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林一宁说到做到,亲自在伙房指导火头军们用新收获的土豆和红薯做了简单的饭菜,蒸红薯配上酸辣土豆丝。
当热腾腾的食物分发下去,将士们尝到那香甜软糯的红薯和爽脆可口的土豆丝时,营地各处都响起了满足的赞叹声。
“好吃!真没想到这地底下挖出来的东西这么好吃!”
“大小姐真厉害!不仅武功高强,还懂得这么多!”
“这红薯顶饱,土豆丝下饭,太好了!”
林一宁听着周围的议论,笑着对大家说:“这蒸红薯啊,还算不上最好吃的。
等晚上闲下来,我教大家用炭火烤红薯,那才叫一个香软流蜜,保证你们吃了第一次就想第二次!”
正埋头苦吃的林清落闻言立刻抬起头,腮帮子还鼓鼓的,含糊不清地问:“真的?比这蒸的还好吃?我觉得这蒸的已经够好吃了!”
林一宁凑到他耳边低语:“我给你偷偷烤了几个,就在那边炭灰里埋着呢,等会儿人散了,我们去尝尝。”
林清落眼睛瞬间亮了,连连点头,压低声音:“好妹妹!真是哥的好妹妹!没白疼你!”
饭后,大家稍事休息便继续投入收获工作。
林一宁给哥哥使了个眼色,自己则悄悄走到一旁,用树枝从尚未完全熄灭的灶膛炭灰里扒拉出几个外表焦黑红薯。
她轻轻捏了捏,软乎乎的,已经熟透了。
她将两个最大的递给林清落:“喏,拿去和爹爹一起分着吃,小心烫。”
“太好了!我这就去找爹!”林清落接过烫手的烤红薯,龇牙咧嘴地跑去找林父了。
林一宁看着他雀跃的背影笑了笑,自己拿起一个较小的,和犼桓分食后,也拿起工具,加入了收获的队伍。
经过几天的忙碌,山庄里所有的土豆和红薯终于全部收获完毕。
看着空荡荡的土地,林父找到正在指挥士兵整理粮仓的林一宁,问道:“宁宁,如今这地都空出来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准备种点什么?”
林一宁早有成算,反问道:“爹爹,咱们军营里,应该有不少因伤退役,行动不便但生活尚能自理的士兵吧?”
林父叹了口气:“有,每次大战之后,总有许多好儿郎落下残疾,无法再上阵杀敌。朝廷那点抚恤……唉。”
林一宁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将他们召集到这座山庄来。我可以教他们种植技术,管理这片土地。
他们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也能为军营持续提供粮食,一举两得。”
林父用力一拍大腿:“好主意!宁宁,你真是心思缜密,宅心仁厚!不愧是我林志远的女儿!这事就这么定了!”
回到军营,林父立刻让林清落将那些伤残退役后生活困顿、但尚有劳动能力的士兵登记造册,全部送往山庄。
林清落起初不解:“爹,把兄弟们送到庄子上做什么?”
林父解释道:“你妹妹要在庄子上搞种植,正需要可靠的人手。
让这些老兄弟们去,既能跟着宁宁学种地,以后有个稳定的营生和收入,也能为我们边军保障一部分粮草供给,这是天大的好事!”
林清落由衷赞道:“还是小妹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办!”
很快,一批批伤残士兵被妥善安置到了山庄。
林一宁不仅没有轻视他们,反而极为尊重。
开始系统地教导他们搭建简易大棚等技术,在寒冷的边疆冬季也能种植出新鲜蔬菜。
这让这些曾经为国伤残、一度感到被遗忘的战士们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归属感。
有了林一宁带来的高产作物和持续的农业支持,边疆将士们这个冬天过得前所未有的安稳富足,再无人饿肚子。
林一宁也一直保持着每隔几天就给母亲写信报平安的习惯,同时也从母亲的回信中,了解到许多京城的动向。
母亲在信中提到,太子宇文曜如今已深度参与朝政,手段凌厉,处理了不少与他政见不合的官员。
字里行间透着庆幸:“幸得我儿远在边疆,暂避锋芒。若依你从前那般性子留在京城,只怕……唉。”
林一宁读着信,眉头紧锁,心中的忧虑更深了。
连政见不合都要被清算,那她这个曾经将他尊严踩在脚下,肆意欺凌的“首恶”之一,在他心中该是何等地位?
把他当马骑、逼他吃馊饭、寒冬泼冷水……一桩桩、一件件原主的恶劣行径在她脑中闪过,让她一阵头皮发麻。
“多多,你说……我要是想办法给他喂一颗‘忘忧丹’,让他把以前那些糟心事都忘了,是不是攻略难度能直线下降?”林一宁问多多。
“宿主,提醒过您,修仙界的丹药,对气运之子及重要剧情人物无效,以免破坏世界平衡。
您还是需要依靠自身努力,想办法扭转他对您的观感。”
“我要是有办法扭转观感,还用得着在这发愁吗?”林一宁哀叹一声,“算了,反正还有时间,再想想……”
时光荏苒,林一宁在边疆一待就是两年。
期间,她将山庄打理得有声有色,成了边军重要的后勤基地。
转眼间,她已年满十八。
京城中的林母开始频繁来信催促她回家,信中说为她相看了几家门当户对的公子,盼她回去定亲。
林一宁每次都以“曾为前太子未婚妻,若与他人定亲,恐打皇后脸面,引来祸端”为由婉拒。
林母也知道这个理,但眼看女儿年纪渐长,心中很焦急:“我儿年已十八,若再不成婚,恐成老姑娘,将来如何是好?”
林一宁回信宽慰母亲:“娘亲不必忧心,京城世家关系错综复杂,女儿无意卷入。
或许将来女儿在江湖中觅得一志同道合的侠士,逍遥自在,岂不更好?
朝堂与江湖向来互不干涉,倒也安稳。”
林母思索良久,觉得这或许是一条出路,只要女儿能幸福,未必非要嫁入高门。
于是回信表示同意,但仍催促她抓紧寻觅,莫要一直留在军营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