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他顿了顿,回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婉皇后,语气变得无比真诚,“朕这个年纪,也确实对那些年轻的姑娘们没有兴趣了。”
“朕的心里啊,一直都只有你一个。”
这句突如其来的土味情话,让婉皇后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抹红霞,心中的惊悸与不安,竟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情抚平了大半。
她看着眼前的丈夫,这个天下的君主,第一次在她面前流露出如此疲惫而真实的一面。
她定了定神,柔声说道:“皇上息怒。您想取消选秀,自然是为天下女子着想,也是为了后宫的安宁。”
“”只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前朝那些言官大臣们,可未必同意。到时候,怕不是要把朝堂闹翻天了。”
“哼!”光庆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霸道与冷厉,“朕是一国之主!朕的后宫,朕的家事,还轮不到他们来指手画脚!”
“朕做的决定,谁敢拦?他们不听也得听!”
“朕意已决。”他斩钉截铁地说道,“与其耗费巨资,养着这一群心怀鬼胎的怨女,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用在军国大事上,用在百姓福祉上。这,才是利国利民的长久之计!”
婉皇后看着他坚定的神情,知道他不是在说糊涂话。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一旦他下定了决心,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于是,她不再劝阻,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将自己的手放入了他的掌心彼此紧紧握着。
毕竟,取消选秀,对她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
她身为一宫之主,每日里除了辅佐君王,还要处理那些鸡毛蒜皮、争风吃醋的破事,也着实心累。
有那个功夫,她还不如多陪陪宝妞。
想到宝妞,婉皇后的心中又涌起一阵柔软的感叹。
这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和秘密空间。
母女俩能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相处的时间,好像也越来越少了。
这让她,竟有些忍不住地怀念起宝妞还是个软糯奶团子的时候。
时光荏苒,转眼便出了正月十五。
元宵节的灯火与喧嚣散去,整个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这个年,就算正式过完了。
而光庆帝取消选秀的决定,果然就像婉皇后说的,一下子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果不其然,以几位老臣为首的言官们,哭天抢地,引经据典,痛陈此举“有违祖制”、“动摇国本”,奏折像雪花一样堆满了光庆帝的御案。
但光庆帝这次是铁了心,力排众议,甚至不惜当庭罢免了两个叫嚣得最厉害的御史,以雷霆手段将反对的声音强行压了下去。
这件事最终还是按照他的想法,颁布了下去。
一时间,天下哗然,有赞赏其体恤女子、励精图治的。
也有暗骂其独断专行、不敬祖宗的。
但无论如何,这延续了数百年的制度,终究是在光庆帝的手中画上了句点。
这日清晨,早朝。
朝堂上的气氛还有些因选秀之事而残留的紧张。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又是平淡的一天时。
礼部尚书周大人,一位年过中旬、向来以严谨着称的大臣,忽然在朝廷上站出来,躬身启奏:
“启禀皇上,再过两月,便是我大洲国三年一度的春闱科考。此乃为国选材之大典,老臣与部中同僚商议,为求新意,激励天下士子,恳请皇上恩准,于今年的考题中,增设一题,由皇太女殿下亲自拟定!”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瞬间哗然!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意外与不可思议。
让一个年仅八岁的女娃娃,给十年寒窗苦读的天下士子出考题?
这……这不是胡闹吗?
大殿之内,立刻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周尚书莫不是老糊涂了?皇太女千金之躯,聪慧过人,可科举乃是国之重器,岂能儿戏?”
“是啊,皇太女能出什么题?难道考大家怎么做胭脂水粉,怎么做生意吗?荒唐,简直是荒唐!”
“此举若是传出去,岂不令天下读书人寒心?”
光庆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大臣们的反应,脸上却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抬手,轻轻一压,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周爱卿,”他看向礼部尚书,声音不疾不徐,“你且说说,为何会有此提议?”
周尚书面不改色,朗声道:“回皇上。臣有三点理由。其一,皇太女殿下虽年幼,然其思虑之深远,见识之广博,远超常人。”
“宝颜阁之策,不仅利女,更心怀寒门学子,其‘皇家希望基金’之构想,更是经世济民的大智慧,此乃‘仁心’与‘智略’兼备,足以垂范天下士子。”
“其二,历年科考,题目多出自四书五经,士子们早已摸索透了其中的规律,应试文章多是空谈义理,辞藻华丽,却于国计民生并无实益。长此以往,我大洲国选拔出来的,恐怕多是些只会引经据典、皓首穷经的书生,而非真正能为国分忧、为民办事的实干之才。”
“其三,由皇太女出题,正是要打破这陈腐之风!就是要告诉天下的读书人,皇上的朝廷,要的不仅仅是会背书的才子,更需要懂得变通、心怀百姓、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皇太女的题目,或许不考经义,但定能考出一个人真正的格局与担当!”
周尚书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原本还在议论纷纷的朝臣们,不少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皇太女虽小,但她做成的几件事,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她的想法,确实与众不同,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光辉。
光庆帝听完,龙心大悦,一拍龙椅扶手,大笑道:“好!说得好!周爱卿此言,深得朕心!”
他环视殿下群臣,朗声道:“朕的宝妞,人还没到,名声就已经能让满京城的贵妇为之疯狂。”
“朕的宝妞,心怀天下,能让穷苦学子有书可读。”
“这样的皇太女,为何不能给那些自诩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出一道题?”
“朕倒要看看,他们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论起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比不比得上朕八岁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