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臣这才明白一切。

方知陛下御驾亲征前,交代丈量土地,人口普查的深意。

此前,谁都觉得皇帝下令彻查天下田亩、清点丁口有改革土地政策的意思,却没想到他会用如此决绝的政策,彻底将土地兼并问题解决。

如果说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将士绅和平民在纳税上拉到同一起跑线,那累进制田赋法则如利刃出鞘,直逼富户不得不将超额田产售予朝廷。

田产逾千亩者,超额部分需缴纳五倍赋税。

如此苛重之负,越是坐拥万顷良田的世家大族,越难承受这般剜肉之痛。更令他们无计可施的是,朝廷早已将各户田亩数核查得一清二楚,此刻纵想篡改隐匿,已是回天乏术。

“同时朝廷设立‘分田委员会’,负责审核每户的人口、土地需求等情况。每村张榜公示分田名单,允许百姓异议,如有舞弊现象,可直接向巡抚衙门举报,经查属实,严惩相关责任人。”

“土地分配以户为单位,按人口与劳动力相结合的原则。规定每户基本口粮田为每人五亩,成年男丁可额外分得三亩劳作田,每户土地上限为三十亩,超过部分由朝廷统一调配。对于鳏寡孤独等特殊家庭,每亩赋税减免一半,且优先获得官府的种子和耕牛补贴······”

“设立‘劝农司’,派遣农业专家到各地指导耕种,推广高产作物红薯、玉米的种植······”

“每一组分田委员会,除了锦衣卫协助外,还派数百军队维持秩序。一旦有人滋事或暴乱,直接镇压······”

朱由检的语气中听不出丝毫波澜,却让众臣嗅到了血雨腥风的气息。

看来此次土地改革,皇帝显然已是铁了心。

······

诏书颁布神速,不出数日,消息便传遍大江南北。

南京城,临淮侯府后花园的密室之内,七八位身着华贵锦袍的中年男子围坐一桌,面色皆是阴沉如水。

主位上坐着的当代临淮侯李弘济,年过半百,面容威严,此刻却眉头紧锁。

“诸位都听说了吧?陛下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李弘济悲愤道,“摊丁入亩也就罢了,士绅一体纳粮、累进制田赋法和土地交易所,分明是要断我们的根啊······”

富商沈荣冷笑一声,接口道:“什么自愿卖地?分明是强取豪夺!我等都有良田千余顷,按这新法,超出部分赋税翻五倍,这日子还怎么过?”

盐商代表李如松咬牙切齿道:“更恶心人的是那勋贵凭证,用些虚头巴脑的科举加分、经商低税来糊弄我们,真当我们是傻子不成?”

诚意伯刘孔昭忧心忡忡道:“问题是朝廷已经把田亩丈量清楚了,我们也动不了手脚。陛下还派了锦衣卫和军队,这次怕是不容易应付啊······”

李弘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冷哼一声道:“既然如此,我们就让这新政推行不下去······”

随后,密室中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密谋声。

类似的场景,正在全国各地的豪门大族府邸中上演。

······

山东曲阜府城,孔府。

作为当代衍圣公,孔子的第六十五代孙,孔胤植的日子一向过得相当滋润。

他身为圣人后裔,朝廷素来优待,各种赏赐从未间断。

凭借着这种身份,孔胤植带领孔家人捞取了无数好处。

这些年来,在整个山东地区,孔家对百姓的剥削与奴役罄竹难书,大量土地被纳入孔家囊中。

孔家人表面上口诵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了不少伤天害理之事,他们假借孔子之名,行骇人听闻之实,言辞凿凿,立论煌煌,实则是一群衣冠楚楚的伪君子。对此,孔胤植不仅不知羞耻,反而纵容家人为非作歹。

而整个孔家矗立在曲阜,俨然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圣地,享受着天下读书人的顶礼膜拜,行事也就越发肆无忌惮。

孔胤植放下手中的《大明日报》,脸上神情轻松。

官府早已发文,他也收到最后通牒文书。

在文书下发半个月之内,做出决定,是将超额田产卖给朝廷,还是自己留着种植。

孔胤植早做出决定,要留着自己种。

但五倍的田税,休想让他出。

面对朝廷推行的土改政策,孔胤植不但毫无警醒之意,反而满不在乎地对前来问询的族人说道:“你们不必害怕。咱们是圣人家族,屹立一千多年而不倒。整个孔家更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圣地,陛下动谁,也绝不可能动孔家。”

“一旦得罪了我们孔家,便是向天下读书人问罪,到时候全天下读书人用吐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都把心放到肚子里,老夫包你们没事。”

一群孔氏族人听闻朝廷的土改政策后,纷纷来找孔胤植想办法。

原本个个忧心忡忡,可听到孔胤植这番话,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

“衍圣公说得极是。孔家是读书人的代表,历朝历代皇帝,都对孔家都敬重有加。即便是王朝更替,也影响不了孔家屹立不倒。”

“孔家不同于朝堂上的那些官员,陛下还要依靠我们,掌控天下读书人。只要科举制度还在,陛下就不会对孔家动手······”

“没错,正是这个道理。”

“我们大可高枕无忧了。”

“······”

孔氏族人彻底放下心来,脸上又恢复往日的自信。

孔胤植又道:“我们孔家人丁兴旺,土地少了哪能养活得起一大家子,所以咱们的土地不能交出去。但也不能给朝廷出两倍、乃至五倍田税赋,平白无故便宜了朝廷。”

“你们去都做好准备,等官府的人来了,咱们就集体哭穷。我就不信,官府敢为难咱们孔家。”

“到时候,再把那些书生叫来,替我们孔家喊冤······我就不信,陛下敢不放过我们孔家······”

不得不说,仗着圣人后代的身份,孔胤植真的有点飘了。

在他眼里,皇帝不过是孔家手中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