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 第303章 东狄葛朗台,情商地花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3章 东狄葛朗台,情商地花板

太平八年五月末,代山率领的东狄铁骑终于抵达燕京,与高岳的大燕军完成会师。

暮色沉沉,燕京郊外的大营连绵数里,篝火如星。

宇文弘和高岳为筹措军粮和运输队已经对燕京百姓竭泽而渔,强征二十万民夫号称加上十万大军号称三十万。

燕京运河不通延庆,大燕又缺驮运牲畜,只能靠民夫肩挑背扛。

在代山到来前,高岳始终不敢西出往延庆、宣府运粮——燕山军骑兵骁勇来去如风,若奔袭截了粮道,这些军粮反倒成了资敌之物。

高岳亲设接风宴,代山高坐上首,酒过三巡,帐内气氛热烈。

“贝勒爷,燕山军虽凶悍,但终究不过是一支新崛起的边军。”

高岳举杯敬酒,语气恭维,眼底却藏着试探,“如今有东狄铁骑助阵,此战必胜!”

代山仰头饮尽杯中烈酒,哈哈大笑:“高将军莫要长他人志气!什么燕山军不可敌?不过是你们没遇上真正的东狄铁骑!”

他大手一挥,目光扫向帐下诸将,最终落在喀山身上。

“喀山!”

代山嗓音洪亮,“你带本部三千骑为先锋,明日出发,去保定府探探燕山军的底!”

喀山霍然起身,甲胄铿锵作响,抱拳领命:“贝勒爷放心!末将定给燕山军一个下马威!”

他咧嘴一笑,眼中战意熊熊,“若有机会,必斩他几颗燕山军将领脑袋回来助兴!”

代山满意点头。

他虽听闻燕山军骁勇,他认,但是到底实力如何也没个参照,代山虽知道多夺和儿子们折在燕山军手上,但全军覆没的败仗反而难判真实战力。

多夺也说对面偷袭,实力不亚于镶白旗,在他眼里就是不如正红旗。

毕竟除了正黄旗,其他旗都是垃圾,镶黄旗说实话代山也觉得被豪革那小子糟蹋了。

高岳口中\"燕山军势不可挡\"的说辞,在他听来不过是败军之将的托词更没法判断。

正红旗纵横天下,何曾惧过区区边军?

与其听别人一面之词,不如让喀山这支老先锋去碰一碰——能战则战,不敌则退,横竖都能摸清对手底细。

高岳见状,心中暗喜。

若喀山能挫燕山军锐气,自然最好;

若败了……那也是东狄人先折一阵,与他大燕无关。

金帐内灯火通明,酒肉飘香。

高岳满脸堆笑,亲自为代山斟满一杯烈酒,谄媚道:\"贝勒爷远道而来,助我大燕剿灭燕山叛逆,此等恩义,高某无以为报!\"

他一挥手,帐外立刻走进十名身姿婀娜的美人,个个薄纱遮面,眼波流转。

紧接着,十口沉甸甸的鎏金木箱被抬了进来,箱盖一开,满帐金光灿灿——全是上等的金银珠宝。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高岳躬身道。

代山眼睛一亮,哈哈大笑:\"高大将军果然爽快!\"

他毫不推辞,一把揽过最近的美人,粗糙的大手在那纤细腰肢上摩挲两下,仰头饮尽杯中酒。

帐下众将看得眼热。

和硕图盯着那箱金锭,喉结滚动;

博尔晋的目光黏在美人身上;

叶克书捏着酒杯的手指发白;

喀山更是直接\"哼\"了一声,仰头灌下一大碗闷酒。

\"贝勒爷海量!\"高岳继续奉承,\"不如再饮......\"

代山却突然摇晃着站起身,故作醉态:\"今日尽兴了!\"

他搂着美人,朝亲兵挥手,\"把这些都抬到我帐里去!\"

待代山离席,帐内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将领们盯着案几的美味,酒肉突然索然无味。

帐外,代山正哼着小曲,搂着美人走向自己的营帐,对身后将领们的怨气浑然不觉——或者说,装不知道。

若是黄台吉在此,必会将财物美人尽数分赏诸将——大战当前,收买人心最是要紧。

可代山素来贪财好色,战利品多半入了私囊就出不来了。

部下虽心中不满,却也只能暗自腹诽。

(历史上,代善虽实力雄厚,却因性情缺陷最终败于皇太极之手。

堪称葛朗台和情商地花板结合体,连老爹努尔哈赤赏赐给他儿子的宅邸都要与亲子岳托相争,生生将儿子们推向皇太极阵营。

更与小妈阿巴亥传出丑闻,在宗室中威信尽失。

皇太极常以战利品优先分配拉拢其他贝勒。

而代善却屡被史书记载\"尽取美女财物\",对部将赏赐吝啬。

这一取一予之间,胜负已分。)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喀山便已披甲上马。

两个甲喇的正红旗精骑列阵待发,人人轻装简行,只带五日干粮。

三千铁骑如狂风般卷出大营,向西疾驰而去,马蹄踏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与此同时,代山和高岳的大军也开始拔营。

十万联军浩浩荡荡向西推进,旌旗猎猎,刀枪如林。

正红旗东狄铁骑与定北军精锐在前开道,后方则是蜿蜒数十里的运输长龙——十万民夫肩挑背扛,在军士的鞭打下艰难前行。

\"快走!磨蹭什么!\"

一名大燕军士挥鞭抽向脚步踉跄的老民夫,那人肩上的粮袋顿时歪斜,粟米洒了一地。

\"军爷饶命!\"老民夫跪地哀求,却被一脚踹翻。

旁边推着独轮车的青壮民夫敢怒不敢言,只能低头加快脚步。

这些有幸家里有推车的人不足三成,其余七成只能靠扁担和麻绳负重前行。

队伍中不时传来哭嚎声,但很快就被鞭打和呵斥镇压下去。

大燕可没有燕山军手里那么多四腿牛马,只能用两腿牛马运粮。

古语有云:\"千里不运粮\",平原运粮二百里,损耗往往高达二三成。

《太白阴经》就记载:\"粮二百里,运夫食十去其三\"。

而张克的燕山军却凭借官道马车运输,硬是将损耗压至一成。

若算上沿途临时草料站点补给,损耗更可低至半成——最大的消耗不过是车轮、车轴的磨损,靠着燕山标准化配件随时更换即可。

孙长清与吴启研究将战场定在保定府,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从燕京到延庆二百里,再从延庆到保定外围前线一百五十里,这条漫长的补给线将成为伪燕联军的噩梦。

燕山军这套现代体系化的后勤,堪称降维打击。

即便打持久战,也能生生拖垮东狄伪燕联军。

人多确实力量大,但是后勤压力更大,饿死比战死可怕。

当年大业帝征讨高句丽,号称百万之众,却因后勤拖累功败垂成。

而后天可汗再征高句丽时,仅用十几万精兵,辅以十万民夫,反以四分之一的兵力大获全胜,将高句丽逼退半岛,终为高宗所灭。

隋军是活活被后勤拖垮的,千里运粮不够路上吃。

精兵之利,一在令行禁止,二在粮秣易供。

对外进攻扩张,终究要靠能征善战之师,而非堆砌数量的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