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半个小时,陶总放下手里的笔,说道:“就这些吧。”
沈文拿过涂画过的照片,说道:“一共是三十五个,没错吧?”
陶总点点头,说道:“价格我也都写在了照片背面,还有切割要求,最重要的是不能泡水。”
沈文说道:“没问题。”
他粗略的算了算,陶总给的价格有高有低,但最低也没有低于一百的,最高的价格有两百,单单只是这些木头,就有大几千。
沈文收拢照片,看陶总还拿着个照片盯着看,问道:“陶总,还有什么问题吗?”
陶总说道:“我看这棵树,有点不对劲。”
沈文走过去看,发现是他和方悠悠走到树林里面发现的那棵树干笔直被杉木压着的树,当时方悠悠还说这棵树没准很值钱。
夏西洋也好奇的过来看,问道:“老陶,哪里不对劲?”
陶总说道:“感觉像是黄花梨。”
沈文一愣。
夏西洋也说道:“不会吧,咱们这边还有黄花梨?”
陶总说道:“所以我才说不对劲啊。”
“说实话,我也没怎么见过原木。”
“这样……我找个老师傅来看看。”
沈文点点头。
自无不可。
陶总拿出大哥大,打了个电话,说了几句话,说道:“是我厂子的老师傅,他专门负责这块。”
等了十几分钟。
人来了。
是个老头,拿过照片看了看,不由得眼睛放光,说道:“陶总,是黄花梨,确实是黄花梨!”
“还是一棵成年树。”
“这么一棵黄花梨,少说也得生长了五十多年。”
“这怎么倒了。”
“哎哟哟,上面还压着杉木。”
老头说着话,语气很是心疼,赶紧问道:“在哪发现的?”
陶总说道:“这位是阿文,他在无人岛上伐木时发现的。”
老头意外:“咱们这边的无人岛?”
沈文点点头,简单把情况说了说。
老头一脸羡慕的说道:“在咱们无人岛能发现黄花梨,这简直是撞了天大的运气。”
沈文问道:“这么一棵黄花梨,能卖多少钱?”
老头看向陶总。
陶总说道:“该多少就说多少。”
老头问了问黄花梨的大小长度。
沈文当时也只是用肉眼看了看,给出了大概的情况。
老头说道:“我看这棵黄花梨已经干燥的很厉害,估计心材能有个一百公斤就算是不错的了。”
“现在野生的黄花梨,基本上已经没有。”
“人工的也不多见。”
“最低也得个一万块,具体的得看到实物来判断,纹路和油性等等,如果够好的话,两三万也很正常。”
陶总点点头,说道:“阿文,你也听到了,这棵黄花梨卖不卖?”
沈文点头:“卖。”
虽然现在黄花梨的价格没有后世那么离谱,达到天价,但已经很高,有了这么一棵黄花梨,无人岛砍伐树木忙活这么多天,也能赚不少。
老头赶紧又说了些注意事项,绝对不能泡水,尤其是海水,还有就是不要浪费,即便是边角料也是可以做点小东西。
比如树瘤或者结疤的位置,这些部位纹理奇特,没准价值更高。
还有树根,树根也是好东西,可以制作根雕或者茶台。
等老头停下来,陶总让老头先走。
再这么说下去,他做生意的那点底,都抖的差不多了。
等老头走后。
沈文把照片一一收好。
夏西洋看到正事谈完,让服务员上热菜。
沈文起身倒酒。
按照朋友来说,在场他年纪最小,在生意场上,他也是乙方,于情于理,这倒酒的活都是他的。
“谢谢陶总,你要的货,后天就能送到。”沈文举起酒杯:“我敬你一杯。”
虽然没有合同。
只是大家的口头约定,但他觉得问题不大,尤其是有黄花梨压阵,陶总是不可能出尔反尔的。
忙活这一趟,不至于赔本赚吆喝,还能够赚一笔,沈文还是很高兴的。
一杯酒下肚。
陶总也举杯,说沈文运气好,跑无人岛伐木都能发现黄花梨。
“陶总,这可不光是运气好那么简单。”夏总把沈文如何去无人岛伐木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陶总,说道;“我这小兄弟肝胆的很。”
“对朋友厚道,才有了这样的运气。”
一顿酒,喝的是宾主尽欢。
沈文本来就能喝。
重生回来以后,他发现自己更能喝了。
至少没在夏西洋和陶总两个老总面前露怯,你来我往的,临走的时候,借口去商厕所,提前去结了账。
下楼。
夏西洋结账,告知已经结账。
送走陶总,夏西洋说道:“我组的局,你着急结什么账。”
沈文笑道:“应该的。”
夏西洋抬手点了点他,话锋一转,说道:“你真不打算跟我混,来我这边,直接上任市场经理。”
沈文说道:“夏总,我这整点木头来卖,都需要你牵线搭桥,要没你的话,我啥也办不成。”
“您就别抬举我了。”
“我真不是那个。”
夏西洋无可奈何,让秘书扶着坐进车里,又放下车窗,说道:“看到那个楼没有,那边的酒店,有公司长期包的房间。”
“你过去住。”
说着话,秘书递给沈文一张卡。
沈文没客气。
这顿酒喝的有点晚,虽然找车回去也能找,但折腾下来估计都得后半夜,他本来就打算在这边随便找个旅馆对付一宿。
看夏西洋都把卡送到他手里,他还找什么旅馆。
好好享受一下吧。
走路到大楼下。
坐电梯。
上楼。
开门。
刚洗好澡出来,沈文听到有敲门声,走过去还没开门,就看到门缝里塞了不少的小卡片。
拿起来一看。
往垃圾桶里一扔。
算了。
早点睡吧。
明天还有一堆事情要忙活,就不吃鸡了。
……
第二天一早。
沈文起床时,天蒙蒙亮。
酒店里有早饭,但还没准备好,沈文也顾不上吃,去客运站做第一班车。
回到镇上,市场已经很热闹。
徐杰也在,看到沈文过来,非常殷勤,请沈文吃早餐。
沈文也没客气。
现在是木材厂缺原料,他可以供应。
至少在表面上看,他是帮着木材厂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