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孤凤栖凰 > 第389章 凤鸣未歇,暗潮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9章 凤鸣未歇,暗潮再起

林清梧正式受封“摄政文相”那日,阳光洒在她的绯红官袍上,衬得她本就清丽的面容更添几分威仪。

早朝之上,新帝虽年幼,却也中规中矩地完成了所有流程。

只是,当林清梧走出金銮殿,准备返回翰林院时,空气中却隐隐飘来一丝异样的味道。

“听说了吗?那位林大人,如今可是手握大权,连皇上都要敬她三分。”

“可不是嘛,一个女人家,摄政文相,啧啧,这和当年的吕后有什么区别?”

“嘘!小声点!小心祸从口出!不过,这新君年幼,怕是……哎!”

这些窃窃私语,如同细小的针芒,扎得林清梧眉头微蹙。

她停下脚步,环顾四周,那些原本还算恭敬的官员们,此刻眼神中都带着一丝玩味和探究。

她心中了然,这绝非空穴来风,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阳光依旧刺眼,但林清梧却感到一阵寒意。

她拢了拢衣袖,加快了脚步。

回到文枢侯府,林清梧立刻屏退左右,将巡按司密探首领苏怀远召至书房。

苏怀远身形瘦削,常年隐于暗处,练就了一身来无影去无踪的本领。

“大人,”苏怀远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夜枭的低鸣,“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林清梧点了点头,将坊间的流言简单叙述了一遍,然后压低声音说道:“查,从源头查起。我要知道,第一个散播此言的人是谁,又是受何人指使!”

“属下明白。”苏怀远领命而去,身形一晃,便消失在了阴影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与此同时,另一边。

沈砚之正身处私盐案的后续调查之中。

这条线索牵扯甚广,背后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大人,”副将神色凝重地递上一份账册,“我们在查抄盐帮窝点时,发现了这个。”

沈砚之接过账册,快速翻阅着。

账册上记录着大量不明来源的资金流动,其中一笔引起了他的注意——“东宫旧人”。

指尖划过那几个字,沈砚之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东宫,指的自然是被废黜的前太子。

难道,这件事还和前朝余孽有关?

他立刻下令,将所有与前太子府有关联的人员重新审查一遍。

很快,一个名字浮出水面——前太子府幕僚,赵瑞弗伦斯(此处“reference”应是随意取名,暂音译)。

此人曾在东宫担任要职,深受太子信任。

太子被废后,他也受到了牵连,被革职查办,如今正被关押在天牢之中。

沈砚之决定亲自前往天牢审讯。

天牢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霉味。

赵瑞弗伦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早已没有了昔日幕僚的风采。

“赵瑞弗伦斯,”沈砚之的声音冰冷而威严,“本官问你,私盐案与你是否有牵连?”

赵瑞弗伦斯抬起头,看了沈砚之一眼,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沈大人,你以为凭你就能查清真相吗?呵呵,太天真了!”

“你什么意思?”沈砚之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你以为这是旧党的反击?不,这只是开始……”赵瑞弗伦斯的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停止了呼吸。

“不好!他服毒自尽了!”一旁的狱卒惊呼道。

沈砚之脸色铁青但他更清楚,这绝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加危险的信号。

赵瑞弗伦斯临死前的冷笑,依旧在他耳边回响。

他立刻下令,彻查所有与前太子府有关联之人,尤其是那些表面归顺、实则潜伏的官员。

为了稳定民心,林清梧决定在翰林院举办一场“文道讲经会”,邀请各地士子入京观礼,并亲自讲解《新政十策》。

这既是一场学术交流,也是一次向天下人展示新政决心的机会。

讲经会当日,翰林院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来自各地的士子们济济一堂,翘首以盼。

林清梧身着一袭淡蓝色儒裙,缓步走上讲台。

她面容清丽,气质高雅,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手中的《新政十策》,开始讲解起来。

“所谓新政,乃革故鼎新,利国利民之举。其核心在于……”

林清梧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缓缓流淌在众人的心田。

她开启“墨韵通灵”之力,将策论内容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使得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

淡淡的墨香,弥漫在整个翰林院内。

士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纷纷被林清梧的才华和见识所折服。

就在她讲毕起身时,一名衣衫褴褛的书生突然站了出来,高声质问道:“摄政文相既掌凤印,权倾朝野,为何不干脆亲登龙座,一统天下?!”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清梧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林清梧神色不变,淡淡地看了那书生一眼,语气平静地说道:“我林清梧所求者,非权柄,乃天下清明,百姓安居乐业。龙椅之上,责任重大,非有德有能者不能居之。新君年幼,正是我等辅佐之时,岂可心生篡逆之念?”

她的回答掷地有声,正气凛然,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质疑和喧嚣。

林清梧的眼神清澈如水,却又充满了坚定和力量。

那书生似乎没想到林清梧会如此回答,一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

讲经会最终在一种复杂的气氛中结束。

林清梧回到文枢侯府,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

她总觉得,那个书生的出现,绝非偶然。

另一边,沈砚之也在加紧调查。

他连夜调取了京城内外所有可疑人员的名单,逐一排查。

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一名曾参与皇陵修缮工程的工部小吏身上。

此人名叫王二,三日前突遭革职,理由是“偷工减料,玩忽职守”。

然而,在被拘捕前夜,他却神秘失踪了。

更诡异的是,沈砚之在工部找到了王二留下的最后一份图纸。

图纸上,赫然标注着一条通往皇宫地下暗渠的通道!

“大人!这……这怎么可能?!”副将惊呼道。

沈砚之脸色凝重,他立刻下令封锁所有与暗渠相关的区域,并亲自带队巡查。

冰冷的石壁,在黑暗中散发着阴森的气息。

“若真有地道直通皇宫……”沈砚之低声对副将说道,“那皇帝当年退位,恐怕早已布下杀招……”

他越想越觉得心惊,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林清梧回到书房,望着手中凤印,思索今日讲经会上的异状……林清梧回到书房,指尖摩挲着凤印,那日讲经会上的书生,像根刺一样扎在她心里。

她取出那枚平日里当镇纸用的古玉简,注入一丝气血,开启“墨韵通灵”。

玉简上的纹路瞬间活了过来,在她脑海中化作无数细小的文字,杂乱无章,根本没法提取有效信息。

“咳咳……”

她捂住胸口,又咳出几口血。

这“墨韵通灵”虽好用,但副作用也忒大了,简直就是开了挂的VIp体验卡,用一次掉一半血。

忽然,一道黑影闪过,快得像p站里加载失败的马赛克。

林清梧心头一凛,立刻吹熄了灯。

她悄无声息地挪到窗边,只见一张叠成三角形的纸条,孤零零地躺在窗台上。

她捻起纸条,展开,上面只有四个字,笔锋苍劲有力——“地下藏锋”。

林清梧的眸子瞬间冷了下来,如同寒冬腊月的冰刀子。

“看来,某些人是等不及要跳出来了……”她轻声低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也好,就让本宫看看,你们到底藏了多少刀子。”

她将纸条在烛火上烧成灰烬,眼神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来人……”她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轻唤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