒痕深得陷进了皮肉里,一看就是被人下了死手,活活勒死的。
再一辨认,正是失踪了好几天的富商邬海军!他身上值钱的东西,像钱包、手表、手机这些,全被搜刮得干干净净。
更关键的是,他那辆价值百万的奥迪A6豪华轿车,不见了踪迹。
人找到了,死得这么惨,车也没了。警察们站在冷风飕飕的河堤边,脑子里全是问号:这下手也太狠了!是邬老板得罪了什么人,招来仇家报复?还是牵扯了什么感情纠葛?
或者,就是冲着那辆豪车来的,纯粹为了抢车图财,顺便灭口?眼前这冰冷的尸体和空荡荡的抛尸现场,说明犯罪分子是穷凶极恶之辈。
但答案,还藏在重重迷雾后面。
警察们没敢耽搁,马上开始围着邬海军的生活圈子查。亲戚朋友、生意伙伴、公司员工,挨个儿问了个遍。
费了老大劲儿,排除了仇杀、情杀这些可能,最后分析,从作案手段和其他情况的排除后,一致认为这是一起劫财性质的凶杀案,凶手就是冲着那辆崭新的奥迪A6来的,纯粹为了抢车图财害命。
这伙人下手干净利索,一看就不是头一回干。警察们通过分析,很可能这伙歹徒已经是精于此道的专业杀手。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立刻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专案组。他们的任务很明确:
把近几年北京城里那些人车一起失踪、或者光发现无名尸的案子,统统翻出来再捋一遍。
这一查,还真揪出了好几起看着性质差不多的恶性案件:
2001年7月11日: 朝阳区一个大厦停车场,一个姓胡的老板,连人带他那辆奔驰S280,一块儿没了影。
2001年7月24日:海淀区一个成教学院门口,一个姓王的开着奔驰S280,人车失踪。过了十天,尸体在密云县被发现了。
2002年5月13日: 朝阳区某酒楼停车场,一个姓马的老板和他那辆奔驰S320,也是进去就再没出来。第二天,人就找到了,但已经面目全非。
专案组把这几起案子摆在一块儿琢磨,越看越心惊肉跳:
尸体发现地邪门:受害人的尸体,都是在失踪大概一周后,被扔在北京城东北边的荒郊野外——密云、怀柔那片儿。
死法一模一样: 全是被人用粗电线死死勒住脖子,活活勒死的。
作案套路固定: 凶手都是在城里头停车场或者路边,通过拦停再动手抢车劫人,然后开车把人带到没人的郊区弄死、抛尸,现场处理得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有用的东西都落在案发现场。
但这案子要查起来那还不是那么容易!为啥?一是人车失踪了,家里人往往不能立刻确定出事,等报案时,已经过了侦破的黄金期;
二是案发到底在哪儿、具体啥时候发生的,报案者根本说不清楚,给警察圈定侦破范围、寻找目击者就带来了大麻烦。
专案组没泄气,对着这包括邬海军在内的四起莫名失踪案,他们经过反复分析和讨论,扒拉出几条关键的共同点:
其一,歹徒专盯豪车,只抢奔驰S280、S320、奥迪A6这种百万级别的顶级豪车。
其二,下手地点也是经过精心的计划,全是在三环、四环的辅路或者连接线上动的手。
因为这地方车流比主路少,路网又发达,抢完车一脚油门就能钻进小路跑掉,很容易快速脱身!
其三,作案时间选得恰到好处:他们专挑晚上九、十点钟。这时候路上车少人也少,黑灯瞎火的,下手容易,跑路也快。
第四,时机抓得准:都是趁车里有人、车钥匙还插着,或者车主刚上车的时候,突然袭击。
第五,抛尸地儿也是精心琢磨过, 尸体扔的地方都挨着北京东北边,像密云、怀柔,再往外就快到河北承德、辽宁那头了。
还有一点,就是作案的季节也有窍门:案子都发生在春天到夏天。警察推测,冬天东北方向山路容易积雪结冰,车不好走,凶手也嫌麻烦。
这么一分析,结论就出来了:这绝不是一两个毛贼临时起意,而是一个心思缜密、手法老练、极其危险的犯罪团伙在规律性地作案!
案子重大,立刻惊动了北京市公安局和公安部。公安部直接挂牌督办,当成头等大案。
北京市公安局一把手亲自盯着,下了死命令:集中力量,不惜代价,必须尽快破案!
专案组立刻行动起来,首要方向就是“以车找人”,因为车这个东西是个大物件,也很容易查获,务必尽快找到那些被抢的豪车,顺藤摸瓜!
于是,干警们开着车,跑了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又跑了河北、内蒙古,几千公里跑下来,到处打听有没有人私下倒卖这种来路不明的高档车。
可结果大失所望,有用的线索少得可怜,跟大海捞针没什么两样。
时间到了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疫情突然在北京爆发,闹得人心惶惶,街上空荡荡的。而此时案子还没有一点头绪。
另警方没有料到的是,疫情反而成了那伙歹徒的“作案良机”!他们瞅准了路上车稀人少,抢完车更容易逃跑的空子,竟然顶风作案,更加疯狂!
短短一个月内,又连续抢了两辆奔驰轿车,杀人抛尸,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伙人确实狡猾,现场几乎没留下指纹、脚印这些直接证据。但专案组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用上了当时挺先进的“心理画像”技术。
简单说,就是根据作案手法、现场情况,像拼图一样,推测这伙罪犯大概啥性格、平时可能啥生活习惯、怎么想的。
专家分析:这帮人反侦查意识特别强,很可能故意在现场搞些伪装,虽然表面上没留下物证,但这种“刻意不留痕迹”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痕迹,暴露了他们的谨慎和计划性。
到了3月27号凌晨,一个关键点印证了警方的判断。在北京东北郊,警方一个预测中的偏僻地段,发现了奔驰车女车主裴某的尸体!
这地方、这时间,跟之前分析的抛尸规律几乎严丝合缝。警察们心里有底了:咱们对这帮混蛋的“画像”,路子对了!感觉离抓住他们不远了!
根据裴某家人回忆,她是3月5号晚上去南城的“城外城”买东西,之后就再没回家。
专案组立刻扑向城外城的停车场。他们调出了3月5号当天所有的监控录像,一帧一帧地仔细看。功夫不负有心人!
画面里出现了一辆不起眼的白色捷达轿车,它紧跟着裴某的奔驰车进了停车场后,这辆捷达车和被抢的奔驰车,竟然是一前一后离开的!
这绝不是巧合!这辆神秘的白色捷达,成了撕开案件黑幕的关键突破口!
可难题紧接着就来了:北京城里的白色捷达车,少说也有两万多辆!这怎么找?大海捞针啊!
警察不死心,又找到停车场管理处,想查3月5号那天所有进出车辆的登记记录。结果管理处的人一脸尴尬:因为管理疏忽,那些登记单……早被当成废纸扔掉了!
眼看宝贵的线索就要断掉,侦查员们那股子倔劲儿上来了。他们二话不说,挽起袖子,直接冲向了停车场周围那几个臭气熏天的大垃圾桶!
也不管脏不脏、臭不臭了,几个人就在垃圾堆里一顿翻腾,塑料袋、烂菜叶、废纸箱……一样样扒拉。
那味道呛得人直犯恶心,苍蝇嗡嗡乱飞。不知道翻了多久,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侦查员突然喊起来:“找到了!”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沾着油渍、揉得皱巴巴的纸片——正是那张登记了白色捷达车牌号的进出单!这下,终于揪住了狐狸的尾巴尖儿……(待续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