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乾贵公子 > 第287章 夜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浓重,宫禁森严。

白日里新帝登基的喧嚣与藩王叛乱的震动,似乎都被这深沉的夜幕暂时压下。

唯有御书房内,一点烛火摇曳,映照着两张同样凝重却隐含锋芒的面孔。

新帝云阳已褪去沉重的衮服冕冠,只着一身素雅的明黄常服。

长发松松挽起,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仪,却多了几分真实的疲惫与锐利。

她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纤细的手指划过那些代表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的微缩模型,最终重重落在标注着“晋阳”的位置,指尖微微泛白。

“五十万…哼,虚张声势罢了。”

“能战之兵,至多二十万。”

赵清漪的声音清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但眉宇间的忧色并未散去。

她转身看向许琅说道:“京都可用之兵,除你黑袍军本部精锐,唯有征调云州、梁州、兖州三州兵马。”

“然则…三州指挥使,虽未附逆,却也未必全然忠心。”

“仓促征召,至多凑足十万,兵员素质、装备意志,皆远不如你黑袍军。”

“此去北征,路途遥远,粮道漫长,若这三州兵马稍有异动,或阳奉阴违,甚至…”

云阳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的担忧已清晰传达。

“你务必时刻警惕,不可尽信。”

许琅一身玄色蟒袍,身姿挺拔如松,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

闻言,他只是微微颔首。

“陛下放心,兵贵精,不贵多。”

“十万,足矣。”

“叛军虽众,不过乌合之众,各怀鬼胎,号令难一。”

“至于三州兵马...”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臣自有分寸,是刀是盾,一试便知。”

“若为刀,臣善用之;若为盾,臣自有法度令其稳固;若有异心…”

他按在腰间佩剑剑柄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紧了紧,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悄然弥漫,“臣之剑锋,亦不吝饮血。”

云阳凝视着他沉稳如山、杀伐决断的气度,心头那丝因兵力悬殊而起的阴霾,仿佛被这强大的自信驱散了几分。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点了点头。

“你心中有数便好,朕信你。”

话题一转,许琅指向沙盘上京都的位置:“陛下,火器之威,宫变时已见分晓。”

“欲定天下,非此利器不可。”

“臣此番出征,将神机营主将陶竹成及其核心匠作班子留在京都。”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云阳,“请陛下倾力支持,划拨土地、钱粮、匠户,命陶竹成全力督造火器工厂,务必在最短时日内,将燧发枪、震雷炮大批量生产出来,优先列装拱卫京畿之师,继而推广全军。”

“此乃固国本、慑宵小之根基!”

云阳眼前瞬间闪过昨夜宫门在震雷炮怒吼下轰然粉碎的场景,那毁天灭地的力量让她心有余悸,更让她看到了掌控天下的曙光。

她毫不犹豫,斩钉截铁道:“此事关乎社稷安危,朕必倾尽全力,钱粮、土地、匠户,要多少给多少!”

“工部会全力配合陶竹成,若有任何人、任何衙门胆敢从中掣肘、拖延,朕必严惩不贷!”

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

“谢陛下!”

许琅抱拳。

“京都之内…”

他话锋再转,眼神变得锐利,“臣率大军离京,此间空虚。”

“那些心怀叵测的顽固派王公贵族、前朝旧臣,蛰伏暗处,如同毒蛇。”

“陛下虽登大宝,根基未稳,臣恐其趁虚作乱,勾结外敌,或行刺驾、或散播流言、或于后方滋扰粮道…”

云阳闻言,非但没有忧虑,反而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清冷而自信的笑意。

“许卿多虑了。”她走到御案后,拿起一份看似普通的奏报递给许琅,“看看吧。”

许琅接过,快速扫视。

上面并非军情,而是一份份看似无关紧要的官员动态、府邸出入记录、隐秘书信往来…

条理清晰,直指数个核心的顽固派大臣和宗室亲王。

落款处,一个鲜红的、带着凌厉气息的“锋”字印记,赫然在目!

“赵锋的人早已如同蛛网,将这些人牢牢盯死。”

云阳的声音带着掌控一切的从容,“他们的一举一动,皆在朕的掌握之中。”

“朕已授意赵锋,外松内紧,让他们跳,让他们串联,让他们自以为得计…”

“正好借此机会,将京都内外所有心怀异志者连根拔起,一网打尽!”

她的凤眸中闪过一丝寒光,“朕正愁找不到由头清理门户,许卿只管放心北征,替朕扫平外患。”

“这京都的魑魅魍魉,自有朕来料理!”

许琅看着那份情报,再看向眼前这位心思缜密、手段凌厉的新帝,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他收起情报,拱手道:“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如此臣再无后顾之忧。”

御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人各有所思的面容。

许琅沉吟片刻,似乎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还有一事…需禀明陛下。”

“何事?”

云阳抬眼看他。

“乐瑶她…”

许琅顿了一下,“昨日太医诊脉,已…有喜了。”

“什么?”

云阳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颤,盏中清亮的茶水荡起细微的涟漪。

她脸上的从容瞬间凝固,凤眸深处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惊讶,有猝不及防,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如同藤蔓般悄然缠绕上心头,让她呼吸微微一窒。

那个天真烂漫、被许琅护在掌心的女子…竟然有了许琅的骨肉?

这个认知像一根细小的针,刺破了她心底某个隐秘的角落。

她甚至有一瞬间的恍惚,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若是自己…若是自己比乐瑶更早…

但这丝异样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一圈微澜,便迅速被帝王的心志压下。

她迅速垂下眼睫,遮掩住眸中翻涌的情绪,再抬起时,已恢复了惯常的平静。

只是那平静之下,似乎多了一层更深的、难以解读的幽暗。

“这是…喜事。”

“恭喜镇国王了。”

赵清漪的声音听不出太大波澜,她甚至微微弯了弯唇角,试图挤出一个符合身份的笑容,但那笑意并未真正到达眼底。

她放下茶盏,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案面上划过,目光重新投向沙盘上遥远的南方,语气变得郑重而沉凝。

“许卿安心出征,乐瑶…朕会命太医院最精于妇科的太医悉心照料,所需用度,一律按宫中最高份例供给。”

“国公府内外,朕会增派可靠人手护卫,确保万无一失。”

她顿了顿,抬眼直视许琅,一字一句道:“朕向你承诺,她在京都一日,朕必护她母子周全。”

“绝不会让她…再受半分委屈。”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带着帝王的金口玉言。

但许琅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话语深处那丝极力压抑的、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他深深看了赵清漪一眼,那眼神中包含了理解、托付,或许还有一丝微不可查的歉意。

最终,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郑重地躬身一礼。

“臣…谢陛下隆恩!”

“有陛下此言,臣无后顾之忧,定当扫平叛逆,凯旋而归!”

云阳微微颔首:“朕在京都,静候王师捷报。”

许琅直起身,最后看了一眼沙盘上那即将燃起烽火的晋阳之地,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如鹰。

他不再多言,抱拳沉声道。

“臣,告退!”

玄色的身影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殿门。

沉重的殿门在他身后缓缓开启,又沉沉合拢,将御书房内摇曳的烛光与无声涌动的复杂心绪,隔绝在内。

云阳独自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久久未动。

烛火将她孤高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方才许琅按剑站立的位置,那里仿佛还残留着他身上凛冽的气息。

良久,一声极轻极轻的叹息,消散在寂静的空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