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继续给她详细地分析着将才和帅才之间的区别:
首先,帅才通常是做局的高手。他们会深入探究事物的规律和人性,善于利用这些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相比之下,将才更倾向于专注于实际事务,他们热衷于钻研做事的技能,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次,将才以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而着称,就像老黄牛一样,是非常出色的执行者。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然而,帅才则擅长通过巧妙地运用手下的人员来达到预期的结果,他们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天生就是优秀的管理者。
最后,谈到管理能力时,将才管理下属的方式往往比较直接,通常采用言传身教的方法,风格简单粗暴。例如,当咱爸担任村长时,他每天都会亲自盯着村民们做事,确保一切都按照他的要求进行。而帅才则更善于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他们倡导下属自我学习,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此外,帅才还擅长处理上下级之间的矛盾,通过巧妙的沟通和协调,保持团队的和谐与稳定。通常情况下,帅才只需要管理几个主要的负责人,就能有效地掌控整个局面。
四、表达能力:
将才在与人交流时,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他们平时相对低调,不太善于主动与人交往,但一旦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会展现出热情和活力。
相比之下,帅才则更善于与他人沟通。他们不仅能够轻松地与各种人建立联系,还特别注重与他人的交流质量。在职场人际交往中,帅才擅长寻找话题,能够迅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对职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
五、个性:
将才的性格具有两种极端。一种是非常内向,老实巴交,不善言辞;另一种则是非常外向,表现得话多且不够沉稳。这种性格特点使得将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显得有些孤僻或过于冲动。
而帅才的个性则讲究中庸之道,注重对事情的平衡技巧。他们不会过于极端,而是善于在各种情况下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帅才的心思通常比较深沉,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六、志向:
将才通常只专注于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对其他事情并不太关心。他们的理想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入钻研,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就像现在的他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追求专业上的卓越。
帅才则更看重自己全方位的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管理能力等。他们希望能够在多个方面都有所建树,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七、征服对手的方式:
将才在面对对手时,通常会采取比较直接的方式,可能会使用蛮力或者一些阴谋手段来战胜对方。这种方式虽然有时能够取得胜利,但也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或不满。
而帅才则更倾向于运用智慧来打败对手。他们会通过巧妙的策略和阳谋手段,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自己的圈套。这种方式不仅更具策略性,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赵欣问:“阴谋诡计我知道。啥是阳谋呢?”
赵达笑着说:“阴谋呢,就是利用欺骗诱导对方上当。阳谋呢,就是光明正大地用计谋,就算对方看穿了也没辙,必须向前冲,这就是阳谋的厉害之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不少。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名得意大将,分别是公孙接、田开江,还有古冶子。这三个人战功赫赫,名声远扬,晏子担心三人功高盖主,建议齐景公杀掉他们,齐景公就把这三位将军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个人两颗珍贵的桃子。很明显这三个人没法平分两个桃子,这时候晏子就出了个主意,要不你们三个人比比谁的功劳大吧,功劳大的人就能拿走一个桃子。于是公孙接和田开江就开始各自报战绩,然后分别拿走了一个桃子。这时候古冶子发现自己没桃子了,等古冶子报出自己的战绩后,公孙接、田开江都觉得自愧不如,就把桃子让出然后自尽了。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况,他羞辱别人,抬高自己,导致别人牺牲,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所以他也拔剑自刎了,就这样,晏子就靠着两颗桃子除掉了三个威胁。”
赵欣讲:“这么看来,用阳谋的人其实是更坏才是真的。阴谋才是光明正大的手段。”
赵达讲:“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汉献帝从董卓部下逃回洛阳之后,曹操亲自赶到洛阳,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开始以皇帝的名义号令诸侯,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地拥有了天下。这一阳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成功掌握了政治军事上的主动权。因为在当时汉献帝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是被天下人认可的,他通过天子这块招牌,名正言顺地招揽了一大批人才。你能说这不是光明正大吗?人家就告诉你我在替天子办事,你不听就是反贼,所以就该杀。”
赵欣讲:“可是历史里并没有这么写啊,只记载了大汉分三国的过程,并没有详细分析这些手段,你又是从哪儿知道这些知识的?”
赵达笑着说:“别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只要可以通过一个故事能明白道理就够了。
我听你的,如果万一他选中我了怎么办?”
“那样不是更好吗?”
“你每次怎么说都你的道理,怎么说都没错。怎么说也等于没说,都是你的理!”
“也就是跟你说才说这么多,你以为我愿意说呀?浪费我多少唾沫星子?”
“你昨晚又出去了?你能不能专心点?有时候我都替嫂子感到不值。”
“我绝不会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
“森林?你还有别人?”
“想什么美事呢?我要是还有别人还能好好活到现在吗?自古才子多风流,不风流枉才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生时,日日与君好。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妃子笑迎枝果到,禄山献媚战刀飞。花自飘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闭月羞花怨,沉鱼落雁愁。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这些都是风流才子的诗句,我也羡慕杜甫,一生只爱一个人,他的那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我也很敬佩,可是我更知道人不风流枉少年!
赵欣:“如果嫂子知道了跟你吵怎么办?”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
“你把这些诗都给我写出来吧,虽然我不喜欢,但是又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
“你看看这多麻烦,假如把那个软件做出来,你就可以无限次地反复听反复看了,也不用再浪费我的唾沫了。”
“对对对,你说得都对,但是现在不是还没有嘛,你就再将就将就吧?”
“你去给我倒杯水不过分吧?”
“只要你写出来,啥都不是问题。”
赵达讲:“这可不只是先后顺序的问题,更是个态度问题,你要是真重视,现在就去倒水了。还用我一遍一遍地说吗?今天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相传,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某天穿着便服去寺庙拜谒。方丈看他衣着朴素相貌平平,非常冷淡随意地说了声‘坐’,又对小和尚说:‘茶’。待两人交谈之后,方丈觉得此人才学非凡不是一般人,就引到厢房,客气地说:‘请坐’,叫小和尚:‘上茶’。随后两人深入交谈,方丈才知道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忙起身恭敬地说:‘请上座’,转身叫小和尚:‘上好茶’。
苏轼走的时候,方丈捧上文房四宝,想让他题字留念。苏轼提笔一挥:‘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和尚看后羞愧得不行,苏东坡这是讽刺他势利眼呢。你说这个和尚做得对不对!”
赵欣讲:“不对,他不应该以貌取人!”
赵达讲:“你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神奇的事?比如某天偶然到了一个地方,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这地方我来过,又好像是在梦里!有一天你遇到这种事,你突然间就会觉得这件事你以前在啥时候遇到过?”
苏东坡也遇到过奇梦应验的事,而且前后隔了很多年。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朋友参寥从吴中来访,二人一起品茗畅聊相谈甚欢。两人分开后,苏东坡有天夜里做梦梦见参寥,还作了一首好诗,醒来后依稀记得其中两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七年后,苏轼赴杭州任职,参寥正好住在西湖的智果寺,寺内有一泓泉水异常甘冷,适合烹茶。寒食过后,苏东坡跟朋友一起去见参寥,大家在智果寺内汲水烹茶。就在饮茶的时候,苏东坡猛然想起,这情景跟他七年前梦见的一模一样,连那首梦里的诗都还记得。当他把梦中的诗句当众念出来时,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赵欣:你还别说,有时候我确实也有这种感觉,明明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东西,可是我总觉得在以前什么时候见过,而且我可以肯定确实见过,那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赵达看着她笑着说道:你也别光顾着傻乐了,你现在倒是给我倒水啊?
赵欣:好的,好的哈哈。只要你能给我写出来,我就是给你捶背,捏腿,按摩也愿意。
赵达这几天都是白天给赵欣默写古诗,晚上十点多偷偷出去跟郑洁雅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