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混凝土混合料设备可分为垂直式与水平式两种型式,前者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后者安装便捷但自动化程度较低。
在垂直式混凝土制备设备中,材料只需一次提升,然后,借其自重顺序落至下属各道工序。
其优点是生产率高,易于实施自动化,占地面积小;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费用大,安装高度高。
水平式混凝土制备设备中,材料需经二次提升,即先将材料提升至储料斗,经称量后再提升至搅拌机。
其优点是安装高度低,结构简单,投资少,投产快;缺点是自动化程度较低。
现在预制厂草创阶段,王鹏肯定是选水平式混凝土制备设备,它不但投资小,见效也快,还容易上手。
产品他首选水泥管、其次是预制板,然后是水泥电线杆,淡然也不排斥做一些其它的水泥预制件。
预制水泥管作为一种重要的排水和输送材料,其制造工艺的精湛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成品的出厂,预制水泥管的制造过程经历了多个精细而复杂的环节。
它的制造首先始于原材料的选择。
优质的水泥、砂、石、钢筋以及必要的添加剂是构成水泥管的基础。
水泥作为粘结剂,其品质直接影响水泥管的强度和耐久性。砂、石的选择则关乎水泥管的密实度和抗渗性。钢筋作为增强材料,能够显着提高水泥管的抗压和抗拉强度。
而添加剂的加入,则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原材料配比方面,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比例,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除了标准的配比外,还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配比,以达到预定的强度和性能要求。对此,王鹏在制作工艺中都予以了详细的说明。
钢筋骨架是预制水泥管结构强度的关键。
在钢筋骨架成型架上,按照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将钢筋进行切割、弯曲和焊接,形成坚固的骨架结构。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确保焊接质量,避免钢筋严重烧蚀,同时让加固点集中在钢筋骨架两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对于双层钢筋结构,还需要使用预制的架立筋进行支撑,确保钢筋骨架的立体稳定性和均匀受力。
模具是预制水泥管成型的关键设备。
在模具组装前,需要在模具内壁均匀涂抹清洁机油,以便于脱模。随后,将制作好的钢筋骨架放入模具中,确保骨架位置准确、稳定。接着,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力度,以确保混凝土填充均匀、密实,避免出现空洞和气泡。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入成型阶段。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预制水泥管可以采用离心成型或振动成型。离心成型是通过旋转模具使混凝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实成型;振动成型则是通过振动设备使混凝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达到密实状态。成型后,需要对水泥管进行养护,以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的提升。养护时间通常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天气条件来确定。
在预制水泥管制造的最后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这包括对水泥管的外观、尺寸、强度和抗渗性等方面的检测。外观检测主要检查水泥管表面是否有裂缝、气泡等缺陷;尺寸检测则确保水泥管的直径、壁厚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强度检测通过压力试验来评估水泥管的抗压和抗拉强度;抗渗性检测则通过浸泡试验来评估水泥管的防水性能。
经过质量检测合格的水泥管,方可出厂销售。
在出厂前,还需要对水泥管进行标识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存储。
预制板的制作相对于水泥管相对比较简单。它包括确定预制板的设计参数,?计算材料用量,准备原材料,制作预制板,拆模和检验等几道工序。
确定预制板设计参数,主要是确定板的厚度,?混凝土标号,以及钢筋的规格、数量和布置方式。
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来计算水泥、碎石、河沙用量,配合比则是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工作性能和原材料性能等因素来确定的。
制作预制板的过程并不复杂,首先将水泥、碎石、河沙和水等原材料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然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预制板的模具中,并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无气泡。
接着在浇筑好的混凝土上铺设已经加工好的钢筋网,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待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养护,包括保湿、防晒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当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可以进行拆模操作,进入检验阶段,对预制板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平整度、强度等指标,确保预制板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是确保预制板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的关键。
水泥电线杆的生产步骤包括钢筋骨架制作、模具浇筑、离心成型、蒸汽固化、脱模及养护,和其它水泥预制件的过程大同小异。
但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对原材料和工艺的要求相对来说都比较高。
其中钢筋应选择材质好,抗压力强的钢筋,水泥应选择凝固快,密度低的,砂子需要进行过滤,防止有其它杂质掺杂。
在生产的过程中为确保质量需要添加钢筋调直切断机进行按规定的长度调直后切断。以确保钢筋的长度要准确。
水泥电线杆模具也是保证电线杆成型的关键。
模具一般都是两半的,把调直后的钢筋同时用细钢丝盘成罗圈的纬线,环绕着作为纬线的钢丝,结合的地方用铁丝绑牢,这样在模具中就有了水泥电杆的整体骨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