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政道的话,任星云心里竟升起一丝说不出的悲哀。
没办法,华国现在的教育体制目前就是如此。
机械、填鸭式的知识教育,加上流水线般的成绩筛选。
无数原本颇有天赋的少年,可能最后都被一句“严重偏科”盖棺定论。
甚至连个好一些的本科都上不了。
有人或许会想,那为什么不去参加竞赛?
现实也很骨感,因为目前华国绝大多数高中,根本没有足够水平的竞赛老师。
尤其是像广明县这种贫困地区,更是想都不用想。
许多孩子直到升入大学,才知道原来高中还有奥林匹克竞赛这种东西。
任星云看着对面这个,紧张得不敢抬头的少年,心里第一次升起了强烈的爱才之心。
“政道,你今年多大了?”
李政道怔了一下,小声回答:
“我……我上学早,刚十五。”
“那你自学多久了?”
李政道想了想,语气有些不好意思:
“差不多大半年吧。有时候周末要帮家里摆摊,没时间学。”
任星云点点头,问出第三个问题:
“有听过中科大的物理系吗?”
听到中科大,李政道猛地抬起头,眼睛一下亮了:
“啊!?是潘建伟教授所在的学校吗?”
“华国物理界最好的大学!”
“我……我看过他写的量子通信的书!”
任星云见李政道知道,于是笑了笑说道:
“这样吧,政道,我们来打个赌。”
“给你半年时间。”
“这段时间你在学校里不需要上课,我给你资料,让你自学物理学硕士阶段的内容。”
“半年后,我带你去参加中科大的特招考试。”
“如果成绩够好——”
说到这里,任星云顿了顿,看向李政道充满迷惑的眼神。
“我会替你申请中科大的硕博连读名额。”
空气静了足足三秒。
随即,李政道的瞳孔猛地放大,整个人像被电到一样,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真……真的吗老师?!”
“可、可学校那边怎么办?我不上课,老师会不会...”
任星云摆了摆手,示意他冷静:
“学校那边我来处理。”
“这周休息日,先回去问问家里同不同意。”
李政道使劲点头,强压着心里激动,对着任星云连鞠了三个躬。
“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说完,他小跑着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轻轻合上后,房间重新安静下来。
任星云坐回椅子,看着走廊上那道瘦弱的背影,心里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毕竟....自己安排的任务,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任星云之所以愿意替他打开这一道门,并不是冲动。
他只是想亲眼确认,这个孩子的潜力,到底能走到什么高度。
如果李政道真是百万里挑一的天才,
那么未来的华国,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人。
如果李政道最终遇到挫折、心灰意冷……
那也是他的命。
——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周。
周一上午,任星云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门一开,就见李政道满脸兴奋的站在走廊上。
“家里同意了?”
李政道重重点头:
“老师,我家里同意了!让我试半年!”
任星云只是“嗯”了一声,随手拿起桌上的钥匙。
“走吧。”
“老……老师,咱们这是要去哪儿?”李政道一头雾水。
任星云推开办公室门,带他一路下楼:
“带你去住的地方。”
两人穿过校园,出了校门,跨过马路,走进对面那个安静的小区。
一路上,李政道紧张得不敢多问,只能小跑着跟在老师身后。
很快,两人来到一套装修简单的两室一厅。
任星云随手打开灯,抬手指向右边那间卧室:
“从今天起,除了每个月两天的休息。”
“剩下的时间,你都和我住在一起。”
“资料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屋里的桌子上。”
李政道一听,连忙推开房门。
房间不大,却极其整洁,而书桌上,摞着小山一样高的资料:
《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qFt)》、《统计物理》、
《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高等版)》、《群论与物理》……
李政道愣在原地,像是第一次看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
他伸出手,轻轻抚过那些书籍,就像是触摸一件珍贵的宝物。
几分钟后,任星云抱着一台崭新的笔记本走进房间,直接放在李政道面前。
“给你的。”
李政道吓了一跳,急忙摆手:
“老、老师,这个我不能要!”
话没说完,就被任星云直接打断:
“自学没有电脑怎么查资料,怎么看论文?”
“电脑里我已经给你存好了一部分网课,有需要的随时和我说。”
李政道呆呆的看着那台电脑,心里涌过一阵暖流。
自从上高中以来,他收到的几乎都是老师的责备。
不合群、偏科、英语差、没希望、考不上大学……
而现在,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关心自己。
想着想着,李政道就觉得眼角有些湿润,赶紧背过去抬手抹泪。
任星云看到后,直接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你小子哭什么哭。”
“给我记好了,机会只有一次!”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从今天开始玩命吧!”
李政道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
从那天起,广明二中里就多了一个“奇怪的学生”。
每天清晨图书馆一开门,管理员总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抱着几本厚得能砸死人的资料坐在角落里,奋笔疾书。
《量子场论》,《统计物理》,《群论与物理》……
那些连老师们看一眼都头皮发麻的玩意,他居然可以当小说一样翻看。
食堂里偶尔有人看到他,也是风卷残云扒两口饭,然后又抱着书一路小跑消失。
有同学忍不住好奇,上去和他打招呼:
“政道,最近怎么样?在看什么呢?”
他头也不抬:
“虚时间t要和玻尔兹曼因子匹配,否则配分函数不收敛。”
同学:“???”
“好久没见你回班了,等会上体育吗?”
“粒子自旋不同,对易关系也不同。”
同学:“???”
就这样,一个关于“李政道可能被外星人附体”的传说,很快在广明二中传开。
有人说他一天能学二十个小时;
还有人发誓自己亲眼看到,他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哈哈大笑;
流言越传越离谱,但所有人都清楚一件事:
李政道变了。
再也不是老师口中那个,“考不上大学”的差生。
当然,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下,也少不了任星云从实验室拿来的精神补充药剂。
而他的进度,几乎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三个月不到,李政道硬生生啃完了硕士生一年才能学完的理论内容。
《高等量子力学》推导密密麻麻写满五个笔记本;
《电动力学》做完了整整两本习题册;
《统计物理》几乎能背出所有公式推导;
任星云每次检查他的笔记,都忍不住怀疑人生:
这天才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
人肉计算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