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当第一缕晨光还未穿透浓重的雾霭时,峡谷中已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贺靖安早早地就从帐篷里钻了出来,一颗露珠刚好滴落在他的脸上,然后顺着他的脸颊流到他的嘴角,贺靖安伸出舌头,将这天赐之物舔入嘴里,感受着这份清冽。
这露珠的滋味让他想起儿时的味道,他的眼神有些复杂,带着凝重,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张。
他站在原地,缓了一缓神,将目光投向远方那片晨光还未照亮的地方,那里藏着不明的危险和挑战,随时准备将他们吞噬。
而他的身后,是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此刻他们还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不远处,汪白仁也已经出来,两人打了个招呼,便一起去检查装备的抬枪,要求射手确保其性能正常。士卒们熟练地拆开抬枪,用油布擦拭枪膛,再装填火药与弹丸。长期的训练,这些动作已经成为了肌肉记忆。贺静安部使用的抬枪是萧有和从全军收集,经工匠改良后,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抬枪。(《李秉衡奏山东机器局造成坚利远后膛抬枪片》 :其中提到抬枪 “释放可及四里之远”。)
贺靖安看着士卒们忙碌而专注的身影,心中的忧虑逐渐消减,他沉声说道:“兄弟们,今日这一战,关乎你我生死,关乎捻太联军的存亡。待会儿听我号令,定要让这抬枪发挥出最大威力!”
士卒们应声如雷,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时间缓缓推移,日头渐高。贺靖安站在峡谷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峡谷高处的消息树。
终于,消息树倒了。
紧接着信号手传来旗语。
“清妖前锋哨探发现防御阵地。”
贺靖安心心脏立刻一缩,这是他们预设的阻击阵地,也是他们赖以完成阻击任务的关键,现在被敌人发现了,他们会捣毁阵地吗?
不多时,旗语解读又接连传来。
“敌人搜查后通过!”
“阵地基本完好!”
贺靖安和汪白仁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如释重负的表情。
汪白仁说:“好险!”
贺靖安说:“还好!只是不知有多少清妖进了包围圈。”
他们没有等多久,旗语再次传来。
“六营清军通过!”
“阵地安全,没有清军留守!”
“准备进入阵地!”这是贺靖安的声音。
之前他们模拟过进入阵地的时间,全副武装,部队全部进入阵地大概需要半时辰时间(一小时左右)。
汪白仁开始组织部队隐蔽潜行,进入预设阵地。
两个时辰后,贺靖安已经站在了预设阵地上。
前方山谷出口的拼杀声随着山风,断断续续地传了过来。
他知道,小王爷已经指挥部队与清军的前锋交手了,但那不是他的任务,他要面对的是左宗棠的援军和前面山谷出口退回的清军,他的任务是死死地卡在这里。
前边打得热闹,进入阵地的士兵们有些心急。
一个年轻士兵一边擦着手里的抬枪,一边向身边的老兵抱怨:“我说老李头,左宗棠那老小子不会还在娘们的肚皮上吧,怎么还没来?”那个被称作老李头的老兵,撇了撇嘴道:“就你嘴多,说什混话!”这引来了周围士兵的哄笑,紧张的气氛活泛了不少。
“发现新的清军,旗号上是郭字”
“人数大概十个营”
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和嘈杂的喊声,清军支援部队在郭茂林的统领下,浩浩荡荡地沿着山谷行进。
贺靖安屏住呼吸,他知道,这场生死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那边山岗上的是什么东西?”
清军队伍中,一名小兵突然停下脚步,他指着山岗上倒地的消息树给身边的把总看。这棵树的树枝上系着一些奇怪的布条,颜色与树叶相近,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小兵皱了皱眉,觉得这些布条有些不对劲。他转身对身旁的军官说道:“大人,这树上的布条种得很怪,似乎不是自然生长的。”
其实那倒伏的大树同样引起了郭茂林的注意,只是他想牛东郊刚过去,没有示警,应该没多大问题。实际上他倒是希望有情况,那就意味着军功,发逆不多了!
他不说话,手下的军官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胡说八道,这深山老林里哪来的怪树。安心行军,别自己吓自己。” 说完,他朝郭茂林抱拳施礼,策马向前,继续带领队伍前行。
小兵无奈地摇了摇头,跟了上去。贺靖安在峡谷中看到这一幕,心中暗自庆幸,知道清军并未察觉消息树的重要。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一场精心策划的阻击即将展开。
清军继续沿着山谷行进,贺靖安紧盯着他们的动向。当清军进入金兰山谷预定位置时,一名捻太联军的士卒在峡谷中挥舞起信号旗。
贺靖安见状,急声下令:“敌军已入谷,各就各位!” 士卒们迅速抓起抬枪,隐匿于掩体之后。峡谷中瞬间恢复了寂静,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待清军进入峡谷深处,贺靖安一声高呼:“放!” 刹那间,山谷中火光冲天,硝烟弥漫。300 杆抬枪同时发射,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似天崩地裂,巨大的火光瞬间将峡谷照亮。清军郭茂林部瞬间被打得人仰马翻。抬枪的巨大威力在峡谷中展现无遗,弹丸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清军密集的阵列中传来了惨叫声与混乱的叫喊声。
贺靖安迅速指挥士卒装填火药,再次下达射击命令:“第二排,放!”第二轮200杆抬枪de 火光再次闪耀,清军阵中又掀起一片混乱。贺靖安的部队按照火枪轮射的战术,分组依次射击,形成密集的火力网,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一时压制得清军难以还击。
然而,轰鸣的枪声倒是让郭茂林兴奋起来,他没想到这些逆匪胆子还真大,而这金兰山谷还真有埋伏,他看看对方的火器,心道。“看看是逆匪的枪快,还是我花头勇的枪利!”
郭茂林反应迅速,大喝道:“给我还击!” 他挥舞手中战刀,示意部队中的花头勇进行反击。花头勇是楚军中的火器部队,他们装备了购制于西洋的武器。因他们以红蓝两色的头巾包头,故而得名花头勇。
花头勇们迅速架起燧发火枪,朝着山谷西侧开枪还击。一时间,山谷中火光交织,双方抬枪对燧发火枪,一时枪声阵阵,硝烟弥漫,空气中火药燃烧的刺鼻气味和血腥味混杂,令人作呕反胃。
清军的燧发火枪在性能上(射速快)略胜捻太联军的抬枪一筹,但由于联军居高临下,构筑了阵地,抵消了燧发火枪的这点优势。不过花头勇们凭借着凶悍的气势,不断缩小着与贺靖安部队的距离。贺靖安深知不能让清军靠近,否则近战对己方极为不利,于是下令加快射击速度。士卒们拼尽全力装填火药和弹丸,力求在短时间内给清军造成更多杀伤。
随着战斗的持续,双方的士卒都渐渐疲惫,但没有任何一方有退缩之意。山谷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和血腥味,火光映照着士卒们坚毅而又残酷的面庞。每一声枪响,都仿佛是生命的挽歌,每一次装填,都饱含着求生的渴望。
贺靖安的抬枪部队在火力上占尽优势,他们依托着熟悉的地形和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以密集的火力网将清军死死压制在谷底。清军虽勇猛,但在这种火力压制下,只能艰难地寻找掩体,躲避着致命的弹雨。贺靖安的声音在硝烟中回荡,他不断地指挥着士卒们变换射击位置,力求将火力发挥到极致。
然而,花头勇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在郭茂林的鼓舞下,凭借着悍不畏死的勇气,顶着抬枪的轰击,逐步向前推进。渐渐的清军燧发火枪在射速上的优势得以体现,他们的射击精准度极高,每一发子弹都带着对太平军的致命威胁。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山谷中的空气仿佛都被火药的气味点燃。士卒们的衣服被汗水浸透,脸庞被火光映照得通红。贺靖安的队伍中,已有不少士卒中弹倒下,但无人退缩,他们咬紧牙关,继续装填、射击,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退缩,整个战局都将陷入危机。
清军在郭茂林的带领下,终于突破了火力网的压制,开始朝着贺靖安的阵地发起冲锋。面对清军的疯狂进攻,贺靖安大吼一声:“兄弟们,拿起大刀长矛,和他们拼了!” 士卒们纷纷丢下抬枪,操起冷兵器,冲出掩体。汪百仁一把没有拿住,只好自己也抽刀跟着贺静安冲向了包围圈里的清军。
双方在阵地上展开了激烈的近战搏斗。刀剑相交的火花四溅,喊杀声震天响。贺靖安挥舞着长刀,左冲右突,斩杀了数名清军。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一道旋风,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然而,清军的花头勇们也异常凶悍,他们被打倒一人迅速补上一人,顶着伤亡,往捻太联军的阵地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