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89章 李秀才的建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家里多了八个人,实际上没有多少变化。

赵清虎让人,把偏院隔成前后两座,后面的依旧是大丫她们住着,前面的则是琴棋书画四女带着四个婢女住着。

就是苦了顾凌轩,赵清虎给了他一千两银子,单独立账,是供给四女吃喝用度的,不用走公中,他小管家的工作量提升了不少。

许是性子使然,四女日常都不太愿意出偏院。

此外,因为四女的到来,倒是让赵家多了一些丝竹之声。

书香不仅有一手好书法,她也擅长乐器。

古筝、琵琶、玉箫、笛子,甚至是三弦都很熟悉。

惜画则是有一副好嗓子,吴侬软语,让人沉醉。

竹琴除了会乐器外,舞姿也是一绝,能歌善舞。

云棋除了擅长棋艺外,诗词歌赋都能来一些的,而且,她的厨艺非常好,指点几句,谢娘子就做出了不少美味点心。

只能说,不愧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南王的眼光还是可以信任的。

赵清虎在询问了惜画,确定了她没听说过《牡丹亭》,便欢欢喜喜把游园惊梦教给了她们。

此外,《西厢待月》、《莺莺拜月》绝对要安排上。

------

“李秀才让我去一趟?”

咋又请家长了?五郎去李秀才的学堂,也才一个多月而已。

“你惹祸了?”

五郎摇头“李夫子有意让我今年下场考童生。”

“今年就下场?”

赵清虎有点懵,王童生夸赞五郎是读书种子。

顾凌轩也说过,五郎很适合读书。

但是这种事情,不应该循序渐进吗?

就算是五郎过目不忘,天赋异禀,那他的毛笔字,不需要时间练习?

这才多久啊,就可以下场考童生了?

科举若是如此轻松,那古代读书人绝对遍地走,就不是稀缺资源了。

“到底咋回事?”

“儿子也不知道,李夫子也许有自己的考量吧,爹您去一趟不就知道了。”

“好吧,明早我跟你一起。”

翌日一早,赵清虎早早在惜画的侍奉下起了床。

也顾不得吃早餐,喝了一碗豆浆,拿了两个肉包子,便跟着五郎出门了。

李家村不远,距离绿竹村只有两里地,走上十分钟就到了。

“五郎,家里现在有六辆马车,让凌轩每天安排一辆给你,早晚接送你上学。”

五郎有些意外,老爹就陪自己上了一趟学,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

“爹,走过来也不用多久。”

“咱家若是没条件,你走也就走了,如今有条件了,没必要!读书人的气质是要养出来的,刮风下雨,这一路可不好走,没必要因为这个耽搁了。”

“知道了爹。”

学堂内,赵清虎见了李秀才一面。

不得不说,李秀才的理由说服了他。

当晚,赵清虎就宣布了,五郎今年就会下场考童生的事情。

考童生,需要参加县试跟府试。

县试就是县令主持的,也就是宋天赐,他自己出题、自己考核,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就是宋天赐一个人做主。

按照李秀才的话说,五郎条件比其他人优越,因为他有一个七品官的父亲。

五郎的水平,目前来说,考上童生是差一些的,毕竟读书时间还短。

他的知识储备是够的,就是行文造句、书法笔力还有所欠缺。

但是,因为有赵清虎这个七品司农令的父亲存在,这些缺点都能被磨平。

县令大人,看在五郎官家子弟的身份上,是不会为难的,甚至会默许,五郎的排名在县试前五。

而有了这个县试前五,主持府试的知府跟学正,看在两个七品官的面子上,也会给五郎一个童生。

县试第一、府试第一,就不想了,可一个童生名额,绝对能挣回来。

李秀才在科举场摸爬滚打十二年,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的。

每次县试,通过的人数在二十人左右,多一个五郎,宋天赐会在乎吗?

而每次府试,通过的人数大概是五十人,一个童生名额,知府跟学正会在乎吗?

童生又不是什么真正的功名,又不用朝廷奉养,也不用免税免徭役,谁会在乎?

大不了,就是府试的时候,把五郎的名次排在后面而已。

这一点,李秀才认为不用在乎,根本不值一提。

而一旦五郎在今年拿到童生名额,那他就会有一整年的时间,为明年的院试做准备。

不用继续参加县试、府试,直达院试,直接去考秀才,比别人少走两年弯路。

若是五郎学得好,明年顺利拿到秀才功名,还可以跟他一起,参加乡试,去冲一冲举人功名。

虽说,成功概率不大,甚至可以说注定会铩羽而归。

可参加了乡试,跟没参加过乡试,能是一样的吗?

听了李秀才的解释,赵清虎不得不感慨,古代这师徒关系,是真的铁啊。

你要是陌生人,李秀才能跟你说这些?

你自己去碰吧,碰到头破血流,浪费时间,也没人会管你。

虽说,以李秀才的能力跟社会地位,无法给五郎指出一条通天的青云路。

但是,他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最大可能,为五郎谋划、考虑。

赵清虎这个当爹的,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宋天赐给不给面子?

那么多句赵叔白叫了?这又不是徇私舞弊,他凭啥不给过?

不让你把县试案首的名额给五郎,已经是我赵清虎厚道了。

三郎原本还是有些担忧的,经过赵清虎一解释,家里所有人都想通了,也有点懵。

却原来,当官了,还有这么多好处啊。

“县试就在下月初五,也就是十几天时间!县试之后半个月就是府试,到时候要去庆州府的。你们谁能陪着五郎去?”赵清虎道。

“爹,我去,我陪五弟去。”三郎第一个跳出来,他早就想要去府城见识见识,一直没机会。

机会这不就来了,送五郎去府试,这可是他们家的大事情,必须有人陪着。

“算你一个。”赵清虎道。

“爹,你也去?”

三郎听出来了,他老爹也要去。

“不管如何,县试、府试对于五郎来说都是人生大事,我这个当爹的自然要跟着。”

儿子去科举,老爹都不去陪着,这说不过去啊。

想了想,最后赵清虎道:“县试的时候,爹还是不去了,瓜田李下,容易落人口舌!到时候二郎、三郎你们陪着五郎去。等府试的时候,我带着三郎陪五郎去。”

“好的爹!”

“爹,沈老黑今天又来了,问你准备好没?当时你没在家。”大郎道。

“没啥准备的,明天就上山,我已经让你们大堂伯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