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完全西沉时,张克带着燕山军开到了晋州大营东侧。
早有晋州辅兵在划定好的区域立了界旗——圈出的高地平整开阔。
这位置选得刁钻:上风口避开了马粪味,离水源又只百步远,连挑剔的老行伍也挑不出毛病。
\"爵爷,这块地可还满意?\"陆大勇迎上前,脸上挂着武人特有的直爽笑容。
张克环视一周,点了点头:\"劳陆指挥费心了。\"
说罢一挥手,身后亲兵立即抬出十几口木箱。
\"一百匹河套马,十箱胡椒,五十坛烧刀子。\"张克屈指弹弹箱板,\"给弟兄们解解乏。\"
张克拍了拍最上面的箱子,\"都是西域和辽东来的好货。\"
陆大勇眼睛一亮,也不客套,招手唤来军需官当场清点。
晋州辅兵们手脚麻利地将战马牵入马厩;
另有数百名士卒提着扫帚、铁锹过来,帮燕山军清理营地杂草,夯实地面。
\"当兵的就该这般痛快!\"
陆大勇咧嘴一笑,\"爵爷给脸,咱晋州军也不能跌份!\"
入夜后,两营火把次第亮起。
燕山军栅栏外,巡夜亲兵按着刀鞘来回走动,与晋州哨位始终隔着十步——恰好看不清对方眼底的神色。
夜风裹着对面营地模糊的口令声——不同部队混驻最易生乱,按军中铁律,夜间无故越界者,格杀勿论。
所以哪怕只有200多人,晋州军也单独给他划了片营地,麻烦点也好过出问题。
张克站在帐前,望着晋州军营此起彼伏的火把,对身旁亲兵道:\"传令下去,今夜口令改作'燕山明月',任何人不得擅离营地。\"
张克觉得,和这些武将打交道就是痛快,不像和朝廷玩无间道。
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刀架在脖子上混饭吃的人,谁有闲工夫跟你玩心眼?
在燕山军里,他向来就是个“傻大款”形象——仗打好了,银子管够;
立功了,牛羊美酒直接往营里抬。简单粗暴,但格外好用。
当兵的大多是泥腿子出身,种地的、打铁的、跑江湖的,哪个不是直肠子?
他们信不过满嘴仁义道德的文官,反倒更愿意跟着张克这种“土财主”卖命——至少明码标价,不玩阴的。
直率的统帅往往显得\"透明\",士兵认为其不会暗中算计自己,更愿意追随。
明末那些文官将领,洪承畴也好,袁崇焕也罢,说到底还是靠拿捏将领来控制军队。
可这招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
李二那招就高明得多。
尉迟敬德被李元吉泼脏水,换别人肯定要写奏折、走流程、等朝廷裁决。
可李二偏不,直接抬一箱金银砸过去,既堵了朝廷的嘴,又让尉迟敬德明白:跟着我,亏待不了你。
这法子看着像暴发户撒钱,可实际上呢?省了多少麻烦事。
就跟“吃粉”那破事一样——别人非要较真你吃了几碗,难道还真剖肚子自证清白?
不如直接把他眼珠子抠出来,让他自己滚进老子肠子里数!
晋州中军帐内,烛火摇曳。
廉山听完陆大勇的汇报,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上的白须。
\"燕山军确实不简单,\"
陆大勇抱拳道,\"行军扎营滴水不漏,就连交割的战马,连马鞍铜钉都配齐了。\"
廉山忽然咧嘴一笑:\"明日校场比试,你和习武替咱廉家打头阵。\"
\"末将明白。\"陆大勇沉声应道。
帐内没见廉海的身影。
这位老将此刻正坐镇大同——比起雁门关,大同的干系要大上十倍。
上次太原告急,是廉海率军驰援,陆大勇留守大同;
待战事平息,廉山二话不说就把老将调回大同,换上了更年轻的陆大勇随军。
这是廉山定下的铁律:大同绝不能有闪失。
他们翁婿二人,至少要留一个坐镇。
哪怕太原城破,大同也绝不能丢——否则等着他们的就不止东狄的八旗,草原人和西羌人怕是也要来\"分一杯羹\"了。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晋州校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当兵的日子枯燥得像嚼了三个月的干饼,难得有热闹看,这群丘八哪还坐得住?
粮车顶上、箭垛子上全蹲满了人,还有个猴精的愣是窜上了旗杆,结果被值哨军官一箭射断裤腰带,捂着屁股滑下来时惹得全场哄笑。
\"开盘了开盘了!燕山军一赔五,晋州军一赔二!\"没错,主场优势大,毕竟燕山军就赵小白一个传出名声的,主要燕山军对手活下来的不多,没什么人给他们扬名。
几个满脸风霜的老油子军汉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腰间皮囊里的铜钱叮当作响。
张克坐在观战台上,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下注声,心里暗想:该把韩仙那小子带来的。
在燕山时,那货连他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裤衩都敢拿来开个盘口。
廉山捋着花白胡子笑道:\"燕山伯,老夫这些儿郎可都是刀山火海里滚出来的。\"
\"巧了。\"张克拍了拍腰间横刀,\"我这些弟兄也专治各种不服。\"
燕山军这边排兵布阵煞是讲究:
第一场(三对三夺旗):赵小白、常烈、冉悼这三个稳一点,性格比较随和。
张克特意没让李骁上,就怕这家伙一上场就喊\"我要打十个\"。
毕竟是来谈合作的,得给东道主留点面子。
第二场(骑术)毫无悬念派了李骁。
在燕山军里,除了霍无疾就数这小子骑术最野——能在马背上翻跟头的主儿。
第三场(步战·短兵对决)还是赵小白。张克交代得明白:要是前面两场都赢了,这场就\"放水\"放得漂亮点打个平手。
毕竟国乒都知道不能剃光头,当年张魔王还知道给爱酱让球呢,不过最近的国乒不咋需要考虑放水的问题了....
第四场(骑射连环靶):常烈,应该挺稳的,在燕山骑射也能排得上号。
第五场(角力)直接祭出李玄霸这个大杀器。张克盘算着前三场就能拿下,最后这场纯粹是给晋州军一点\"燕山震撼\",秀肌肉。
晋州军那边也不含糊,廉山把压箱底的好手都搬出来了:
第一场(三对三):
廉习武打头阵——廉山嫡长孙,晋州年轻一辈的扛把子,21岁就独领一卫。
陆大勇压阵,别看被廉润家暴,当年可是凭一身硬功夫被廉家相中的女婿。
张镇岳坐镇,这位\"铁壁将军\"使一手铁鞭,最擅长配合作战。
第二场(骑术):王破山,汾州卫指挥,\"河朔惊雷\"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北伐时带着对等骑兵冲垮过东狄八旗。。
第三场(步战·短兵对决):廉习武。
第四场(骑射连环靶):李承烽,潞安卫指挥,北伐名将李承烽,据说能百步外射中铜钱方孔。
第五场(角力)还是陆大勇——这厮除了怕老婆,浑身上下就剩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