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飞机缓缓降落在西北某军用机场。
刚下机,一队军人便迎了上来。
为首军官只是简单和杨勇院士打了个招呼:
“ 是成飞的同志们吗?”
“ 请随我走。”
很快,众人被迅速安排登上等候已久的军车。
车厢内,众人被收走了手机,气氛有些压抑。
杨勇几次想张口询问,但还是咽了回去。
车队驶入黄沙漫天的戈壁,时间一点点过去。
两个多小时后,一座庞大的军事基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基地外围重兵把守,警戒森严。
透过铁丝栅栏,隐约能看到空地上排列整齐的各型飞机。
进入基地前,士兵逐一核验身份。
确认名单无误,才敬礼放行。
杨勇透过车窗,看着基地里鳞次栉比的厂房、巨大的机库和复杂的跑道,心中暗暗震惊:
没想到,西北竟藏着这么一座隐蔽的飞机研发基地。
十分钟后,车队缓缓驶入地下通道。
在士兵的引领下,众人走进一间宽大的会堂。
会堂里,已聚集了数百人。
杨勇一进门,就看见不少熟悉的面孔。
有曾在研究所并肩作战的同僚,也有航空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
彼此只是用眼神默默打了个招呼。
杨勇在前排的空位中坐下,不多时,广播里响起了声音。
全场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齐刷刷看向讲台。
只见西北军区的林志嵘将军缓步走上台,握住话筒,目光凌厉地扫视全场。
目光掠过杨勇时,让他有些不舒服。
“好了,人都到齐了。”
林志嵘低声说道:“开始吧。”
话音刚落,会堂四周的门忽然同时被猛地推开。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迅速涌入。
每个士兵手中都握着名册和一张张照片。
士兵们冷着脸,开始在人群中一排排核对身份。
很快,就有人被点名叫出。
起初只是几个人,但没过多久,被带走的人越来越多,其中竟不乏行业内知名的科学家。
现场逐渐陷入混乱。
几名科研人员面露惊恐,拼命挣扎,却被士兵一枪托砸倒,拖出会场。
杨勇坐在位置上,看着不断靠近的士兵,心头也忍不住一阵发凉。
他几乎以为,下一个就是自己。
可出乎意料,士兵们走到他面前,却直接绕了过去。
他们的目标,赫然是杨勇身后——
那个下午还跟他说“项目暂停”的年轻研究员。
那年轻研究员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想要冲向礼堂另一侧。
可还没跑出两步,就被几名士兵一把按倒。
他拼命挣扎,脸色惨白,嘴里喊着:
“我错了!我错了!”
但他的挣扎毫无意义。
士兵神情冷漠,抡起枪托,狠狠砸在他后背。
年轻研究员痛呼一声,被士兵硬生生拖走。
惨叫声在会堂里回荡,又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礼堂里,一片死寂。
杨勇看着那被带走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到底,发生了什么?”
随着几十名科研人员陆续被带走,林志嵘才缓缓开口:
“大家不必害怕。”
“刚才被带走的人,都是有确凿证据,涉嫌出卖国家利益,涉及间谍罪。”
“这次的项目,事关重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听到这话,现场众人才终于微微松了口气。
可许多专家神情仍旧复杂,因为刚被带走的,有的还是自己平日里的得力助手。
一想到那些人曾接触过核心项目数据,许多人心里不禁一阵发凉。
林志嵘看了一圈,见众人情绪渐渐平复,终于转过身,朝身后轻轻摆了摆手。
这时,任星云整理了一下军装,迈步走上讲台。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这位,就是本次项目的总负责人——任工。”
任星云站在台上,朝众人微微点头示意。
台下立刻爆发出一阵质疑声:
“国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让个毛头小子当负责人?!”
“他看着也就二十出头,懂技术吗?!”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任星云没有急着反驳。
他只是平静地扫过台下,目光最终落在前排的杨勇身上。
“杨院士,您带领的成飞,应该主导的是六代机研发吧?”
杨勇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会突然问自己,愣了一下,回答道:
“确实在进行相关预研工作。”
任星云微微点头,紧接着问道:
“那我想请教杨院士一个问题 ”
“六代机在5马赫以上速域下的气动热障问题,成飞准备怎么解决?”
杨勇眉头一皱,缓缓回答:
“我们正在测试新一代陶瓷基复合材料。””
任星云立刻接上话:
“陶瓷基材料耐高温确实足够,但断裂韧性只有钛合金的三分之一,抗冲击性也远不如金属。”
“或者,你们考虑用梯度功能材料?”
“但那又面临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
杨勇的手指轻轻敲在座椅扶手上。
这个年轻人对材料学的了解令他惊讶。
“这是个系统工程,我们有多套方案在并行验证。”
任星云轻轻颔首,又追问道:
“那我再请教第二个问题:全向隐身和超机动性的矛盾,成飞打算怎么平衡?”
杨勇这次的语气已经有些不自然。
张了张嘴,最后只吐出一句:
“这个问题……我们还在探索中。”
会场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任星云微微一笑:
“杨院士,我斗胆提个建议。”
“第一,气动布局可以尝试升力体+主动涡流控制的混合构型”
“这样在高迎角下,依然能维持气动控制的效率。”
任星云抬起手,模拟战机,做了个侧转的动作。
“其次,外形设计——可以采用三发背负式飞翼布局。
“中央主发放在机背,两侧发动机外倾 15 度。”
“这样不仅降低侧向雷达波反射,还能保留差动推力的灵活度。
他一边比划,一边补充:
“菱形机身,在超音速下还能产生额外升力。”
“前缘布置脉冲射流控制阵列”
\"这样即使在70度大迎角下,制造涡流贴附,保证机动能力。”
台下不少专家此刻瞪大了眼睛。
任星云突然手腕一翻,做出一个眼镜蛇机动的动作。
“比如,在高难度眼镜蛇机动时”
“如果前缘布置48个射流单元,频率控制在200赫兹”
“每个单元独立调节,就能随时修正机身姿态。”
\"配合三发差动推力,可以实现360度无半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