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与徐孝之前来道别后,郑威也带着他的人,来同赵予书辞行。
一路的相处,大家也都有了感情。
三伙人聚在一起,又痛痛快快喝了场酒。
临行前,赵予书把他们叫住,拿出了银票,给他们每人三百两:
“先前说过,你们的钱放在我这,如果我赚了就给你们分红,如今这些正是红利。”
王大和徐孝之下意识就想推辞,赵予书道:
“商队这一路能这么顺利,多亏了二位大人的官威庇护,才让那些宵小之辈没敢太过放肆,两位大人就不要推辞了。”
其实她能走到现在,全靠着赵予书自己的商队日益壮大,就连郑威的人都是靠着她组建的护卫队才躲过了几次危机,王大和徐孝之并没有帮上太多忙。
但在帮赵予书脱离罪犯身份一事上,两人的确是起到了作用的。
王大收好了钱,神情有些激动,这么多银子,他就是一辈子当差也赚不来。
“三小……不,赵公子,你这个朋友我王大交定了!以后你要是成了犯人,尽管来找我……”
“怎么说话呢!”郑威粗眉一挑:“王大人,你就不能盼点好的?”
“你瞧我这个嘴。”王大对赵予书道:“是我说错了,别见怪。”
郑威语重心长道:“王大人,这次有了钱,你回京城换个房子,置几亩地,好好过日子吧,可千万别再赌了。”
王大哈哈笑道:“好,我不赌了,再也不赌了,徐大哥,以后你就负责看着我,再见到我进赌坊,你打断我的腿。”
郑威对赵予书的银票倒是没推辞,很利落就接了,举着酒杯道:
“不愧是我的好兄弟,赵老弟,你下次去哪走商,我看看安排时间,争取咱们还一起。”
赵予书说:“我不走了,以后就在边北扎根。”
“嗯?”郑威吓了一跳:“你说什么?该不会我喝多了,耳朵听瞎了吧?”
赵予书:“三爷,你没听错,我要留在边北,以后就在边北做生意。”
“这怎么能行?”郑威一拍桌子:“赵老弟,你糊涂啊,边北自己人都快穷得吃不上饭了,怎么可能买你的东西?”
赵予书抿了口杯中酒:“三爷无需担心,我既然要留下来,就自然有我的办法。”
-
三十车粮食,解了边北的燃眉之急。
但将士们吃不饱的问题刚解决,冬天就到了。
一场寒凉的秋雨过后,边北彻底降温,迎来了寒冬。
军营,刚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又开始面临衣服不防寒的难题。
对于边北的将士来说,冷,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
每年冬日降临的时候,因为气候过于寒冷,无声无息死在睡梦中的将士都有数千人之众。
第一场寒霜降临的时候,将士们默默地裹紧了单薄的盔甲,在心中虔诚地祈祷着,希望这次的寒冬能温柔些,别再像去年一样,冻死那么多的人了。
就在这时,赵予书的民生衣服铺正式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店门口燃放了爆竹,用来吸引百姓注意。
然而路过的人却只是冷淡地看了一眼就继续赶路,一点停留的意思都没有。
不过年不过节的,谁会花钱去买新衣服?
开铺子的老板真是愚蠢至极,估计铺子开不了几个月,就得像之前那些店一样倒闭。
百姓们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是过路,连进门看看的意思都没有。
就在这时,千家子手里拿着个铜锣走出来了,边走边敲,边敲边喊。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瞧一瞧看一看啦。”
“为了庆祝我们民生衣服铺开业大吉,今天免费发放棉衣二十件,进店即可领取,先到先得。”
刚要走过这一处的路人抬起的腿定在了半空,而后猛地一个转弯,看向了千家子的方向。
“免费送衣服,当真?”
千家子笑得一脸和善:“我的话落在地上就是一个钉,那还有假?”
问话的人立刻抬腿就朝店里冲。
不需要新衣服?笑话!
不花钱的东西,傻子才不喜欢!
很快,二十件崭新的棉衣就被人抢光。
但其余人一听说免费送的棉衣没了,就立刻转身离开了店铺。
一个要打算买衣服的人都没有,就连问价钱的人都没一个。
小鹤忧心忡忡道:“边北的人也太吝啬了,看起来情形不太妙啊。”
赵予书面色淡然,对今天的情形早已料到。
但她并不担心。
“既然今天没什么人,那大家就别在这浪费时间了,千家子,你把铜锣放下,去后面的书房,小鹤,你也别干站着,叫上黑虎、黑豹去跟千家子识字。”
与此同时,一个因为爱看热闹,恰好及时领到了免费棉衣的幸运百姓二牛回到了家中。
赵予书发放的衣服是最耐脏的黑色布料,款式是个无袖背心,男女都能穿。
二牛把这衣服捏在手上看了看,只觉得又轻又薄,根本没有厚度,眼中露出嫌弃:
“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谁会大冷天穿没袖子的衣服?”
这破东西,别说跟那些缝补了野兽毛皮的冬衣比,就是跟普通的秋衣比都比不了。
但毕竟是冬日,衣服不嫌多,二牛嫌弃完,还是随手套在了身上,穿在外衣里面。
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脱下来。
第二天早上,二牛早早地起了,只觉得昨晚的一觉睡得格外舒服。
他走出房子,隔壁的邻居嘴里冒着白气跟他哆嗦着说话:
“今年冷得可真快啊,昨个一晚上,天就又凉了不少,今天早上起来,我家鸡都冻死了两个。”
“冷?”二牛愣了下,往外走了两步:“今天很冷吗?我感觉还好啊,好像比昨天还暖了些。”
“比昨天暖?”邻居瞪大眼睛,伸手去摸他额头:“你不会是冻傻了吧,说的什么胡话?”
二牛躲了下,邻居的手没来得及收回,落在了他胸口。
“咦?”邻居疑惑地看了看他:“你身上穿的什么,怎么这么软乎?”
“我身上?”二牛又是一阵茫然:“也没什么啊,就是几件衣服,还有昨天……”
他忽然顿住了,猛地把外衣扯开,露出里头免费领的那件马甲。
邻居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什么布料,怎么看着跟我们的衣服都不一样?”
二牛没回答,而是迅速地把马甲脱了,紧接着,仿佛有一块寒冰,忽然就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猛地打了一个哆嗦,又立刻把马甲裹好。
冰冷刺骨的感觉立时消退了下去。
他也是在这时才感觉到,只有马甲护住的前胸后背是不冷的,他的双臂和双腿还是在面临着刺骨的寒意。
这……
二牛忽然跑回家,翻箱倒柜,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又对邻居道:“狗蛋,你快把你家的钱都拿上,我带你去买衣服,咱们今年有希望不被冻死了!”
同样的事情,二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在发生。
穿着马甲的妇人,惊奇地发现自己一着凉就疼的肚子,头一回在冬日的夜里不疼了。
套着马甲的孩子,硬是在浑身上下只有这一件衣服的情况下,熬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夜。
“赵老板,开门啊!快开门!”
二牛带着一脸茫然的狗蛋跑到民生衣服铺,才发现这里早已经被人围满了。
大家都比他更急,更热情,激动地叫喊着,希望商铺能尽快开门。
赵予书等人过来,看到的就是铺子被近五十个百姓团团围住的场景。
小鹤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些被带走的瓜洲难民又回来了?”
赵予书道:“不是难民,你听这些人说话时的口音,他们全是边北当地人。”
千家子不知道从哪弄出来把扇子,摇晃着折扇故作高深:
“这样一来,以后主子的衣服就不愁卖不出去了。”
他扇了两下,冷空气一股股钻进领口,千家子自己把自己冻着了,他哆嗦了一下,又把扇子默默收回了袖子里。
赵予书命人打开商铺大门,百姓们一股脑冲了进去。
“我要买衣服!”
“我也要买衣服!”
“赵老板,你这衣服怎么卖的,到底要多少钱,只要你说个数,就是倾家荡产,我们也一定想法子给你凑!”
军营里的将士有着强健的体魄,尚且会在寒冬中活活冻死,更何况是些普通百姓。
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会送死一两个老人跟孩子,基本都是百姓们默认的丧事了。
但今年,赵予书的棉衣给了他们意外之喜,这种又轻薄又软乎,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却意外的抗寒的衣物,让他们看到了熬过这个冬天的希望。
百姓们纷纷拿出了自己能拿得出来的全部积蓄,他们想买的哪里是衣服,他们想要的分明是活过这个冬天的机会!
对于今天的盛况,赵予书早有准备,她示意千家子拿出一块牌子,只见上面写着:
“棉衣20文钱一件,棉裤30文钱一条,棉鞋30文钱一双。
马甲十文钱一件(需用户籍登记,每户限买五件)。”
不知道价钱的时候,百姓们都十分忐忑,在他们心中,这种神奇的衣物,老板肯定会漫天要价。
所以在看到远远低于他们想象的价格后,大家都兴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