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美利坚合众国,
陈·托马斯(chan thomas)和往常一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准时起床,
他趁着咖啡机正在运作,套上考究的西装,准备随后去参加一个相当神秘的聚会,
看似和往常再无什么区别,
只是门铃突兀的响起,打断了托马斯整理腹稿的思绪。
透过猫眼,两个其貌不扬的秃顶黑色西装老白男站在门前,
托马斯打开房门,面前两人举起自己的证件。
房屋的主人似乎并不害怕面前的证件,持有这些证件的人,他再熟悉不过,即使在他离开空军部门后,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人还是他的前同事。
三人落座,托马斯看了眼挂钟,说道:
“不知cIA找我有何贵干。”
名为鲍勃的cIA探员没有说话,只是从公文包中掏出一本《亚当与夏娃的故事》放在茶几上,
这是陈·托马斯去年自费出版的图书。
鲍勃掏出一沓资料,看着托马斯缓缓开口道:
“陈·托马斯,你的资料上写你拥有电子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可我们没有查到你的母校。”
“而且,我们从你的出版物和经历中能看出你对古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海洋学、冰川学等领域都有研究。”
“当然这不是重点,你曾经,也就是去年,在麦道公司工作,并受邀成为联邦空军雇员,参与过反重力研究。”
“还以‘蓝皮书计划’顾问的身份调查300起UFo目击事件。”
“后来你宣称自己亲眼看见了UFo,并离开麦道公司。”
“然后写下了这本《亚当与夏娃的故事》。”
托马斯抬手打断cIA无意义的废话,并问道:
“鲍勃先生,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说,我一直有遵循保密条例,并在离职后的一年中适当接受你们的监视。”
“如果你接下来要说的还是这些没营养的话,请原谅我恕不奉陪,我还有一个聚会要参加。”
鲍勃抿了嘴咖啡,随后搓了搓手掌,并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说道:“十分遗憾,你可能没办法在调查结束之前离开这里,接下来,我会问你几个问题。”
托马斯扶了扶西装,盘算着对方不简单的身份,只得点头默许。
鲍勃翻开那本书,指着书名问道:
“你这本是科幻小说?你能告诉我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的区别吗?”
托马斯见来者的腰间,胸口都微微凸起,知道来者不善,
但思来想去自己也没有犯过任何禁令,于是稍稍安心,耐心回答起cIA的提问:
“科幻小说有现实的科学结论或推测作为依据。”
鲍勃看出对方的配合,满意的说:“很好,那请问您这本小说的依据来自哪里?”
托马斯说:“打开书本,翻到扉页,那里有对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的致谢。”
“他的‘地壳位移理论’是我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
哈普古德教授认为地球极地上的冰盖,因为长期不对称积累导致地壳变形,并叠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
它大概每年倾斜3度,
当压力突破临界点时,地壳会产生整体滑动。”
鲍勃举起手打断托马斯:“地壳整体滑动,那我们人类会看到什么?”
托马斯摇摇头,眼中流露出恐惧的神色,说道:“大陆会被撕裂,并且发生位移,我们人类能感受到的就是超音速狂风,能撕碎高楼那种,
还有地震,大地就像鲍勃先生晚上跳上的床垫那样的,duangduangduang。”
“地震会伴随火山喷发,岩浆会冲破脆的像蛋壳一样的陆地。”
“随后就是海啸,能淹没一切我们存在痕迹的海啸。”
“当然,我觉得我们并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切,除非是在太空中。”
鲍勃饶有兴致的听完,还提出了一个问题:
“哇哦,真是十分新奇的观点。”
托马斯反驳:“先生,灾变论早在1821年便由居维叶提出,并且和均变论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
“灾变论认为,如今地球的物种大灭绝和生物进化多样性,是由一次次毁天灭地的突发灾难导致。”
“和达尔文的渐进学说有一点冲突。”
“直到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提出,完善了均变论,同时也结合不少灾变论的观点和证据,才平息了二者的争端。”
鲍勃并没有觉得托马斯在嘲讽自己不学无术,反而更好奇的问道:“哈普古德教授有什么证据支持他的观点吗?”
托马斯点头,列举出三个:
“首先是1513年的一份被称为‘皮瑞雷斯地图’的世界地图,如今冰雪覆盖的南极,在当时可是一片较为温暖的大陆。
当时的南极,位于南美洲,后来才滑落到现在的位置。”
“第二个证据是西伯利亚的猛犸象尸体,它保存的十分完善,甚至过于完善了,胃里还有没消化完的草料。”
“第三个就是在我们的哥伦比亚大峡谷,那里是非常明显的洪水侵蚀地貌,哈普古德教授认为当时的洪水足有两万亿立方。”
鲍勃举起一根手指,像孩童提问般问道:“水来自哪里。”
托马斯脱口而出:“冰川,详细点说就是磁场消失时地壳滑动,冰川快速融化。”
鲍勃点点头,并将小说翻到《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中段,灾难发生的那一页,问道:
“按照你的书中所说,哈普古德教授认为的哥伦比亚高原流水侵蚀大概发生在公元前四千年。”
“嘿,那个时候人类可是到处迁徙呢。”
托马斯看着鲍勃,有些恼火,
他们明明调查过,详细了解过,甚至还掌握自己都不知道的资料,却在自己面前装作一无所知,做一些明知故问的事情,
他恨不得用隔壁老约翰的尖头皮鞋狠狠踢他俩的屁股。
但碍于cIA的威慑,他还是解释道:
“灾变论中,并不只有大灾变,那是只有四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的事情。”
“一些相对来说小型的灾变,当然我是说和我书中描述的内容比起来。”
“这些灾变时有发生,比如北极点移动,陨石撞击,火山喷发。”
“近一点的就是1816坦博拉火山爆发,那一整年都没有夏天。”
“再远一点的就是恐龙灭绝。”
“我们的神话中也有迹可循。”
“比如圣经中的灭世洪水。”
“还有东方神话故事中的大禹治水。”
“当然我并不认为那些是神话,当时的人类很可能已经进入城邦时代,或者说已经进入封建时代。”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倒退回新石器时代,并且失去了所有的记载,
幸存的人们只能将这件事口口相传。”
“最终,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变成神话,就成了现在这样。”
托马斯并不认为自己的小说有什么值得cIA亲自上门的地方,
书中的内容虽然有一些科学依据,但为了吸引眼球,他还是加入许多烂俗的情节。
比如说大灾变会每隔7000-年发生一次,
当地球进入宇宙中磁场强度为零的区域时,地壳与内部熔融层的磁场锁定失效,
使得地壳在7天内快速滑动,引发飓风、海啸、极寒、火山喷发和板块位移等灾难。
比如说人类在史前就有高度发达的文明,而且还有五次之多,类似于亚特兰蒂斯,玛雅这些。
托马斯还在书中描绘了地磁反转前的征兆,以及如何进行检测,还虚构了美利坚在格陵兰岛设立的秘密观测站,
不仅如此,为了让小说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更加引人注目,
托马斯还设计了两个剧情:美利坚合众国早已在地底建立秘密基地,并在世界各地设立生态种子库,
他完善了进入地下城的选拔标准,种子库的建设方案,让这些描述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当然,作为曾经参与过UFo项目的托马斯,也并未忘记将自己的老本行加入书中,
大灾变发生之前,外星人已经和人类高层取得联系,提前转移走人类的精英,他们会在灾变结束后,重建文明,
托马斯认为这个创意再好不过,这个年代正是UFo和神秘学的鼎盛时代,
因为两大集团对抗,军备竞赛,航天竞赛,外加社会高速发展,所有人都对这些玄乎的事情极具兴趣。
“可这些都是合理虚构,美利坚有的是这样的小说和电影。”托马斯百思不得其解。
又是一些关于书中内容的问题,鲍勃问的十分细致,要求托马斯说出这些情节的构思过程和来源,
甚至连配角姓名的构思过程都要详细解释。
“够了够了,可以让我休息一会吗?”
托马斯感到十分疲惫,监视和问话他经历过,但如此强度和不知所云还是第一次。
忽然,托马斯好像明白了什么,冷汗瞬间打湿他的衬衫,
“难道,我瞎编的东西,都是真的?”
托马斯抬起头,看着一脸无辜笑容的鲍勃,
还有另一个,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甚至看不清相貌的奇怪的探员。
......
当天下午,一队佛波乐进入陈·托马斯家中,带走了两车的文件,
随后,已经小规模出版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被封禁,
理由是其中引用了书中结合了合众国海军“mAGNEt项目”的地磁勘测数据,并提及冷战时期敏感科学信息。
托马斯被带走后的三天便回到家中,他并没有任何问题被调查出来,身心俱疲的他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小说中的画面:
在加利福尼亚,群山像微风中的蕨类植物一样摇晃;
浩瀚的太平洋向后仰,堆积成一座两英里多高的水山,然后开始向东奔跑,
在一天之内,所有文明的遗迹都消失了,而那些大城市——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达拉斯、纽约——只不过是传说。
......
4100多年前的某一天,竖亥站在漆黑的天地中,也感受到了类似的场景。
注:灾变论是没有证据的“伪科学”,
他们推测下一次大灾变在21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