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 第311章 灵山立教,佛光掩暗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1章 灵山立教,佛光掩暗流

风姒和青莲相视一笑,对囡囡这看似随意实则蕴含大道至简的点拨,颇为赞许。

风姒对杨天佑、李靖道:“此四子便暂留府中筑基,我与姜炎圣人会分神关注。”

“待其根基稳固,自会接引入道场修行。尔等需悉心教导其为人处世之理,修德为本。”

杨、李二人此刻一脸激动的应诺:“谨遵圣人法旨。”

青莲也道:“我与囡囡正在游历呢,恰好感应到了他们的特殊气息,这才前来一观。”

“没想到你和姜炎道友也要收徒弟了,还是这么好的几个苗子,恭喜你们了。”

风姒则是含笑点头:“运气而已,你们姐妹二人不如去我那里一座如何?”

“还是不了,这次下山一来是游历,而来也是带着囡囡的混沌金凤和小麒麟见识一下洪荒世界的风景,下次吧。”

风姒也是看了看囡囡身旁的混沌金凤和手里的小麒麟,赞叹道:“这混沌金凤不愧是元凤孕育了无数载的灵胎,又经过了人道本源和囡囡的混沌本源融合,还真的是神异非常啊。”

“还有这麒麟,恐怕是现如今唯一的纯血麒麟了吧,囡囡道友还真的是福运无双啊。”

这时小囡囡一脸骄傲的看着风姒说道:“那肯定的啊,大家都叫我福娃娃呢。。”

此言一处,在配合着小家伙那傲娇的神情,顿时让风姒和囡囡捂嘴轻笑了起来。

又寒暄了一会后,青莲牵着还在对杨戬哪吒做鬼脸的囡囡,向风姒行礼告别,身影化作流光消失。

而风姒又交代了扬天佑和李靖一些事情,勉励了几个新弟子一番后,也是微笑着离开了。

庭院中,只剩下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四个孩子,以及满怀感激与敬畏的大人们。

人道薪火,在九鼎的光辉与双圣的守护下,于这小小的灌江口杨府,又悄然点燃了几簇充满希望的新苗。

而叶囡囡那扮猪吃虎、嬉笑点拨的身影,也深深烙印在了杨戬、哪吒等人的心中,成为了他们修行路上最初也最难忘的一道奇异风景。

。。。。。。

就在杨戬和哪吒几人跟随姜炎和风姒修行了千年之后,西方的须弥山上,一场盛大的仪式正在进行。

只见西方这曾经贫瘠苦寒的荒山,此刻却沐浴在一片前所未有的浩瀚佛光之中。

而这光,非是旧日西方教的寂灭枯黄,而是呈现出一种温润祥和、普照大千的琉璃金色。

山峦被重塑,灵峰叠翠,飞瀑流泉点缀其间,奇花瑶草遍地生香。

一座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佛殿宝刹拔地而起,依山势层叠而上,最终汇聚于云端一座最为宏伟壮丽,仿佛由整块巨大琉璃雕琢而成的巨寺——大雷音寺。

寺顶一颗巨大的摩尼宝珠,正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净化心灵、抚慰神魂的柔和光晕,将整座灵山笼罩在内,梵音阵阵,钟磬悠扬,涤荡着方圆百万里的天地浊气。

而今日,正是“佛教”的立教大典。

此刻那新落成的大雷音寺内,万佛朝宗。莲台林立,金光遍地。

无数新皈依的比丘、比丘尼、护法金刚、罗汉菩萨,皆身披崭新的袈裟或法衣,神色或虔诚、或肃穆、或好奇地端坐于下方。

他们的气息驳杂,许多还带着旧西方教的烙印,但在那无处不在的祥和佛光沐浴下,戾气与业障似乎都被悄然压制净化。

在那大殿最的高处,正有三世佛莲台高悬。

而中央莲台最为宏大,端坐着一位身披素白僧衣,面容慈悲庄严,眉心一点白莲印记的青年僧人。

他周身无丝毫咄咄逼人的威压,只有一种深不可测的宁静与包容,仿佛能承载世间一切苦难。

这便是佛教的现在佛领袖阿弥陀佛,亦是昔日的白莲道人。

此刻他口宣佛号,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响彻在每一个生灵的心底:“阿弥陀佛,众生皆苦,轮回沉沦。”

“然苦海非无涯,彼岸在心头。我佛慈悲,普度有情。不执着于外相名号,唯求明心见性,离苦得乐。”

“自今日始,我佛门广开,不分东西南北,不论根脚出身,凡有向道之心,皆可入我门来,修持正法,共证菩提,得大自在。”

其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许多原本心中迷茫,饱受苦难的生灵,闻听此言,顿觉心灵被洗涤,生出无限向往与皈依之心。

灵山之外,更有无数道来自南赡部洲的生灵意念,被这佛光吸引,化作丝丝缕缕微弱的信仰愿力,跨越千山万水,汇入灵山佛光之中。

阿弥陀佛左侧莲台,端坐着一位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沧桑与悲悯的老僧,正是药师琉璃光王佛。

这位原本被镇压与北冥归墟的佛陀,被接引准提以一定代价救出后也已经恢复实力。

现在的他周身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与净世琉璃光,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我佛慈悲。贫僧药师,历经万劫,深知众生疾苦,病痛缠身,灾厄加体。”

“此乃过去无量劫中业障累积,心魔作祟。然佛光普照,能消灾解厄,涤荡业障。信我佛,持正念,诵我名号,可得身心安康,远离怖畏,终脱苦海,达光明净土。”

他的话语,对饱受病痛折磨,灾祸连连的生灵,尤其是那些在九鼎定脉前挣扎的人族遗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因为他代表着“过去”的苦难与解脱的希望。

右侧莲台,则是一位大腹便便笑容可掬,耳垂及肩的胖大和尚,正是当初与青莲几人大战的弥勒尊佛。

此刻他笑声洪亮,充满了感染力:“哈哈哈。未来在我。诸位道友,莫要被眼前苦难蒙蔽。”

“我佛门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七宝为地,八功德水,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只要诚心向佛,广积善缘,未来必生我佛国净土,永享极乐。笑口常开,烦恼自消。”

“来来来,随我一起,迎接那无限光明的未来吧。”

他代表着“未来”的美好许诺与简单易行的“快乐”法门。

而在三世佛莲台稍下方,一位身披古朴袈裟,面容清奇,手持一柄看似普通青铜古灯的老僧,正缓缓开口,其声带着一种看破世事的沧桑:

“贫僧燃灯,曾于玉虚宫下听道万载,执着于阐教清规,玄门正宗。”

“然大道无形,佛法无边。放下门户之见,方见真如本性。”

“弃道从佛,非是背叛,而是寻得真正大解脱,大自在之门径。佛光普照,心灯自明,照破无始劫来之无明黑暗。”

而他燃灯,也就是现在佛教燃灯古佛的经历,对许多在玄门道统中不得志或心有迷茫的修士,无疑是一剂极具诱惑力的猛药。

一时间整个大雷音寺都沉浸在一片祥和光明,并且充满希望的佛国氛围之中。

而且那梵唱之声愈发宏大,佛光如潮水般一波波向外扩散,洗涤着西方贫瘠的土地,也试图渗透向更遥远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