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吃过午饭,陈业峰和阿财往学校的方向走去。

新学校的选址在三个村子的中心位置,离陈家老宅不算远,走路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远远望去,工地上已经立起了几根木柱,几个村民正忙着搬运砖块,李校长戴着一顶旧棉帽,在工地上来回走动,时不时跟村民们交代几句。

“李校长!”陈业峰喊道。

李校长回过头,看到陈业峰,脸上露出了笑容:“阿峰来了,快过来,我正想找你呢。”他拉着陈业峰走到一堆水泥袋前,“你看看这水泥,是镇里募捐会上一位企业家捐的,质量应该没问题,就是数量有点少,还得再买一些。”

镇上的领导对修建学校的事情也特别重视,还组建了一场募捐会,甚至还请来了报纸记者,对募捐的事情进行了报道。

有了报社的助力,捐助修建学校的事情也扩散得更广,知道的人也就更多了。

社会上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也使得修建学校的事情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陈业峰蹲下身,打开一袋水泥看了看,颗粒均匀,没有结块:“这水泥质量挺好的,不够的话,再从镇上的建材店买,募捐的钱应该够吧?”

“够是够,就是得省着点花,还有门窗、课桌椅都得花钱。”李校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募捐的明细,“报社的报道很管用,不少城里的人都捐了钱,还有一家文具厂捐了一百多支铅笔和五十本作业本,孩子们开学就能用上新文具了。”

阿财在一旁看着工地上的木柱,伸手敲了敲:“这木头挺结实的,是从哪里买的?”

“是从隔壁市那边的林场买的,价格比镇上便宜,都是上好的杉木,做房梁没问题。”李校长说道,“我跟林场的老板谈好了,过两天再送一批过来,到时候就能开始搭屋顶了。”

陈业峰点点头,又跟李校长商量了一会儿材料采购的细节,比如砖块要选实心的,瓦片要选防水性好的,还特意叮嘱要留出台阶,方便低年级的孩子上下课。

正说着,村里的刘正清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纸,脸上带着喜色:“李校长……阿峰也在呀,我有个好消息,镇里刚才打电话来说,给咱们学校批了一笔专项补贴,有五百块呢!还说会帮咱们联系县里的建筑队,过来指导施工,保证学校的质量。”

“真的?那太好了!”李校长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他手里的小本子都差点掉在地上,“有了这笔钱,咱们就能把学校建得更结实,还能多做几张课桌椅,让孩子们都能有地方坐。”

陈业峰也很高兴,五百块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买不少建材了。

“正清叔,镇里还有别的要求吗?”

“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就是让咱们尽快把学校建好,争取明年开春就让孩子们搬进去上课。”刘正清说道,“我已经跟县里的建筑队联系好了,他们后天就过来,到时候咱们再跟他们详细说说施工的细节。”

几人又在工地上待了一会儿,看着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干活。

陈业峰想起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情景,教室是破旧的土坯房,窗户没有玻璃,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课桌是用木板钉的,上面坑坑洼洼,现在能为孩子们建一所新学校,他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离开工地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海风吹得更冷了,陈业峰裹紧了衣服,往家的方向走。

路过阿林家的时候,正好看到几个妇女堵在他家门口,声音很大,似乎在跟阿林娘争吵。

“我们当初给你们编蟹笼,说好的一毛钱一个,现在都过去一个月了,工钱怎么还不给?”一个穿蓝色棉袄的妇女叉着腰,怒气冲冲地说道。

阿林娘低着头,双手绞着衣角,声音带着哭腔:“不是我们不给,是真的没钱,阿林他去外面借钱了,还没回来,你们再等等行不行?”

“等?我们都等了多少天了!再等下去,我们家都揭不开锅了!”另一个妇女说道,“今天你必须把钱给我们,不然我们就把你们家的东西搬走抵债!”

这些妇女的难处,她们都是靠编蟹笼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现在工钱要不回来,心里肯定着急。

“阿林他娘也不容易,儿子躲着不出来,她一个人面对这些债主,肯定吓坏了。”

“她也是命苦呀,生了阿林这么个畜生,好好的去做拉帮套。你说他傻不傻呀,这么辛辛苦苦赚钱,替别人养孩子。”

“谁说不是呢,都说那村花长得好看,可现在毕竟也是人老珠黄了,阿林咋还傻傻的卖力去讨好她。”

听着人群里的话语,陈业峰也并没有表露出什么。

其实,看到阿林的遭遇,其实他就想起了前世的自己。

前世的他何尝又不是个傻子?

没待多久,陈业峰便离开了,这些事情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回到家时,陈母已经做好了晚饭,炒了一盘海鱼,炖了一锅萝卜汤,都是暖身子的菜。

看到陈业峰回来,陈母连忙问道:“新建学校情况怎么样?”

“挺好的,镇里给批了五百块的专项补贴,还联系了县里的建筑队,后天就过来指导施工,争取明年开春让孩子们搬进去上课。”陈业峰一边洗手,一边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陈母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了,刚才阿林的事你听说了吗?那些女人都闹上门了,听说还有恶心的人往他们家大门喷粪呢。”

“刚从他们家过,还有人在那里闹呢。”

“呸,活该,当初不就是见咱家蟹笼的生意好,才跟袁大兵那王八蛋弄了个小作坊,还故意挖老娘的人,现在自食恶果,自作自受。”陈母努了努嘴,说道,“还好当初听你的,没有扩大规模,要不然咱家也得遭殃。”

“娘,蟹笼的生意今后怕是不好做的,到时候我再想想给你找条赚钱的门路吧。”陈业峰沉默片刻,开口说道。

其实,他当时做蟹笼生意也是临时起意。

那时就是觉得这个年代没有蟹笼,想着捞一笔快钱,也没有想利用蟹笼赚大钱,更没有做长久生意。

反正他都赚了一笔,现在不做了也没有关系了。

“好,听你的,等把家里攒的蟹笼都出售掉,就不做了。”陈母点点头。

现在她这个好儿子很主意,而且每次似乎都是正确的,所以她才会选择相信。

这时,周海英盛了一碗萝卜汤递给陈业峰:“阿峰,趁热喝吧,暖暖身子。”

“好。”陈业峰喝了口汤,暖意从胃里散开,“对了,明天我去镇上,看看能不能联系到之前的那些老主顾,问问他们要不要蟹笼,到时候把家里的蟹笼全部出手。”

他们家的蟹笼之前卖的挺火,石康镇那边也有几个老板专门批发他们家的蟹笼去卖。

只不过后面市面上的蟹笼越来越多,不少人也就放弃了他们家的蟹笼。

“那你路上小心点,最近镇上不太平,听说有小偷出没,偷了好几户人家的东西。”周海英叮嘱道。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陈业峰笑了笑,“早点休息,明天还得早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