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拉什米卡动用了她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如同最敏锐的猎犬,疯狂地搜寻、印证着关于太子妃身孕的蛛丝马迹。重金收买的眼线开始发挥作用,零碎的信息被拼凑起来:含象殿近月来确实频繁秘密宣召一位以妇科和安胎闻名的老太医;太子妃的贴身侍女曾悄悄前往尚药局,领取过几次味道浓重、疑似用于安胎稳神的熏香;甚至有负责浆洗的宫人隐约提及,太子妃近期的衣物腰身似乎略有调整……

所有的线索,都隐隐指向那个让拉什米卡心惊肉跳的可能性。

然而,最关键的一环——太子李琮的态度,却让她捉摸不透。李琮似乎对此事一无所知,依旧每日往返于东宫与朝堂之间,对拉什米卡的宠爱也未减分毫,偶尔还会兴致勃勃地与她讨论些朝中趣闻或东宫庶务,全然不见即将为人父的喜悦或是对太子妃那边突然增加的关注。

这极不寻常。若太子妃真有孕,此等关乎国本的大事,绝无可能瞒着太子。除非……是太子妃及其家族有意隐瞒?他们在等待什么?等待胎象稳固?还是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一举扭转乾坤?

拉什米卡心中警铃大作。她意识到,对手可能正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给她致命一击。她绝不能坐以待毙。

“杜先生,”拉什米卡屏退左右,只留下杜怀信,声音压得极低,“你说……若此时东宫传出些关于太子妃‘德行有亏’,或是其家族‘暗中行巫蛊厌胜之术’的流言……会不会很有趣?”

杜怀信闻言,心中一凛。这是极其阴狠的招数,尤其是“巫蛊”二字,在宫廷中是足以掀起腥风血雨的禁忌。“良娣,”他谨慎地提醒,“此计虽险,然若无真凭实据,恐引火烧身。且陛下圣明,最恶此等无端构陷之事。”

拉什米卡冷笑一声,指尖划过冰冷的瓷盏边缘:“谁说需要真凭实据?流言蜚语,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只要让陛下和太子心中先存下一根刺,让他们对含象殿那边生出些许疑虑,便足够了。况且……”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未必需要自己动手。别忘了,这宫里,看王家不顺眼的,可不止我们一家。”

她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深挖太子妃孕事的真伪;另一方面,开始极其隐秘地散播一些模糊的、指向太子妃及其家族的负面传闻,并不亲自出面,而是借刀杀人,利用宫中其他派系或与王家有旧怨的势力来完成。胎动疑云,瞬间转化为了一场更加凶险的舆论暗战。

就在长安宫闱被疑云笼罩之时,来自遥远南疆的两份紧急奏报,先后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被送入了紫宸殿。

第一份,来自安南都护府。奏报称,盘踞在林邑以南、真腊境内的某一支信奉湿婆神的强大部落,因其商队此前在南海屡遭不明身份的海盗劫掠,竟迁怒于大唐,纠集了数万兵马,北上寇边,已连续攻破两座边境小城,兵锋直指安南重镇骠州!南疆烽烟骤起!

第二份,则来自广州,由市舶司转呈。奏报详细描述了玛丽公主在初步达成技术交换协议后,并未离开,反而积极介入大唐与南海诸国的贸易事务,甚至试图以法兰克王室的名义,斡旋大唐与此次犯境的南疆部落之间的关系。她在奏报中声称,该部落与法兰克有着悠久的香料贸易往来,她或许能说服其退兵,但前提是大唐需在未来的南海贸易中,给予法兰克商人更优惠的待遇,并考虑与法兰克建立更紧密的、针对大食的军事协作关系。

这两份奏报,一为紧急军情,一为外交要务,且都与那位滞留广州的法兰克公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瞬间将朝堂的注意力从后宫疑云拉回到了严峻的边疆危机与复杂的外交博弈上。

李琰看着这两份奏报,目光锐利。南疆部落的进犯,必须坚决打击,以儆效尤,维护帝国在南方的权威。但玛丽公主的介入,却让事情变得复杂。她是在真心斡旋,还是借机抬价,甚至与大食有所勾结?

“众卿以为如何?”李琰将问题抛给了殿内重臣。

主战派将领慷慨激昂:“陛下!蛮夷无知,竟敢犯我天威!当立即发安南、岭南精兵,予以迎头痛击,扬我国威!岂能受一外邦公主掣肘?”

熟悉外交事务的鸿胪寺官员则持审慎态度:“陛下,南疆地形复杂,瘴疠横行,大军征讨,耗费巨大,胜负难料。玛丽公主既声称能斡旋,或可一试。若其能不成而屈人之兵,则省却刀兵之祸。即便不成,亦可借此窥探法兰克之真实意图与影响力。”

兵部尚书则提出折中方案:“陛下,可做两手准备。一面命安南都护府集结兵力,严密防守,并伺机反击,展示我朝决心与实力;一面可允玛丽公主尝试斡旋,但需设定时限,且我朝底线不容触碰。同时,需加强对广州海贸及玛丽公主动向的监控,以防其与大食或其他势力暗通款曲。”

李琰沉吟良久,最终采纳了兵部尚书的建议。他下旨:命安南都护府即刻备战,务必守住骠州,并寻机歼敌;同意玛丽公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斡旋,但要求对方无条件退兵,并赔偿大唐损失,至于贸易优惠与军事协作,需待此事了结后再议;同时,密令广州方面加强对玛丽公主及其随行人员的监视。

南疆的捷报尚未传来,但一场围绕边疆安全与外交博弈的暗战,已然拉开序幕。玛丽公主这朵“法兰西玫瑰”,以其出人意料的方式,再次将自己置于了帝国决策的漩涡中心。

新唐洲,望唐堡。

陈永昌密切关注着南方雨林的战事。据“鹰喙族”和“织网族”传来的最新消息,“山与太阳之子”的大军在雨林中进展极其缓慢,损失惨重,不仅未能找到“迷雾之子”的主力决战,反而因疾病、毒虫和神出鬼没的袭击而士气低落。卡塔克的怒火无处发泄,竟迁怒于那些被其征服、被迫随军出征的边缘部落战士,内部矛盾开始滋生。

与此同时,望唐堡与周边部落的贸易网络却在稳步扩大。除了“鹰喙草”,他们还发现了几种具有止血、消炎或驱虫效果的本地植物,陈永昌都命人小心采集样本,连同孙思邈的研究笔记,一同送回国内。堡垒自身也在缓慢恢复元气,新开垦的田地里,“玉粟”长势良好,带来了久违的丰收希望。

陈永昌知道,暂时的平静是宝贵的。他加紧了堡垒的防御工事,并开始训练一支由当地归附者和唐军混编的小型侦察部队,希望能更主动地掌握周边动态。

索菲娅的简易滑轮组,在经过反复演示和实际应用后,终于以其显着的省力效果,逐渐赢得了部分工匠和督工官的认可,开始在将作监负责的几处大型官营作坊和仓库中小范围推广。虽然阻力依然存在,但变革的曙光已然显现。索菲娅并未满足于此,她开始与李三水探讨,能否将类似的省力机构,应用于矿山提升或农田灌溉之中。

胎动疑云让东宫暗流汹涌,南疆危机与法兰克公主的外交介入牵动着朝堂神经,新大陆在战火与贸易中寻找着平衡,而技术的种子则在帝国的肌体中顽强生长。一切都在动荡与机遇中,等待着下一个引爆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