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贤弟莫急,这一战虽败,但贤弟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虽未取首级邀赏,然贤弟的才华众人有目共睹,我看好贤弟未来前程远大。

所以我也想让变蛟跟随贤弟积累些功绩。”

曹文诏直言不讳,他本性豁达,说话从不绕弯子。

“跟着我是可以的,只是……”杜寒目光转向曹变蛟,“我的训练方式或许与常规不同,不知能否适应,而且我的兵力有限。

凭变蛟目前的官阶,已足以担任把总,但我手中并无多余士兵供他统领。”

“这完全没问题!只要能跟寒哥,便是做个伍长我们也愿意!请寒哥放心,我们一定严格按您的要求训练,若有拖累之处,寒哥要如何处置都行!”曹变蛟听闻终于有了转机,兴奋地拍着胸脯承诺。

“不得无礼!寒哥岂是你能如此称呼的?”曹文诏再次严厉呵斥,随后才对杜寒笑道,“贤弟不必担心,我这里兵力也不算多,就给变蛟五十名骑兵吧,必要时也好给贤弟帮忙。”

曹文诏给出这个数字颇为讲究,五十名骑兵不多不少,尽管他的兵力有限,若想拨出百余人给曹变蛟并非难事。

但这样不行,眼下杜寒手下只有百余名正规军,若让曹变蛟带走百人,就会喧宾夺主。

不仅无助于曹变蛟,还可能引发杜寒的猜忌。

曹文诏持有这样的看法,所以他报出的这个数目兼顾了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能让曹变蛟有所凭借,另一方面又不会让杜寒过于忧虑。

他并不了解杜寒的真实想法,后者从未考虑过这一点。

按照杜寒的思路,无论派来多少兵力,来自何处,最终都必须按照他的意愿进行全面重塑。

他并不关心曹变蛟带了多少人,即便是曹文诏的所有部队被调遣过来,他也不会为此担忧。

见曹家叔侄确实有意合作,杜寒当即点头应允:“既然这样,那曹变蛟就跟我去觉华岛吧。

别的我不敢打包票,但只要是他立下的功劳,我绝不会让他吃亏!”

“好!老弟跟我走!”曹文诏站起身,领着杜寒来到一处小校场,那里已有五十名骑兵等候,数量不多不少,恰好合适。

这些人并非特意精心挑选,但也绝非随意凑数,而是从曹变蛟现有的部下中选出,其中一些人甚至曾随他去过觉华岛,杜寒对他们颇为熟识。

次日清晨,马世龙率部离开右屯,若借用现代术语,杜寒算是被借调人员,而马世龙心情不佳,此时已不再干预杜寒的行为。

根据与金启保的约定,杜寒同样起程前往觉华岛。

临近宁远时,众人得知消息,从宁远出击攻打船城的副将左辅成功占领船城,击毙建奴三十余人,并带回五百多名汉民百姓。

马世龙身为总兵虽年轻气盛,但他年纪尚轻,初获功名便心高气傲,此前未曾经历过重大挫败。

本就不愿接触宁远的人马,这一消息更令他感到难堪,因此更加不愿与之碰面。

快到宁远时,他索性率部越境前行,避免让宁远驻军有机会嘲笑自己。

由于牵挂自己的队伍,杜寒也不想在宁远久留,于是带着人马绕过宁远,在岔路口与马世龙、鲁之甲等人告别,直接赶往觉华岛。

他其实很希望能见到满桂等人一面,但一想起袁崇焕的样子,便打消了念头。

不知为何,总觉得这位历史人物似乎对自己抱有偏见。

对于这位历史悲剧性人物袁崇焕,杜寒在初次见面之前还是挺在意的,很想进一步了解这位历史名人是否与史料记载有所不同。

然而经历那次会面后,他对袁崇焕彻底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在他看来,袁崇焕不过是限制武将的一个普通文官罢了,与其他文官并无二致。

马世龙的表情平淡,与杜寒寒暄几句后便独自策马前行。

相比之下,鲁之甲则显得格外不同,队伍早已行至远方,他才跃马而起,与杜寒深情话别。

“兄弟,倘若日后有机会,定要来山海关看看大哥,到时我为你设宴,让你尽兴而归。”

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又与杜寒畅谈一路,鲁之甲的态度已彻底转变。

开口便是“大哥”,闭口又是“兄弟”,全无拘束,仿佛多年挚友一般。

“放心,少不了叨扰大哥,祝你一路顺风。”杜寒抱拳回礼,挥别鲁之甲后,带领小队踏上通往觉华岛的道路。

觉华岛离宁远不过十余里,杜寒等人骑马疾行,不久便抵达李家窝棚码头。

杜寒下马,将缰绳交给王鹏,自己与曹变蛟带人沿码头走去。

码头十分繁忙,十几艘大船正装卸货物,沉重的木箱与麻袋通过简易杠杆装置吊入船舱。

尽管条件简陋,但效率极高。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是与建奴鏖战的辽东之地。

杜寒想起张斌良的话:“打仗归打仗,生意照做不误。”

唯一悬挂水师旗的是一艘小型沙船,船头撑着遮阳伞,伞下一人敞开衣襟,手持扇子悠然躺卧,身旁放着小木桌与茶具。

这般惬意的模样,让杜寒想起快活林的蒋门神。

能在军舰上如此逍遥自在者,必是此船首领,后世称其为“舰长”,明时则叫“捕盗”。

明军战船上配置严格:捕盗一人、舵工二人、斗手二人、缭手二人、碇手二人、守舱门二人、掌号一人、炮手四人,这些职位不可随意变动。

此外还有机动兵队,每队由队长一名及士兵十名组成,具体人数视船体大小调整。

因水战特殊性,士兵装备以火器为主,服饰轻便,极少穿戴重甲。

参照现代海军体系,明时捕盗即为舰长,舵工相当于舵手但权力更大,类似航海长;缭手管理帆缆操作,斗手负责攀高了望,碇手操控船锚。

所谓“神器”,实为炮手,“掌号”则似副舰长,主要职责是传达命令。

在明朝的水军中,舵、缭、斗、碇四位首领手下都有能指挥的水手,而非普通技工。

杜寒靠近哨船时,朝着那位捕盗高声说道:“这位兄弟,你的日子过得挺惬意啊。”

捕盗正悠闲地摇着扇子眺望海面,听见声音转头一看是杜寒,忙整理衣裳,随后在船头单膝跪地行礼:“属下梅大志拜见杜游击。”

杜寒站在原地未动,仅抬手示意:“起来吧,你认得我?”

“多谢游击。”梅大志站起跃下船,疾步走到杜寒跟前,“属下曾帮游击运送粮草,只是未曾当面见过游击,所以游击不知属下。

游击可是要返回觉华岛?”

杜寒点头:“正是要去觉华岛,但这船装不下我的百余名骑兵。

要不劳烦梅捕盗知会一声,让水师调几艘船过来?”

“区区小事何须惊动水师,属下自能解决。”梅大志听罢笑了,转向船上的伙计喊道,“王掌号,去寻几艘大船来,好让杜游击的人马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