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上的。
沈家灯火通明,喧闹不止。
周围的邻居也都来凑热闹,大家七嘴八舌的,没去码头的人,也都知道了沈文这趟又搞了票大的。
大晚上的。
除了看电视,也没什么别的娱乐活动。
村里人都爱串门子。
这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整个村子都在议论沈文带着一帮子混小子在无人岛伐木,还真弄回来木头的事情。
“现在沈老三家里热闹的哟。”
“你不去凑凑热闹?”
“咱凭啥去啊。”
“没由头凑上去,那巴结的太明显。”
“嗐,谁能想着,沈老三还能翻身。”
“那话怎么说的,成也萧何败萧何,现在沈老三家,是败也阿文,成也阿文。”
“玛德,你还怪会说,这话你该挡着沈老三的面说,他肯定乐意听。”
“沈老三会不会又重新干村主任?”
“沈老三到现在还不出去干活,我看就是想回来干村主任。”
“我看悬。”
“就算沈老三想,连蚌也不会乐意,现在多爽,独揽大权,哪会让沈老三回来。”
“沈老三回来挺好,他在的时候,还能给村里办点实事。”
村里人聊得热火朝天,看到有人骑自行车过来。
“谁来了?”
“是绣汶,后面还载着人……哟,是安全。”
“安全这就回来啦?”
“在派出所没受委屈吧?”
村里人就跟闻到腥味的猫一样,纷纷凑上来,张绣汶本来是使劲蹬自行车,想要快点过去的。
结果事与愿违。
李安全硬着头皮,挤出一丝笑:“没有受委屈。”
“在里面该吃吃,该喝喝。”
他低着头。
不去看村里人的嘴脸,即便是不看,他也能够想象得到。
村里人都在看他笑话。
把他当个笑话。
他也知道,等回到家里,会是个什么情况。
但即便是有心理准备,可还是很难受,只想逃避。
张绣汶骂道:“都闲的没事干是吧,赶紧让开。”
“别找骂。”
“老娘心情不好。”
她骂骂咧咧的,让人闪开,骑着自行车过去。
等她走远,村里人指指点点。
“跟谁耍横呢。”
“看起来没少花钱,这么快就被放出来了。”
“听说花了这个数。”
“这么多?”
“要不然能这么快放出来啊。”
“要说张绣汶儿子也跟着阿文,也不至于被抓了吧。”
“嗐,可不是。”
“这话你刚才怎么不说。”
“你去说,看看张绣汶挠不挠你。”
大家嘻嘻哈哈。
其实村里的八卦不多,现在也就阿文带着人去无人岛伐木,还有李安全被抓这两件事情。
要分开来看,也没啥。
但偏偏这两件事情凑在一起,可就有聊头了。
人啊。
就怕比较。
人比人,气死人。
……
天擦黑,货车来到了木雕厂门口。
沈文下车,给保安递了根烟,说道:“劳烦通报一声,来送木材的。”
“有预约吗?”
“有,我叫沈文。”
保安立刻去了电话,没多久,陶总带着老师傅出现在门口,还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后面还跟着不少工人。
“阿文,你可是让我好等啊。”陶总走出来,抓住沈文的手:“你要是不来,我都要去海里找你去了。”
沈文意外:“陶总,我这也没迟,说了今天会到。”
陶总“嗐”了一声,说道:“这事怪我。”
“我这昨天喝多了,给几个朋友装比,说收了一棵黄花梨。”
“结果今天就有好几个大客户直接找上门来,说要订物件。”
“那几个客户今天没看到黄花梨,明天还要来,我要再不拿出来黄花梨,那几个客户就要赖着不走。”
“都想搞一套,生怕被别人抢了。”
现在明面上,基本上没有黄花梨原木流转,也难怪会这么抢手。
沈文笑道:“陶总,这样的话,那咱们抓紧办正事。”
“卸货吧。”
“黄花梨就在最上面,用雨布盖着。”
他说完。
老师傅第一个爬上车,别看年纪大,但手脚还挺麻利,掀开雨布,仔细的看了看:“是黄花梨。”
“快上来几个人。”
“别用机器,人力搬下去。”
工人们赶紧凑上去干活。
很快。
黄花梨就放在了托盘上,送到了车间,老师傅亲自上手检查,其他工人也都围着看。
这可是黄花梨。
不多见。
他们这些做木雕的,黄花梨算是一顶一好的木材,以前的老师傅还碰过,有些年轻的,只能听老师傅说。
今天,可算是见了真章。
其他木材也都很快卸下来,有工人去检查情况。
沈文跟着陶总来到办公室。
坐着喝茶。
喝了两杯茶,沈文肚子咕咕叫。
“阿文,怎么了?”
“没事,饿了。”
“饿了?你没吃饭就来了?”
“这不是想着陶总在等,就抓紧赶过来,没顾得上吃饭。”
“哎,是我考虑不周,走,咱们去食堂吃饭。”陶总起身,说道:“别去食堂了,我打个电话给酒楼,咱们过去就能喝上。”
沈文摆手:“陶总,不用那么客气。”
“不瞒你说,我家里有约。”
“这不是兄弟们跟着我在无人岛干活,辛苦好几天,今天都跟着回来,晚上就约着一起庆祝庆祝。”
陶总倒了一杯茶:“那行,那这酒记下,下次喝。”
又喝了一杯茶,老师傅走进来,说道;“木头没问题,黄花梨也很不错。”
陶总问道:“有多不错?”
老师傅:“这……”
陶总说道;“照实说,夏总的小兄弟,也是我的小兄弟。”
刚才他犯了个错误。
说黄花梨抢手,其实是漏了底,沈文但凡不讲究点,完全可以坐地起价,但从始至终,沈文都没有说什么。
老夏说的真没错,这小子是真不错。
人家实在,他也不能不厚道。
老师傅听陶总这么说,心里也有数,说道:“无论是纹路和油性都是上等,比我预料的要重,心材估摸着得有一百三十五公斤。”
“两万五。”
听到这个数,沈文心里是相当满意。
陶总想了想,说道:“两万五不好听,凑个整吧,两万七,一斤一百块。”
沈文:“陶总,你这太客气了。”
陶总摆摆手:“我不吃亏,进价高,卖的价自然也不会低。”
“再说了。”
“你这饿着肚子过来给我送货,我也得表示表示。”
沈文笑:“那我这肚子饿的可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