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虎头奔驰在高速路上疾驰,引擎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陆青山透过车窗,看着一路掠过的山川河流,心中五味杂陈。
从深圳到京城,这条路他们已经走了好几天。每到一个大城市,陆青山都会要求停车休息,然后找个地方给家里的厂子打电话。
“青山,你这几天怎么样?”电话里传来林月娥温柔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思念。
“还好,就是有点想家。”陆青山握着话筒,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厂子那边怎么样?”
“一切都好着呢。大家都在认真干活,订单按时交付,账上的钱也够用。”林月娥顿了顿,“就是晓雪天天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说。”
听到女儿的名字,陆青山心里一暖:“告诉她,爸爸很快就回来了。这次出去,意外赚了不少钱。”
“赚了多少?”林月娥好奇地问。
“回去当面跟你说。”陆青山笑了笑,心想这个数字估计要把老婆吓晕过去,“总之,以后咱们家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你别吓唬我啊。”林月娥嗔怪道,“知道你在港岛能赚钱,但也不能吹牛。”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陆青山听着老婆的声音,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去。
挂断电话,陆青山转头对陆青军说:“加快速度,我想早点到家。”
“二哥,你也太心急了。”陆青军在副驾驶座上咧嘴笑道,“到了京城还得先去工地看看大哥呢。不过咱们在沪市多待两天吧,我听说这里的生意很好做。”
“先去看看再说。”陆青山点点头。
沪市的繁华程度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当陆青山来到证券交易所门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哭笑不得。
几十个人排着长队,在交易所门口等着购买股票认购证。队伍从大门一直排到了马路对面,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焦虑。有人甚至带着小马扎,摆明了要在这里耗上大半天。
“我靠,这就是内地的股市?”陆青军指着队伍,难以置信地说,“怎么跟港岛差这么多?在港岛,我们一天交易几十亿港币,这里的人为了买张纸片排半天队。”
陆青山没搭理弟弟的大惊小怪,而是静静观察着这些排队的人。有年轻的工人,有中年的干部,甚至还有几个老大爷拄着拐杖在队伍里。每个人手里都紧紧攥着钱,眼睛盯着前面的队伍,生怕有人插队。
“师傅,这认购证一张多少钱?”陆青山走到队伍旁边,询问一个排队的中年男子。
“三十块钱一张。”那人头也不回地答道,生怕一分神就被人插队,“但是能不能中签全看运气。我已经排了三个小时了,前面还有二十多个人呢。”
“中签率高吗?”
“高个屁!”那人语气激动起来,“一百张认购证里能中个三五张就烧高香了。但是没办法,万一中了呢?听说上海石化一旦上市,至少能涨十倍!三十块钱变三百块,这买卖划算啊!”
旁边一个大妈接话道:“就是就是!我家老头子昨天夜里两点就来排队了,现在还在前面站着呢。腿都站麻了也不敢走,就怕丢了位置。”
陆青山听了,心中感慨万千。港岛的股市每天成交量都是几十亿港币,而这里的人们为了一张三十块钱的认购证都要排队几个小时。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啊。
“青军哥,你也来买认购证吗?”突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陆青山和陆青军回头一看,竟然是青军之前在京城认识的一个朋友小赵。这家伙正端着一个搪瓷缸子,里面装着茶水,看起来也是排队大军中的一员。
“小赵?你怎么也在这里?”陆青军有些惊讶。
“嗨,别提了。”小赵苦笑道,“听说这股票赚钱,我就请了假过来试试运气。排了一上午了,腿都快不是我的了。”
陆青军在旁边嘀咕:“这要是在港岛,人家一天能买卖好几回,哪用得着这么遭罪。”
小赵听了眼睛一亮:“青军哥,你们去过港岛?真的假的?那可是传说中的地方啊!”
“去过,刚回来。”陆青山随口答道。
“厉害了我的哥!”小赵竖起大拇指,“港岛什么样啊?听说那里遍地是黄金,随便做点生意就能发财。”
陆青军忍不住了:“黄金倒是没看见遍地都是,但是我们确实发了点小财。”
“多少啊?一万?两万?”小赵好奇地追问。
“咳咳。”陆青山轻咳两声,制止了弟弟继续吹嘘的冲动,“阿强,咱们不在这里停留了。直接回京城。”
“好的,陆先生。”阿强立刻发动车子。
小赵看着他们上了那辆豪华轿车,整个人都懵了。等车子开走了,他才回过神来,对旁边的人说:“我去,青军哥这是真的发财了啊!那车我在电视上见过,得值好几万块钱吧!”
沪市的经历让陆青山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内地的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港岛相比差距巨大。但这也意味着机会巨大。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会变成像港岛那样的金融中心。
两天后,黑色虎头奔驰终于驶入了京城的街道。熟悉的胡同,熟悉的四合院,还有熟悉的北京话,都让陆青山感到格外亲切。路上的行人看到这辆车,纷纷停下脚步指指点点,有些小孩甚至跟着车子跑了好几步。
“二哥,咱们先去哪里?”陆青军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兴奋地问道。
“先去工地看看。”陆青山说,“大哥应该在那里。”
车子在一个正在装修的大楼前停下。这是陆青山在京城投资的商业项目,目前正在内部装修。
刚下车,陆青山就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陆青原正站在脚手架旁边,仔细检查着工人的施工质量。虽然已经是中午时分,但他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还时不时弯腰检查地面的瓷砖铺设情况。
“大哥!”陆青山大声喊道。
陆青原转过头来,看到陆青山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青山!你们回来了!”他快步走过来,上下打量着弟弟,“气色不错啊,看来在港岛过得挺好。”
兄弟仨紧紧拥抱在一起,陆青原拍着陆青山的肩膀:“瘦了不少啊,这段时间辛苦了。”
“还好,就是想家想得厉害。”陆青山笑着说,“工地这边怎么样?”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陆青原指着正在装修的大楼,语气中带着自豪,“预计再有两个月就能完工了。到时候租出去,每个月的租金收入就相当可观。而且我已经有几个客户在询价了,都是做大生意的主儿。”
陆青军走过来,好奇地问:“大哥,这楼能租多少钱?”
“按现在的市价,每平米每个月至少能租八块钱。”陆青原算了算,“整栋楼三千平米,一个月一层就是两万四千块钱。”
“一个月两万四!”陆青军张大嘴巴,“一年不就是二十多万吗?”
“是啊,所以我说这投资很值。”陆青原笑着拍拍弟弟的肩膀,“青山眼光好,选的位置绝佳。再过几年,这一带肯定是京城的商业中心。”
陆青山在工地转了一圈,对施工质量很满意。他知道大哥做事向来认真负责,这个项目交给他管理,自己可以完全放心。
“对了,大哥,二姐她们什么时候回来?”陆青山问道。
“大姐和大姐夫正在办手续,应该这个月底就能回来。”陆青原说,“老三在正定上班,爸妈和二姐、小雨都在家等着你们呢。接到你的电话,听说你们要回来,妈这几天天天在家准备好吃的,昨天还特意去买了只老母鸡。”
“那咱们赶紧回家吧。”陆青山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我都想死他们了。”
三兄弟正聊着,突然听到工地外面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陆青山转头一看,原来是阿强在提醒他们该走了。
“大哥,你跟我们一起回家吧。”陆青山说,“反正今天也是中午了,工地的事情下午再说。”
“好,我也想回家看看。”陆青原点点头,然后好奇地看着那辆黑色轿车,“你们这车真气派啊。在京城能开这样的车的人,绝对不超过十个。这得花多少钱啊?”
陆青军得意地笑了:“大哥,这还不算什么。你要是知道我们在港岛的经历,保准吓你一跳。”
“哦?说来听听。”陆青原上了车,摸着真皮座椅,“这车坐着真舒服,比我们厂里的吉普车强多了。”
“这个…”陆青军看了看陆青山,“还是让二哥跟你说吧。”
陆青山笑了笑:“回家再说。这些事情,和爸妈一起说吧。”
车子启动,向着陆家的四合院驶去。陆青山透过车窗,看着京城熟悉的街景,心中既兴奋又忐忑。这次回来,他不再是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而是身家十几亿港元的富豪。但在家人面前,他永远都是那个陆青山,那个他们疼爱的儿子和弟弟。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父母姐妹,陆青山的心跳都加快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