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家父女两个言笑晏晏,而县衙后院的另一处院子的另一对父女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魏大老爷背着双手来回踱步,不多时突然停下来拍着桌子喊一句:“你彻底疯了!”

他望着魏青雁,情绪激动道:“你现在是赵家的人,不是我魏家的人!魏家的事与你无关!”

魏青雁抬眼冷静地看着魏大老爷,秀眉微蹙,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锐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郎君若败,魏家这点浮财留着给徐鳌贼兵洗劫么?呵呵,大老爷不会还想着做墙头草吧?别忘了,赵靖是你的女婿,你看徐鳌饶不饶你。”

魏大老爷瞪着眼珠子,怒声道:“赵靖是我女婿?他是我爹!亲爹!”

一旁的奉墨听见这话,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看见大老爷看向自己,忙别过脸捂住嘴。

“你和你家小姐一样,也是个没良心的东西!前几天她不许你和赵靖小舅子的婚事,不是我收你做义女,她能答应?”魏大老爷气急,毫不留情地骂奉墨。

奉墨毫不在意,魏青雁却听不下去了,把茶杯重重地撴在桌子上,道:“大老爷,这里是赵家,不是你魏家!奉墨现在是赵家人。”

魏大老爷一脸不可置信道:“怎么?你是说我打狗还要看主人?我……”

他正要再骂,只听外面丫鬟高声道:“老爷来了。”

魏大老爷听见立刻变色,刚才满脸的怒火瞬间消弭于无形,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惶恐。

“姑爷来啦。”奉墨看见赵靖,以一种特别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

魏青雁含笑把赵靖迎进来,魏大老爷站在一旁恭敬行礼道:“赵大人……”

他一边行礼一边在心里骂自己没出息,这赵靖真是他亲爹!

原来赵靖隐约知道魏大老爷和魏青雁的事,听说魏大老爷来了,便来给魏青雁撑腰。

赵靖对魏大老爷微微颔首,似笑非笑道:“大老爷请坐,小婿公务繁忙,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魏大老爷惊慌道:“岂敢,大人身负国事,肩挑万民,自当以国事为重。”

魏青雁帮赵靖脱下外衣,柔声道:“前面的事都了了?”

赵靖摸着她鬓边的头发,眼神里十分不舍道:“差不多了,明天开拔。”

魏青雁嗯了一声,黯淡的神色只在脸上一闪而过。

两人当着魏大老爷的面亲昵耳语了几句,赵靖到里间换了衣服出来。

这时魏青雁故意道:“大老爷已经答应了,马上就会命人把魏家能拿出来的银子送来。是吧,大老爷?”

见赵靖看向自己,魏大老爷只能咬着后槽牙,呵呵笑道:“咱们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赵大人想用,便是翻过魏家来,也是应当。”

奉墨捧着茶过来,听见魏大老爷这前后不一的话,忍不住又笑了,险些把手里的茶碗打翻了。

魏青雁忙上来扶住,笑骂道:“你这丫头,越大越没规矩了。”

奉墨嘻嘻笑着受了这声骂。

赵靖眼睛扫过主仆二人,落在魏大老爷身上,笑道:“魏家的这份情,我赵靖铭记于心。魏大老爷放心,一旦这事过去了,我不会亏待魏家的。我想青雁都和大老爷说过了吧?”

因为开始压根不答应,所以前面魏青雁说的时候,魏大老爷根本没听,现在后悔了也不敢直接问赵靖,只得吃着哑巴亏点头道:“大人太见外了,一家人计较这些?显得生分了,惹别人笑话。”

从魏大老爷那扭曲的五官里,赵靖多少能猜到他心里的不甘心。

趁着赵靖在这,魏大老爷又答应了,魏青雁立刻叫人去魏家把魏三老爷叫来,吩咐道:“把魏家存的银子、多余的口粮,那些没什么用的古玩字画都清点了,列个单子,明天送过来。还有,叫魏家的各位掌柜带着他们的账本来这里见我。”

魏三老爷听得心里吃惊,可是见魏大老爷坐在一旁,脸上和便秘一样扭曲,嘴上却好好好地答应着,他也只好应了下来。

“郎君,还有件事要麻烦你。魏家有些飞钱,是广都府‘汇通天下’钱庄的票子,郎君要找个可靠的人,快马加鞭去兑出来。”

说到这里,她轻哼一声,十分不屑道:“布政使司想饿死我们,我们就拿银子砸开粮商的门!告诉他们,魏家有多少收多少,价格…可按市价加一成!”

这股豪气,看在赵靖眼里自是爱极了。

可是看在魏大老爷眼里,他差点被气昏厥过去,不住地在心里后悔,当年不该生下这么个孽障,不该把家里的生意交给她,更不该让她嫁给赵靖。

“三老爷,在城里收粮食的时候,告诉那些粮商,这生意,是魏家和赵大人一起做的,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和眼光了。”

魏三老爷虽还有些迷糊,但还是脆声地答应了。

魏大老爷离开的时候,是扶着魏三老爷的,他全身的力气都没了。

一出门上了马车,魏大老爷立刻换了一张脸,拍着大腿哭喊道:“完了,魏家几代人的积蓄全完了!赵靖和我那孽障,两个人比戎丰人还狠!”

魏青雁对魏家财产的掌握可不是戎丰人可比的。

魏三老爷只能劝道:“大老爷注意身体啊,大小姐说的也有道理,魏家被绑在赵大人身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魏大老爷瞪着他,怒骂道:“现在连你也被她收买了?忘恩负义的东西!”

魏三老爷在魏家也是极有体面的,被魏大老爷这么一骂,心里反想难怪你斗不过自家女儿。

夜幕降临,宋秀娥赶回了临水县。

她一到地方,便立刻来到纺织厂,院子里灯火通明,库房大门洞开,成匹的棉布、麻布堆积如山。

宋秀娥挽着袖子,额角沁着细汗,正指挥着十几个健妇和账房先生忙碌。

玉娥和三婶在一旁帮忙,翠娥不知道该干什么,干脆撸起袖子亲自上去帮忙搬布,吓得一众下人上来劝。

“我的二奶奶,这种粗活哪是您干的?快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