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在观看了玉笺内那位斗战胜佛的一些画面后,虽然也很是愤怒,但却对孙悟空这个名字很感兴趣。
他认为这名字意喻着洞察虚空,悟彻本源,生而自由,这也是他向往的境界,于是他毫无顾忌的认下了这个名字。
就这样他在东海之滨的险峰恶水间磨砺自身,又在凡人国度中摸爬滚打了十数年。
凭借其天生的灵明根骨和战斗本能,加上玉简中《八九玄功》基础篇潜移默化的淬炼,他已从懵懂石猴,成长为统御一方山林水泽的妖王,自号“美猴王”。
然而,长生逍遥之念,始终萦绕心间,且愈发强烈。
这一日,他驾着简陋的木筏,终于横渡茫茫东海,依照冥冥中玉简道韵那斩不断的微弱指引,以及内心深处对力量的渴求,踏上了寻找“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路途。
他知道那里有陷阱,但玉简中的《八九玄功》只是基础,但是他现在需要更完整的传承来强大自身,才有打破枷锁的可能。
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绝。
灵台方寸山,藏于西牛贺洲一处不起眼的灵秀山脉深处。虽山不在高,但有圣则名。
此地被菩提祖师以大神通扭曲时空法则,遮蔽天机感应,若非特定指引,纵然大罗金仙也难以寻到门户。
而我们的孙悟空历经艰辛,凭着玉简道韵与心中执念的共鸣,终于在一处清幽山谷,寻到了那座看似朴拙,实则道韵天成的洞府——斜月三星洞。
洞府门前,仙鹤翔集,芝兰吐芳。
两个粉雕玉琢的道童正在洒扫,见一猴王风尘仆仆而来,眼中并无多少惊奇,仿佛早已知晓。
这时其中一童子问道,声音清脆:“来者可是东胜神洲花果山天生石猴?”
虽然心中早已知晓这里对他来说不是善地,但是没想到连一个童子都知道自己,这就更说明这里有大问题。
但是孙悟空却压下心头警惕,拱手道:“正是俺老孙,特来拜师学艺,求长生大道。”
闻言另一个童子说道:“祖师已知你来意,随我来吧。”
半炷香后,当一路上走马观花的悟空踏入洞府后,眼前豁然开朗。
但并非想象中金碧辉煌的佛殿,而是清雅古朴的道观景象。
只见上首的云床之上,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身着朴素道袍的老者闭目盘坐,周身清气缭绕,道韵自然,正是菩提祖师化身。
其气息中正平和,混元一体,毫无半分佛门梵光,完美契合道家真仙形象。
孙悟空火眼金睛(天赋本能,尚未大成)全力运转,也只觉对方深不可测,如渊似海,却看不出丝毫破绽。
若非元神深处玉简的警示在不断跳动,他几乎要以为找错了地方。
“弟子孙悟空,拜见祖师,恳请祖师收留,传授长生妙法。”
虽然孙悟空恭敬叩拜,姿态做足,但是心中警惕却提到最高。
这时菩提祖师缓缓睁眼,眸光温润,仿佛能洞彻人心。
“你乃天地生成,灵秀所钟,倒也有缘。然我门中妙法,非轻易可传。你且说说,想学些什么道术?”
孙悟空牢记玉简警示,绝口不提佛门相关,只道:“弟子不求甚解,但求一个长生不死,逍遥自在*,能护得己身周全,不被天地拘束,他人欺凌的法门。”
“哦?逍遥自在?不被拘束?”
菩提祖师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芒:此猴野性难驯,正合引入歧途。
但是他却面荣平静,抚须微笑:“道门三百六十傍门,皆可正果。”
“有‘术’字门,请仙扶鸾,趋吉避凶。有‘流’字门,儒家释家,朝真降圣。有‘静’字门,休粮守谷,清静无为;有‘动’字门,采阴补阳,攀弓踏弩…”
他每说一门,口中便吐出相应的道则符文,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气象万千,充满诱惑。
然而,这些符文落入孙悟空眼中,却隐隐感觉与自身那追求极致力量、打破束缚的本源意志格格不入。
尤其是那“静”字门符文,看似清静无为,内里却藏着一丝令人昏沉,消磨意志的“寂灭”之意;那“动”字门更是邪气隐隐。
“不学。不学。”
此刻孙悟空连连摇头,猴脸上满是不耐:“这些皆非正道!不能长生,不得自在!”
“哼。。。”
见此情形菩提祖师故作愠怒:“这也不学,那也不学,却待怎样?”
然后就见他手中拂尘猛地一甩,看似要敲孙悟空脑袋。
但就在拂尘即将落下之际,孙悟空体内玉简传承的《八九玄功》自行急速运转。
一股源自混沌、不屈不挠的“力之大道”真意轰然勃发!同时,玉简中关于“抗争”,“自由”的意志烙印也猛烈闪烁。
“啪。。”
虽然那拂尘结结实实敲在三根猴毛倒竖的头顶。都是预想中惩戒的痛感并未传来,反而一股温和却沛然的力量涌入。
但孙悟空敏锐地感觉到,这股力量之中,夹杂着无数比发丝还细,透明无色的梵文度化禁制。
它们如同最微小的虫豸,试图钻入他的识海,缠绕他的真灵。
“吼。”
霎时间孙悟空体内《八九玄功》气血如同怒龙咆哮,那“力之大道”真意化作无形的罡气护住元神。
顿时玉简中的抗争意志如同烈焰灼烧,侵入的梵文禁制瞬间被这股源自混沌本源与抗争意志的联合力量消融排斥,然后又同化了大半。
而那剩余少数最为顽固的,也被暂时逼至识海角落,被气血和意志死死镇压。
但是表面上,孙悟空只是龇牙咧嘴地揉了揉头,喊道:“祖师打俺作甚。”
这时后菩提祖师心中微惊,他这一敲蕴含的度化之力,足以潜移默化影响太乙金仙的心智,竟被这石猴体内一股奇异的力量抵挡、消解了七八成?
于是立刻想到此猴的本源果然特异,但他却是面上不动声色,然后喝斥道:“你这猢狲,不识好歹。”
“也罢,我有一门神通,名唤‘筋斗云’,一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另有一门‘地煞七十二般变化’,可躲避三灾利害,化身千万。此乃保命逃生的无上法门,你可愿学?”
‘筋斗云’?七十二变’?
这不正是玉简中提到的那傀儡“斗战胜佛”赖以成名的手段?
一时间孙悟空心中警铃大作,但他也深知,这确实是无比实用的神通。尤其是在他力量未成之时,是保命和反抗的资本。
“学,俺老孙学。。”
孙悟空压下翻腾的气血和怒意,装作欣喜若狂。他需要力量,哪怕是裹着蜜糖的毒药。
但是他相信玉简中的传承和自身的意志,能化解其中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