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胜齐这番话,不仅是敲打这件事,更是直接批评之前天水市的很多事情,做得就是有点过了。

天水市原本也是安北地级市之中,较为优秀的存在。

这个情况,与常溪县有点类似。

只不过常溪县凭借着五大产业链,哪怕后面矛盾重重,仍然能够做出一定的成绩。

天水市不一样,到了地级市这个层次,最怕的就是改变方略,一任有一任的想法。

史江伟无疑是有自己想法的。

当然不是说他有这个想法不对,敢于质疑权威,并且挑战权威。这才是一代代人,越来越好的前提。

然而史江伟就是有点过于傲气了,而且在一些问题上,与省里面无法站在同一方向。

这才导致了,天水市的矛盾重重。

可是也不能说史江伟做错了,他才进入天水市的时候,有些问题就已经发生了。还是他凭借着自己的个人能力,让天水市很多隐藏问题解决。

史江伟也因此得到了很多省领导的赏识,然而这个人就是有点太傲了。

这是令省领导感到头痛的,为此哪怕之前的覃宏,都拿他没有办法。

可是现如今,童清逸、王明月都不是之前的省领导了。

只不过以两个人的身份,都不适合太过严厉地敲打史江伟。

李胜齐则不一样,他刚刚提了常务,现在正是要立威的时候。

而且李胜齐向来以不怕得罪人为人着称,他出面的话,史江伟也无话可说。

李胜齐语气不容置疑:“现在问题由李默同志捅破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我看,现在不是急着追究什么‘程序’问题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借助他前期的工作基础,一查到底,溯清源头!

所以我的意见是,天水市的全面工作,由云山和江伟同志继续负责,但要向省委做深刻检查,并全力配合后续调查,戴罪立功!”

李胜齐顿了一下,目光直视李默,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托付:“而关于这个案子的深挖彻查、溯源延伸工作,我建议,由省里牵头成立专案督导组,李默同志,你就作为我们省督导组的副组长,直接对省委负责!

你要抛开一切顾虑,把你掌握的证据、线索,彻底查清楚。无论涉及谁,涉及哪个层面,都要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决心!”

如果说之前,李胜齐只是表露了一些偏向。

那么现在,完全是拉偏架了。

李胜齐毫无保留地表示信任李默,觉得让李默能够打开现在天水市的局面。

如此一来,就将姜云山和史江伟落到一边。

也就是如果这个事情继续去查,天水市这边,就是要让李默来负责。至于姜云山和史江伟,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被问责。

这个定义一定,姜云山和史江伟自然被压住了。

史江伟冷眼抬头:“李省长的话,我完全赞同。但是我们李市长现在任务比较重,这三个月内,还有其他方面的分管工作等着他。如果一心来做省督导组副组长,只怕其他工作都不好办了。

如果省里面决定如此,那么要不然李市长调整分工,要不然就是这个副组长,我们安排其他副市长来对接。例如天水市常务副市长夏友军,他也可以来对接相关工作。”

这件事没有给李默问责、施压,史江伟已经一肚子火了。

现在还要让李默来主导此项工作,那么岂不是谁都拦不住这小子了。

而且经历了这件事,李默的威望,可就不同凡响了。

然而当史江伟这么说了之后,省长王明月却没有管他的意见:“胜齐同志的意见,我赞成。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李默同志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难得的魄力和原则性。现在让他顶上去,是最合适的选择。这也表明我们省委壮士断腕、坚决肃清流毒的决心。

至于其他分管工作,我觉得以李默同志的能力,应该也不是问题吧。就像之前农业农村厅的时候,一边搞乡村振兴典型创建,一边不还是把本职工作弄好了么。分管领导,也不是事事躬亲,真要是那样,我还觉得是能力有问题。”

这一刻,会议室空气仿佛凝固。

姜云山和史江伟彻底愣住,他们预想中是来一起承担责任的,没想到省里的板子只打在他们两人身上,而被他们视为麻烦制造者的李默,反而被临危受命,获得了尚方宝剑,地位瞬间变得超然。

省纪委书记林爱民终于开口,声音冷峻:“纪委完全支持。李默同志,以后关于案件的任何进展,你可以直接向我和胜齐省长,乃至童书记汇报。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但有一点,证据必须铁,程序必须合规。”

林爱民代表纪检系统,表示了赞成。

那么这件事,已经不容他人反对了。

童清逸一锤定音:“好,既然意见统一,就这么定。云山,江伟,你们要端正态度,全力支持李默同志的工作,这也是支持省委的工作!如果后院再起火,或者阳奉阴违,那就不只是失察之责了。李默同志……”

童清逸深邃的目光看向李默:“省里给了你信任和平台,也给了你巨大的压力。希望你能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答卷。散会!”

会议结束,姜云山倒是还好,只是面色有些复杂。

而史江伟面色灰败地率先离开,甚至没有看李默一眼。

李默站在原地,感受到背后几位省领导目光的重量,也感受到了前方顶头上司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怨愤与恐惧。

他知道,自己这把刀,已经被省委握在手中,而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走在更锋利的刀刃上。

不过这一切,正在他的预料之中。

汉朝时期主父偃曾经说过一句话,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这位改革派,是出了名的极端。最终树敌过多,被灭族。

然而在李默看来,既然自己去了天水市,也只有这两条路来走。要不然就是让天水市这些领导人仰马翻,乖乖降服省里面的意见。

要不然就是自己人仰马翻,彻底被人丢弃。

而李默宁愿当一把刀,也不愿意当作可有可无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