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与裴寂实际上脱不了关系,和裴寂在背地里乱挑唆有直接关系。
说起来李渊也挺可怜的,发妻窦氏没有坐上皇后之位就去世了,女儿平阳昭公主在武德六年也去世了。
武德九年又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两个嫡子全家老小都死在这场政变当中,他也被赶下皇位。
他刚开始也不甘心,可后来也只能认命了,他的那个二儿子也不是一般的有手段。
没有几天就平息了乱局,还和突厥的颉利可汗签下渭水之盟,三年后就一雪前耻,把东突厥彻底打败了。
这几年大唐正在休养生息,他也知道这次打败东突厥他的这个孙子功不可没,他知道这个孙子有本事。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孙子比李二那个逆子还有本事,看看琉球的建设和手里的军队,还有那巨型大铁船。
这个孙子绝对逆天,无论是军事造诣还是内政管理,都不差于李二那小子,李承乾和李泰就是帮一起都不是这个孙子的对手。
李渊知道那弟兄俩在长安争夺皇位,李渊来到琉球一看就知道那哥俩没有机会了,因为李中正太逆天了。
李渊知道李中正已经灭了四个国家了,尤其是高句丽和新罗、百济,就他做皇帝的时候也想灭了这三个国家。
他们李家能得到天下,高句丽居功甚伟,隋炀帝杨广三次大败于高句丽他们李家才有了机会。
隋炀帝加上他和李二三任帝王没有完成的东征大业,李中正几个月就完成了,就凭这一点李中正就该坐上皇位。
李渊为自己有如此优秀的孙子感到高兴,也为当年派人保护王氏而感到骄傲,当年这个孙子差一点就折损在他手里。
李渊也原谅李中正当年杀死李元吉的长子李承业了,那事怪李建成和李元吉,李建成就这样的胸怀他就不配做太子。
大人之间的事情不要影响了孩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千不该万不该怂恿孩子们一起针对李二的孩子们。
也就是因为这次才彻底激化了矛盾,直接就是不死不休了,李二心想真让你李建成做了皇帝我们一家必须得死。
李渊知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主要就是想活着,但是李渊觉得李世民千不该万不该把他的那些侄儿和侄女全部杀了。
当年李世民也不想杀,可他也不得不杀了,他要不把那些孩子们都弄死,那些跟着他造反的人肯定不干。
人家冒着九族消消乐的风险跟着你造反,造反成功后你当了好人,给人家留下祸患。
万一那几个孩子将来成了气候,那些人一家老小就死定了,毕竟太上皇还活着,能不能彻底掌控局势还是未知的。
李渊总感觉离开长安之后,整个人都变得非常轻松了,心情也比以前要好的多,吃饭喝酒也比之前更有味道了。
尤其是来了琉球,他跟着程咬金和李靖,还有他的亲家虬髯客一起出海捕鲲,也跟程咬金用大炮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