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1914 > 第223章 英国内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明帝国已经向清帝国宣战,但实际上明帝国除了在边境上派兵和派遣第三集团军进入三秦帮助永宁政权镇守以外没有发动任何进攻,这不禁让英法觉得和平仍有希望。

就在英法为明帝国的克制感到欣慰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柏林传来。德国突然对外宣布,德意志帝国将履行盟约全面支持明帝国对清朝的军事行动。于此同时奥匈帝国同样派遣了第七军团进驻萨拉热窝,宣布全面支持明帝国对清的军事行动。这一消息如同一记惊雷,瞬间打破了欧洲各国苦心维系那脆弱的不能再脆弱平衡。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站在唐宁街10号的会议室里,手中紧握着刚收到的电报。他的面色凝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先是明国大使在伦敦遇刺再到德国和奥匈同时支持明帝国只过去了不到三天的时间。这不禁让他觉得英法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他们的圈套中,甚至明帝国为了战争能够将自己的外交官送入地狱?

不过这就纯属于格雷想多了,明帝国再怎么出生也不会拿自己外交官的命开玩笑。

“疯了,整个世界都疯了!”格雷不断嘴里喃喃道,“这群家伙是要将整个世界都引爆吗?”

格雷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就在他焦虑地踱步时,又一份加急电报送到了他的手中。这次是来自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消息:沙皇尼古拉二世已下令俄军进入战备状态,大批军队正在向波兰边境集结。

接下来是谁?法国吗?再然后是英国?

格雷的预感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法国总理雷蒙·庞加莱刚刚结束与军方的紧急会议,便召见了英国驻法大使。法国已经开始在阿尔萨斯-洛林边境部署军队,为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准备。

尽管英国一再劝阻法俄不要冲动,但是内阁明显不这么觉得——英国不能在这样一场世界大战中作壁上观,当然前提是远东的印度不能有失。

于是在3月15日的凌晨伦敦向应天府发去了最后一封电报:伦敦方面愿意接受明帝国的所有要求,甚至是在这场北伐战争中站在明帝国这边。

就在电报发出之前,英国内阁召开了级别最高的会议。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要将人压垮。首相阿斯奎斯坐在长桌尽头,面前摊着一份份情报文件。窗外的伦敦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中,远处传来教堂钟声的回响。

\"诸位,\"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我们是否要接受法国人的邀请——履行身为协约国的义务,在这我要提醒各位一旦开战就代表着我们不但要在远东和明帝国交战,也代表着我们要在法国与德国人交战。\"

率先开口的是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明显还活在维多利亚时代,对于明帝国对清国的宣战这个小伙子明显是欣喜若狂的,他正不留余力的在内阁叫嚣着战争,\"诸位,\"丘吉尔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机会!德国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他们妄图通过支持明帝国来打破远东的平衡。而那儿正是上帝赐给我们新的殖民地!维多利亚时代将重新回到我们的手里!”

丘吉尔的慷慨陈词在会议室里激起了一阵低声的议论。阿斯奎斯抬手示意安静,他的目光转向了格雷。\"爱德华,你怎么看?\"

格雷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温斯顿的话有道理但不多,首先殖民统治不是派兵去占领就完事了,这需要海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而这些都是现在的大英帝国根本拿不出手的东西。我个人对战争持否定态度。”

格雷顿了顿,环视着会议室内的其他成员,继续说道:\"诸位,我们比德国人更清楚远东的那群黄皮猴子研究出了多么可怕的东西,现在开战等于是将印度拱手让给他们,而我们则会成为他们的垫脚石。”

\"垫脚石?\"丘吉尔冷笑一声,\"爱德华,你太高估那些东方人了。就算他们有几件新奇的玩意儿,难道能比得上大英帝国数百年积累的工业实力?\"

格雷叹了口气,对于丘吉尔这个人格雷对他的判断为:一个疯狂的“战争分子”、一个将个人利益悬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家伙、一个还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老牌英吉利正蓝旗。“温斯顿先生,我的话不是在打击您的积极性,光说一点吧!那些黄皮猴子让给德国人的航母技术能够让德国人的航空炸弹悬挂在伦敦头顶,而我们拿那些天上的德国人一点办法也没有,你难道觉得那群黄皮猴子没有办法反制吗?”

丘吉尔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握紧拳头,正要反驳,但阿斯奎斯抬手制止了他。

“我们应该支持他们在江北的军事行动,就像是普奥战争时我们的态度一样。”格雷接着说道,“我们不能阻止一个主权国家去收复它原本就属于它的东西,除非我们能够在那之前将这个主权国家变为我们的奴仆。”

阿斯奎斯沉默片刻,目光在格雷和丘吉尔之间来回游移。他知道,此刻的决定将影响大英帝国的未来走向。“爱德华,说说你对印度的看法吧!”老首相已经被格雷所说服。

格雷说的没错,一旦开战德国人的航空炸弹可以一直挂在他们的头顶而他们拿那些德国人一点办法也没有,即便是现在英国最好的飞机短时间内也做不到飞到柏林的上空,不谈如何将轰炸机在航母上起飞这件事,光说出海,他们的航空母舰甚至在刚出海就会被德国人的潜艇盯上。(有人要问了,作者作者,为什么不在天上把德国人的飞机打下来啊,那是因为这个时候的空军思想还停留在“换家”这么一个战术上。)

格雷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印度,首相先生,是我们帝国皇冠上的明珠。但它也是我们最大的软肋。明帝国若真要对我们开战,恐怕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这样的行为比起德国在欧洲对我们的威胁要更加致命。\"他停顿片刻,环视四周,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倾听。“如果谈判破裂真的开战了,我们至少要将全国一半的部队,甚至是让整个地中海舰队去印度洋对抗他们,而这我甚至不敢保证能赢。”

格雷的话犹如一记重锤,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头上。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时钟滴答作响的声音。

“我们还有一张翻盘的底牌。”格雷慢慢开口,“澳大利亚。”

丘吉尔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澳大利亚,这片广袤的南方大陆,确实是他们在远东的最后堡垒。

“我们将不得不将整个帝国的力量都统合起来对抗这个大英帝国最强大的敌人,就对付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格雷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确定性,“但澳大利亚人或许不会为了我们而流干鲜血。”

丘吉尔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撑在会议桌上,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光:\"你这是在动摇军心!爱德华,你难道忘了我们是大英帝国吗?就算是拿破仑,最终不也倒在了我们的铁蹄之下?\"

格雷冷静地注视着丘吉尔暴怒的面容,缓缓道:\"温斯顿,你说得对,我们确实打败了拿破仑。但那是因为我们有整个欧洲作为同盟。现在呢?德国人虎视眈眈,法国人自顾不暇,俄国人更是摇摆不定。而在远东,你让我们去依靠一个完全依靠俄国人的满清?有些时候我真希望你是在和我开玩笑。\"

丘吉尔的脸色更加阴沉,他重重地坐回椅子上,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格雷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利刃,直指大英帝国最脆弱的命门。

\"那你的建议是什么?\"阿斯奎斯揉了揉太阳穴,沙哑的声音里透着疲惫,\"让我们在谈判桌上向那些东方人低头?\"

格雷轻轻摇头,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电报。“我们如果要保住印度就不得不放弃法国,而温斯顿这个蠢货在上个月‘弗里德里希事件’爆发时,将两艘奥斯曼在我们这儿购买的军舰给强行扣下,这不但让奥斯曼有了加入同盟国的风险,也让我们在印度的防御更加雪上加霜。”说着格雷朝丘吉尔投去了一个抱怨的眼神。

格雷将电报轻轻放在桌面上,继续说道:“我们必须要在印度构建出一条坚固的防线以此来拖死那群黄皮猴子,可惜的是美国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供血包,不然我们能够以此将他们的舰队活活饿死在远东。这份情报上是他们第一舰队的主要舰艇,其中包括两艘航空母舰与三艘完全不输我们的无畏舰,至于那些该死的潜艇,我们甚至一点消息也没有。”

阿斯奎斯拿起那份电报,眉头越皱越深。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这份情报比他想象中还要糟糕得多。明帝国的海军实力已经远超他的预期,而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力量,那些藏在海底的潜艇呢?他们甚至不知道有多少,而通往整个亚洲的门户马六甲海峡却还在明帝国的掌握中,可以说印度洋已然成为了明海军的狩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