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秋·雅加达跨族群匠人议会,抗磁砂桌面的《技术共治宪章》被咖啡渍染成褐色。印尼代表拉赫曼的算筹敲在「抗磁钢炮共享条款」上:「华人企业私改生产线!」他的袖口沾着泗水橡胶园的泥土,三天前那里发生了华工与印尼工人的流血冲突,三菱驻雅加达办事处趁机散布「华人垄断武器技术」的传单。
陈阿林摸出磨损的「工星」算筹,筹身刻着邦加岛矿场的坐标:「抗磁钢炮的橡胶涂层需每日校准,」他展示矿场日志,「上周荷兰残军袭击时,正是印尼技师完成了最后校准。」西装内袋的三菱密档显示,所谓「私改」不过是三菱特务在生产线植入的故障代码,目的是激化族群对立。华裔技师阿凯低头擦拭眼镜,镜片反光掩盖了他看向拉赫曼身后印尼军方代表的复杂眼神——那人袖口的星月徽章,昨夜曾出现在三菱资助的排华集会上。
墙上的电子钟显示10:17,与1952年3月李文古被处决的时间分秒不差。全息屏突然跳出印尼国家情报局(bInt)通报:「查获三菱商事走私频率干扰器。」陈阿林想起根据陈算星口述,当年Ghq财阀解散会议上,三菱代表山田次郎曾暗示「东南亚需要重新洗牌」。此刻,雅加达植物园的抗磁竹正在枯死,农业部门报告显示,灌溉系统的磁导阀被人为调至樱花磁频率,与苏门答腊的三菱精炼厂形成共振。
浅草寺地宫的加急电报送到时,陈阿林正在码头监督橡胶验货。惠子的电报措辞隐晦:「竹苗染病与神户港橡胶有关。」海关记录显示,三井物产的货船「春日丸」在苏门答腊装载的橡胶块中,藏有三菱制造的磁导腐蚀剂。阿米娜的实验室报告指出,腐蚀剂成分与1918年九州矿难中导致华工中毒的樱花磁废料完全一致。
邦加岛矿场的冲突始于一场罢工。印尼工人穆罕默德举着断成两半的算筹:「华人经理克扣抗磁砂配额!」华裔老匠人展示库存清单,却发现关键页被人撕毁。阿凯带着铁锚堂成员介入调查,在矿坑通风口找到三菱特务遗留的微型录音机,磁带里录着三菱伪造的华人管理层对话:「印尼人只配种橡胶,别想碰抗磁砂。」
莫斯科的无线电波与华盛顿的密信同时抵达。苏联建议「联合抵制日本技术渗透」,美国则邀请印尼军方参观俄亥俄州的磁导武器工厂。陈阿林撕碎两份文件,算筹敲击桌面发出急促的「工」字节奏——那是铁锚堂紧急集合的暗号。当晚,跨族群匠人在雅加达老城区的华人会馆秘密集会,华工带来三菱资助排华组织的银行流水,印尼技师展示苏门答腊精炼厂的卫星照片,厂区烟囱正喷出与抗磁竹枯死区域相同的磁导粒子。
雅加达流动工坊里,跨族群调查小组还原了三菱的阴谋链:通过资助印尼极端组织制造排华事件,再以「技术保护」为名向军方出售磁导武器,同时用樱花磁废料污染抗磁竹,嫁祸华人企业。当三菱驻印尼总裁山田次郎被警方传讯时,他随身携带的密档显示,公司计划在1952年底前引发至少五起大规模族群冲突,以配合日本财阀重返东南亚的「北辰计划」。
1952年冬至·邦加岛港口,陈阿林与苏卡诺共同签署《雾汽联合声明》。声明附件详细列出三菱的十二项罪行,包括伪造技术故障、资助暴动、污染生态环境等。邦加岛矿场与爪哇橡胶园的代表共同敲击算筹,节奏汇成印尼民谣《梭罗河》与福建民歌《采茶扑蝶》的合奏曲。当「工星号」商船鸣笛启航时,船舱装载的不再是单一的抗磁砂或橡胶,而是混合包装的「共生货物」——每箱抗磁砂搭配三公斤橡胶,象征华人与印尼人的经济依存。
东京浅草寺,小林收到南洋寄来的抗磁竹苗,根部裹着雅加达华人会馆的丝绸。惠子望着苗圃里新长出的竹叶,突然明白南洋传来的不是技术施舍,而是血的教训:在三菱的殖民棋局里,华人与印尼人都是棋子。而破解困局的唯一方法,正如陈阿林在声明中所言:「当我们学会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的频率,殖民主义的杂音自然会消散。」
暮色浸透马六甲海峡时,三菱的「春日丸」货船在雾气中迷失方向。船长收到总部急电:「放弃东南亚市场,转攻巴西橡胶园。」而在雅加达的档案库里,三菱的罪证被整理成《殖民技术罪案汇编》,成为南洋共和国各民族匠人必修的历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