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悠闲生活,从作曲开始 > 第268章 编曲老师要来向李星文学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8章 编曲老师要来向李星文学习

由于这次给定的创作和练习歌曲的时间是 5 天,而李星文又早早地完成了歌曲的创作,所以他这次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匆忙地赶去录歌。

前一天晚上,李星文睡得比较晚,因此当 5 月 2 日早晨醒来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九点多。他先不紧不慢地起床,然后去洗漱间洗漱了一番,这才悠闲地朝着公司走去。

当李星文到达公司时,他惊讶地发现赵文娟经理竟然不在办公室里。经过询问助理,他得知赵经理还在华夏电视台等待其他几位作曲老师完成他们的作品创作。

李星文不禁对那些作曲家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深感钦佩。他们能够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内坚持创作,并且展现出一种不创作出满意作品就绝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实在令人赞叹。

虽然在华夏电视台的创作大厅里,累了的话可以稍作休息,但毕竟那里不是自己的家,估计休息的质量也不会太好。

相比之下,李星文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因为他有系统的帮助,才能够如此迅速地完成歌曲的创作。

既然赵经理不在公司,李星文决定直接联系艺人部的经理张晓晓,让她帮忙安排张木来录制这首歌曲。

李星文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按下张晓晓的电话号码。电话铃声响了几声后,电话那头很快传来张晓晓那甜美而又清脆的声音:“喂,你好星文。找我有什么事吗?”张晓晓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李星文定了定神,然后说道:“是这样的,我参加节目写了一首歌,比较适合张木,想请他来唱一下,你看现在方便吗?”

“哈哈,当然方便了。”张晓晓爽快地笑道,“张木一直处于待命状态,我马上安排他去录音棚。”

挂断电话后,李星文心情略微放松了一些。他迅速将自己创作的歌曲重新打印了几份,然后匆匆赶往录音室。

当李星文赶到录音室时,发现张木已经提前到了。不仅如此,张木的经纪人也提前给李星文发了信息,告诉他和张木正在 13 号录音室里等待他的到来。

一见到李星文走进录音室,张木立刻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恭敬的笑容,说道:“李老师,您好!我一定会好好唱这首曲子的。”

李星文微笑着点点头,走到张木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放心,张木,你就放开嗓子唱,不用有任何压力。”

说完,李星文将手中的歌稿递给张木,让他先熟悉一下歌词和旋律。而他自己则转身走向一旁的控制台,开始着手准备这首歌的伴奏。

就在他们各自忙碌的时候,录音室的门突然被人敲响,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原本安静的氛围。

曹亮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到门前,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前几天一起合作过的编曲老师。

这位编曲老师面带微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歉意,他轻声说道:“不好意思啊,不知道有没有打扰到你们工作。我前几天和星辰老师一起合作的时候,真的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技巧。今天听说星辰老师要来这里录制歌曲,我就特别想过来跟着一起学习学习。”

曹亮听了编曲老师的话,心里有些犹豫。毕竟这是李星文的工作时间,他不好自己做主。于是,他转头看向李星文,用询问的眼神看着他,似乎在等待李星文的决定。

李星文注意到了曹亮的目光,他立刻明白了曹亮的意思。当他听到编曲老师是来学习的时候,连忙笑着说道:“哎呀,你太客气了。说学习就太严重了,我们一起协同合作来完成这首歌的伴奏怎么样?”

编曲老师听到李星文这么说,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快步走到李星文身边,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李星文的操作,偶尔还会主动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制作歌曲伴奏的过程中,每一个音符都至关重要,尤其是歌曲开头的那几个音符:“5 3 5 3 2 -”。这些音符的时值和音高是构成歌曲旋律骨架的关键,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整首歌曲的效果。因此,李星文在录制时格外小心谨慎,确保每一个音符都能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在制作伴奏的过程中,李星文还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创意和才华。除了常见的钢琴和吉他之外,他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轻柔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木鱼等,来丰富节奏的变化。

这些打击乐器的声音清脆而悦耳,既不会过于喧闹,又能在每小节的特定位置轻轻敲击,为节奏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

它们就像是音乐中的小精灵,跳跃在旋律之间,给整个伴奏带来了别样的活力和趣味。

一旁的编曲老师目睹着李星文的操作,不禁惊叹连连。他从未想过乐器还可以这样运用,这种新颖的方式让他大开眼界,也激发了他自己在制作伴奏时的更多灵感。

然而,对于这首《送别》来说,仅仅有丰富的节奏是不够的。歌曲的伴奏需要能够完美地烘托出其情感氛围。

毕竟,这是一首充满离别之情的歌曲,那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眷恋是它的灵魂所在。

李星文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在构思伴奏时格外用心。他想到这首歌所描绘的离别场景发生在户外,于是在歌曲的开头,他特意加入了一些风声的音效。

那轻微的呼啸声,仿佛是大自然在为离别的人们叹息,瞬间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孤寂的氛围,为歌曲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方方面面都已准备完成,李星文开始着手对这些制作的片段进行组合。在编曲老师一起的辅助下,历时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这首歌的伴奏。

与此同时,张木也在积极地熟悉这首歌曲。他反复聆听、研究歌词和旋律,逐渐领悟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当李星文完成伴奏制作时,张木已经对这首歌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于是他们立即准备开始录制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