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赛很热闹,看得大家兴奋不已,那些呐喊助威的年轻小伙,更是把喉咙都喊哑了。
半决赛结束后,很多人凑在一起,讨论哪个队伍有机会杀进决赛。
然后押注!
沈淮没有随大流,而是去了南坊市的铺子(沈氏鲜蔬坊)
节日的缘故,街上很多人。
平时不消费的人,到了节日多少会花点小钱,买肉、买零嘴、买点平时自己舍不得买但又有点小贵的东西。
比如:八文钱一斤的黄芽菜,十二文一斤的黄金豆腐。
这两样对京城百姓而言,算不得新鲜,可又没地方买。
黄芽菜是佛门才有的素菜,普通人想吃,不可能跑到寺庙去,不方便。
还有黄金豆腐,虽说做法和叫法跟普通的豆腐不一样,但本质上还是豆腐,就像文思豆腐,想吃,只能到酒楼去。
一来价贵,二来麻烦。
如今坊市有这么一家铺子,自然备受瞩目。
刚开业不到半个月, 便生意火爆。
这两天,黄芽菜的销量更是高达三百多斤,沈金见火候差不多了,趁机推出绿芽菜,顾客见两样菜都长得差不多,价格也一样,接受良好。
调来的新掌柜,开始去各大酒楼、食肆转悠,寻求合作机会。
此人能力不错,沈淮来到店铺时,他正好拉到三家中型酒楼的订单。
但问题来了。
种植黄芽菜的场地,空间有限,要是订单增多,产量怕是跟不上。
新掌柜直接向沈淮反馈。
沈淮的决定是:启用西坊市铺子后院,由沈金负责。
西坊市的铺子,沈淮打算卖玉晶卷(卷筒粉)、玉丝汤粉(米粉),店名都想好了,就叫沈记汤粉铺,简单粗暴。
目前已经装修好,等人员培训到位即可开业。
至于东坊市那边,谢不二已经过去交涉,预计做到月底就撤。
只是这位食肆老板,还想挣扎一下。
沈淮也不急!
毕竟生意不好,吃亏的又不是他。
何况沈淮还承诺,只要食肆老板撤出,便退还剩余租金,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沈淮跟新掌柜聊了两刻钟,这才去后院。
见沈金正在教伙计做豆皮。
一个教得仔细,一个学得认真。
沈淮没有打扰他们,在后院转了一圈便离开了。
假期很快结束!
沈淮恢复早起上课、夜晚挑灯奋战的生活。
为了尽快升去内舍,他一刻也不敢松懈。
东一斋的人见他如此刻苦上进,哪里好意思偷懒?
大家跟着一起卷。
就连学渣萧策,都比以往勤快了许多,三不五时的过来请教。
他的课业,保持在合格线以上。
而且,还保持了一个多月的良好纪律。
没有迟到,更没有早退,课业合格。
学正见他在纪律上和课业上有所转变,特意在课堂上点名表扬。
第一次收到表扬的萧策,嘴角翘得老高。
怎么压都压不住。
于是,大手一挥,花几百两请整个东一斋人员去一品楼吃大餐。
过后,还特意送沈淮一间在东坊市的铺子表示感谢。
沈淮本想拒绝,但萧策送的铺子实在太好了,他没办法拒绝,只能含泪收下!
时光匆匆!
转眼便到了月底。
这次的月考,沈淮依旧保持外舍第一。
根据相关规定,半年内累计进入评优榜前十名三次,可获得晋升内舍的资格。
六月初,沈淮成功升进内舍。
跟他一起升去内舍的还有章秋池和何曹亮两人。
三人被分到西三斋。
巧的是,谢云琅也在西三斋。
为了庆祝此次升班,沈淮、章秋池、何曹亮三人做东,请东一斋和西三斋的人到一品楼吃酒。
东一斋的人很给面子,几乎都来了,而西三斋,只有谢云琅、斋长、纠察生等几个人来。
沈淮丝毫不意外。
毕竟,大家不熟。
人家来,那是给面子,不来也很正常。
内舍的上课时间和外舍一样,但课程却重了很多。
一天总共四节课,上午两节、下午两节。
加上课业,时间直接拉满。
未免学生疲劳厌学,每旬有两节自由活动时间,一个月下来,总共有六次自由活动。
除去三天休沐时间,平均四天有一次自由活动。
到了内舍,学习的内容比外舍要深两分。
大家也更自觉,基本没人迟到、早退的情况。
学习氛围比外舍更浓厚。
外舍戌时正刻便能回家,内舍一般留到戌时末(九点)。
像谢云琅,课业繁重之时,便在舍房睡下,第二天还能多睡一会儿。
沈淮进入内舍两三天后,逐渐适应了内舍的学习强度和进度。
他跟谢云琅的关系,又亲近了两分。
有时候还会一起乘坐马车上下学,或者哪里有美食,也会推荐分享。
与此同时。
沈淮在西坊市的食肆(沈记汤粉铺)也开业了。
生意很不错。
主要是前期的宣传做得好,不过开业三天,口碑就像滚雪球一样,以裂变之势传开了,就连隔着三四条街的人都特意过来。
玉晶卷和汤粉都是新鲜吃食,大家没见过,都想品尝一下,试试味道如何。
吃过的人都说,汤水鲜浓,玉丝条软嫩滑弹,味道鲜美,价格实惠。
玉晶卷一条六文,肉沫汤粉一碗十二文。
比起十五文一碗的肉丝面来说,沈记的汤粉确实比较实惠。
玉晶卷有六种馅料可选,价格统一;汤粉则有十二个种类,每个种类价格都不太一样,最贵的也才十五文。
饭量大的,还能加量,或者加小菜(煎蛋、卤蛋、扣肉、鸡腿等)。
有时候沈淮不想吃食堂,会提前让谢不二去食肆打包。
这举动,无意间做了一波宣传。
吸引很多学子跟风,给汤粉铺贡献不少营业额。
鲜蔬坊和汤粉铺,生意都不错,两个店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鲜蔬坊的黄芽菜,利润最高,只要达成多家稳定合作,便能赚更多的钱。
当然,不能只靠黄芽菜,毕竟这玩意,并不难,说不定生意刚起色,后续就有人跟风也说不定。
鲜蔬坊必须有其他产品来加持,否则很容易倒闭。
西坊市这边的汤粉铺,日营业额基本稳定在十五两左右,一个月下来,应该能赚个四五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