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滨海市人民检察院的审讯室里,白炽灯散发出的强光如同利箭一般,直直地射在张大海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庞上。这个曾经在运输队中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老人,此刻却像一只被吓坏的老鼠一样,蜷缩在审讯椅上,身体微微颤抖着。

他的双眼不敢与检察官对视,总是躲闪着,仿佛那目光能穿透他的灵魂。而他的右手,则不停地摩挲着左手的玉扳指——那是一枚成色极佳的羊脂玉扳指,温润洁白,宛如羊脂,在白炽灯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这样的玉扳指,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怕是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张大海,”主审检察官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声音里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说说吧,当年的粮饷究竟是怎么被克扣的。”说完,检察官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安静的审讯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张大海舔了舔他那已经干裂的嘴唇,喉咙里发出一阵沙哑的声音:“我……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当年的运输队都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队长,哪里有什么权力去克扣粮饷呢?”他的语气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似乎在努力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有说服力。

“是吗?”检察官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显然对张大海的辩解并不买账。只见他随手拿起一叠文件,然后“啪”的一声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这些证据可不会说谎。”检察官边说边将那些文件推到了张大海面前。

张大海定睛一看,只见那些文件竟然是运输单据和账本的复印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而实际运送到工地的数量,比单据上少了至少三成。这些少掉的粮食去哪儿了,你比谁都清楚。”

张大海的目光落在单据上,身体猛地一抖,玉扳指在桌面上磕出一声脆响。他沉默了很久,突然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狠厉:“你们有证据就抓我,没证据就放我走,别在这儿吓唬人!”

与此同时,调查组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张大海的别墅进行搜查。负责现场指挥的老李戴着白色手套,仔细翻看着书架上的古玩字画,突然,一幅山水画后面的保险箱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保险箱被打开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 里面堆满了金条、美元现金,还有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老李,快来看这个!” 年轻的警员举着笔记本喊道。

笔记本里记录着一串惊人的数字,每一笔金额后面都跟着一个名字,这些名字赫然包括当年的工地负责人、物资局干部,甚至还有几位已经退休的高级官员。老李翻到最后一页,看见一行用红笔写的字:“1953 年 8 月,送王局黄金二十两,换取粮饷运输权。”

“立刻把笔记本送去鉴定,同时通知纪委,对名单上的人员实施双规。” 老李掏出手机,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审讯室里的气氛异常凝重,张大海的额头上不断冒出细密的汗珠,他的手帕早已被汗水浸湿,但他仍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仿佛这样能减轻内心的紧张和恐惧。

就在这时,检察官突然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张照片,“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张大海的目光被吸引过去,照片上清晰地显示着他和一群身着西装革履的人在一家豪华酒店里聚餐的场景。

检察官的声音冷冰冰地传来:“知道这是哪儿吗?这是去年你儿子的婚礼现场。你儿子的贸易公司,注册资金高达三千万,这么大一笔钱,你倒是给我说说,是从哪儿来的?”

张大海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原本戴在手指上的玉扳指也“当啷”一声掉落在地上,滚到了检察官的脚边。

终于,张大海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瘫坐在椅子上,他的嘴唇哆嗦着,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的哭声中充满了悔恨和恐惧:“是我鬼迷心窍啊!当年他们说修坝的都是些穷鬼,就算死了也没人会管,我就……我就跟着他们把粮食倒腾到黑市去卖了,换了钱大家一起分……”

随着张大海的供述,一个横跨多个部门的腐败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这个网络的存在让人们对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原来,当年的粮饷克扣并非个人行为,而是由工地负责人、物资局干部、运输队队长等人组成的一个庞大而严密的利益集团共同策划实施的。这个集团利用修坝工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信息相对闭塞的弱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克扣工人们的粮饷。

他们通过虚报工程用料、偷工减料等手段,将原本应该发放给工人的粮食私自截留,然后通过黑市渠道将这些粮食变卖成现金。最后,这些非法所得的赃款则按照集团成员在组织中的职位高低进行分配。

“那些粮食,你们的良心难道就不会痛吗?”检察官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视着张大海。

张大海被检察官的突然举动吓得浑身一颤,他像一只受惊的老鼠一样,蜷缩在椅子里,身体越缩越低,声音也变得颤抖起来,带着哭腔说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害怕啊,可是后来钱越赚越多,我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我还记得有个小战士,才十几岁,饿得晕倒在工地上,临死前嘴里还喊着‘娘,我饿’……”

与此同时,调查组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在城西的老工区里找到了更多当年的运输队成员。这些老人一开始面对调查组的询问时,还遮遮掩掩,不肯说实话。然而,当他们看到张大海被逮捕的新闻后,心中的防线终于被击溃了。终于有人站了出来,指着墙上的烈士照片哭喊道:“他们用我们的手,害死了这么多兄弟,天理难容啊!”

证据链就像一条被精心编织的绳索,在短短一天内迅速完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无懈可击。运输单据、账本、行贿笔记以及证人的证言,所有这些证据都如同一支支利箭,齐刷刷地指向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利益集团。

当调查组将最新的案情通报给烈士后代代表时,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压抑的哭声在空气中弥漫,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灵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体微微颤抖着,他缓缓地伸出双手,接过那份证据复印件。

老人的手如同风中的残叶一般,不停地颤抖着。他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奔涌而出。老人的声音哽咽着,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愤怒:“我父亲死的时候,他们说是意外,原来……原来他们是被饿死的……”

组长默默地看着眼前的烈士后代,他的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他深吸一口气,用坚定而沉稳的声音说道:“今天凌晨,主要涉案人员已经全部被控制。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起诉,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罪犯,让这些人受到法律的严惩。”

窗外,阳光终于穿透了厚厚的云层,洒在了调查组办公室的国徽上。那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正义的象征,驱散了所有的黑暗和阴霾。

这起尘封了五十年的冤案,终于在正义的光照下,揭开了它那被掩盖已久的真实面目。而那些腐败分子,无论他们如何逃避,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最严厉的审判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