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汇纳百川 > 第60章 墨石剑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南风城,王耀阳跟着老魏一路向南。

越往南走,凡根修士越多。有的在市井里锻铁,铁砧上的火星溅起来,竟带着剑心的“实”气;有的在田埂上摆弄机关,木犁自己在地里走,比灵根修士的法术还省力。

“瞧见没?”老魏指着个用机关术灌溉的老农,“咱们凡根的本事,在这些地方才真能派上用场。”

王耀阳点头。宗门里的灵根修士总觉得凡根的“实”是旁门左道,可在这些需要实打实过日子的地方,“实”比灵气更金贵。

这日走到一处叫“落霞谷”的地方,谷口竖着块石碑,上面刻着“凡根者入,灵根者止”。守谷的是个瞎眼老妪,手里拄着根木杖,木杖头竟是块磨得光滑的凡铁。

“来者可是王耀阳?”老妪的声音沙哑,却带着股穿透力。

王耀阳一愣:“前辈认识我?”

“老魏的信鸽早到了。”老妪笑了,“谷里的孩子们听说有个能破元婴的凡根修士要来,都等着呢。”

进了谷,王耀阳才知道什么叫“凡根的天地”。谷里没有灵气,却处处是机关、阵法、锻铁炉——石桥是机关驱动的,能自动开合;房屋的梁柱上刻着自然阵纹,冬暖夏凉;孩子们练的不是法术,是用凡铁剑劈柴、用木剑挑水,把最基础的“力”练得扎实。

“这些孩子,都没灵根。”老妪的木杖敲了敲地面,“以前总被灵根修士欺负,后来我们躲进这落霞谷,靠自己的本事过日子,倒也安稳。”

王耀阳看着孩子们练剑的身影,想起自己刚入宗门时的样子。他们的眼神里没有自卑,只有对“本事”的渴望,像极了当初握着《白莲剑典》的自己。

夜里,谷里的凡根修士聚在篝火旁,围着王耀阳听他讲外面的事。讲他怎么用剑心破阵法,怎么用凡铁剑挡金丹气,怎么跟老魏一起斩元婴。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手问:“王哥哥,我们没有灵根,真的能像你一样厉害吗?”

王耀阳蹲下身,指着篝火里的铁块:“你看这铁,刚挖出来的时候是石头,敲敲打打,烧烧淬淬,就成了能砍柴、能铸剑的好铁。咱们凡根,就像这铁,只要肯打磨,肯沉淀,一样能发光。”

小姑娘似懂非懂,却握紧了手里的木剑,用力点头。

老魏看着这一幕,悄悄对王耀阳说:“看到了吧?咱们的路,不止要自己走,还得让后来人知道,有这么条路可走。”

王耀阳心里一动。他忽然明白,老魏带他来落霞谷,不是为了让他炫耀本事,是为了让他看到——凡根的道,需要传承。

在落霞谷待了半月,王耀阳把自己悟的“剑心”“蕴实”都教给了孩子们。他没教花哨的招式,只教他们怎么沉气、怎么握剑、怎么从劈柴挑水里感受“实”的力量。

离谷那天,孩子们都来送他,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己做的小玩意——有磨得光滑的石子,有刻着剑纹的木牌,还有小姑娘用红绳编的剑穗,穗子上挂着颗小小的墨石,像极了“凡心”剑的坠子。

“王哥哥,我们会好好练的!”

王耀阳看着他们,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接过那个墨石剑穗,系在“凡心”剑上:“等你们能劈开谷口的石碑,就来找我,咱们一起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

老妪拄着木杖站在谷口,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忽然对身边的人说:“这孩子,比老魏当年更懂得‘传’。”

马车驶离落霞谷,王耀阳摸着剑上的新剑穗,心里踏实得很。他想起苏长老的话“路是自己走的”,想起老魏的话“凡根的路得自己走”,如今他觉得,路不仅要自己走,还得为后来人铺一段,让他们走得更顺些。

“接下来去哪?”王耀阳问老魏。

老魏掏出张皱巴巴的地图,指着最南端的“断灵海”:“听说那海里有种‘无灵鱼’,肉能炼‘实丹’,比金丹还硬。咱们去捞几条,给落霞谷的孩子们补补身子。”

王耀阳笑了,握紧“凡心”剑。剑身上,老魏铁剑的白痕、落霞谷的墨石穗、自己刻的三道剑痕,都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串起来的脚印,记录着他走过的路。

断灵海的风浪很大,据说连化神修士都不敢轻易涉足。但王耀阳不怕。

他的剑是实的,他的心是实的,身后还有一群等着他回去的孩子,还有一条需要一代代凡根修士走下去的道。

马车朝着断灵海的方向驶去,车轮碾过沙滩,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像在说——

这条路,有人走,有人传,就永远不会断。

王耀阳望着远处翻涌的海浪,嘴角扬起一抹坚定的笑。他的故事,还在继续,凡根的传奇,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