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31章 断刀之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贵州的十万大山的晨雾里,铜鼓声震得露珠簌簌坠落。

刘岳昭按着腰间祖传的嵌金错银腰刀,靴底碾过寨门前斑驳的\"刀耕寨\"石碑。

青石板上还留着前苗民起义时的刀痕,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

\"将军当真要行此古礼?\"随行的粱学钊盯着苗民手中盛满血酒的牛角杯,喉结上下滚动。

百丈悬崖边的祭坛上,九面绣着枫木图腾的幡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新苗王青禾解下银饰叮当的冠冕,这位湖南提督周宽的二夫人,从此多了个女苗王的身份,她露出左耳垂悬着的三枚铜环。

这是百多年前上代苗王与汉官歃血为盟的信物。

她接过巫师递来的青铜弯刀,刀刃在掌心划出殷红的溪流:\"以前官军火烧八寨,今日若再失信...\"

话音未落,寨墙外忽然传来骡马嘶鸣。

刘岳昭猛地转身,看见蜿蜒山道上镇远镖局的旗幡若隐若现。那夜在桔子洲向周宽世问计时,他见过镇远镖局的旗幡。

镖师们护送的货箱漆着\"周\"字徽记,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幽蓝。

他想起半月前沅州码头那场蹊跷大火,三十艘运盐船在烈焰中化作焦炭,偏偏周宽世派来的\"赈灾\"车队能毫发无损穿过火场。

\"此刀传自平苗祖父辈。\"刘岳昭突然拔刀出鞘,寒光惊起林间宿鸟。

刀身映出他眼底跳动的火焰:\"今日当着蚩尤大神——\"

话音未落,刀锋已斩在祭坛青铜鼎上。金铁交鸣声中,半截断刃钉入枫木图腾,震得幡旗上的铜铃叮当乱响。

血酒入喉时,刘岳昭尝到了铁锈味。

青禾将染血的铜环系在他腕上,远处山道上,镇远镖局的骡队正绕过祭祀崖,驮着覆满青苔的盐箱钻进溶洞。

梁学钊低声禀报:\"周提督的人说,这是为通商准备的'样盐'。\"

三日后的合垅仪式上,十八寨头人的血滴进同一只陶瓮。

苗家姑娘的织锦与土家汉子的背篓堆满晒谷场,青禾扶着犁铧犁开第一道土沟时,对岸山崖突然炸开火光。

刘岳昭扑倒身边老苗医的瞬间,铅弹擦着他官帽上的砗磲顶珠,将祭祀铜鼓轰出碗口大的窟窿。

\"抬枪。\"刘岳昭抹去脸上火药残渣,指尖捻着粒未燃尽的粟米火药。

这种湘军兵工厂特制的颗粒火药,上月才配发给湘军远征军的兵营,没想到今天有人把枪弹射向了自己,有内奸是肯定的,有人要嫁祸于镇远镖局。

晒谷场对面,彭胜安的青衣小厮正扶着驮盐的骡马,袖口隐约露出六轮短铳的鎏金扳机。

老苗医的银针在月光下泛着幽蓝,青禾指尖轻抚铜鼓裂口:\"抬枪射程不过百步,刺客当时就在晒谷场西南角的油桐林里。\"

她捻起沾着硫磺的碎布,那是从驮盐骡马鞍鞯下发现的。

刘岳昭的刀刃挑开盐包麻绳,雪白晶盐中赫然混着暗红膏块。

粱学钊用火折子燎过,青烟里腾起甜腻异香。

\"周宽世要运的不是盐!\"梁学钊话音未落,溶洞深处传来骡马惊嘶。

三十七盏桐油灯照亮溶洞石壁,青禾腕间铜环突然发出蜂鸣。

石壁上枫木图腾的纹路,竟与周家货箱暗记如出一辙。

暗河边的盐箱堆里,五匹驮马倒毙在地,口鼻渗出蓝黑色血沫。

\"是箭毒木。\"青禾用银簪挑起驮马舌苔,\"这种毒见血封喉,但...\"

她突然用苗语厉喝,两个苗家汉子按住正欲触碰盐箱的镖师。

月光透过溶洞天窗,照见盐箱表面幽蓝涂料正在缓慢褪色。

彭胜安在沅州码头数着改装火炮,突然接到飞鸽传书。

竹筒里的密信画着残缺的枫木图腾,背面是青禾特有的胭脂印。

他掀开账本夹层,泛黄的地图上标注着刀耕寨溶洞通往昆明的密道。

此时青禾正带着刘岳昭在溶洞潜行,铜环与石壁图腾摩擦出点点火星。

暗河分流处,他们发现了刻着湘军徽记的铁索桥。

桥头石碑积满青苔,但\"咸丰九年督造\"的字样仍依稀可辨。

\"这是当年平苗军的运粮道。\"刘岳昭剑眉紧蹙。

对岸忽然亮起火光,六个苗民装束的汉子正往骡马背上装载特制盐包。

领头的转过身来,竟是三日前在祭祀中献酒的侗寨头人。

昆明马帮总舵的铜香炉腾起紫色烟雾,青禾轻摇孔雀翎折扇。

堂下跪着的马锅头满脸紫胀,咽喉处插着半截湘军特制弹头。

\"周大人的货也敢私验?\"她脚边的波斯地毯上,散落着被割开的盐包。

城外驿道上,镇远镖局的骡队正在更换旗幡。

镖师撕去\"周\"字徽记,露出\"滇南盐政\"的朱红官印。

货箱蓝漆遇水化作青烟,沿途巡查的官兵纷纷掩鼻退避。

而在沅州兵备道的密室里,彭胜安正将特制火药填入铜炮。

青禾站在祭祀崖边,腕间三枚铜环在月色下叮咚作响。

她脚下是周家商队坠崖的骡马尸体,盐箱在深谷中裂成碎片,露出夹层里的洋枪部件。

\"当年汉官给的铜环能打开密道,自然也能锁住贪心。\"

晨雾再起时,新任苗王与湘军将领并肩立在重修的石碑前。

商队铃铛声从官道传来,这次运盐的骡马背上,都系着用断刃铁片打制的辟邪铜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