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侯府小丫鬟 > 第472章 凹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叮嘱完兜儿,林岁安才打开手中的纸。

好吧,是她误解了许或。

原来男子送女子东西除了那些私物,还有地契。

许或给她的,正是山坡后面那个庄子的地契。

昨日许或归家后,想着今日要与林岁安相见,寻了许久都不知送什么才好。

直到翻到林岁安庄子后面那座庄子的地契,才终于知晓送什么好。

林岁安看着手中的地契有些愣神。

兜儿见自家姑娘发呆,便凑过去瞧了瞧。

“地契?”

兜儿瞪大眼睛。

瞧那上面写的地址,正是这山坡后面的庄子。

“姑娘,这不会也是许公子送的吧?”兜儿问。

林岁安将地契重新叠放好,“这东西太贵重,待会儿还给他。”

还有他的披风,也要一并还给他。

她昨日才答应与之相处,今日便收下他赠与的地契......

她还不知晓他品性到底如何,若是收了他如此贵重的东西,若是到时不成,日后怕是说不清楚。

她虽爱财,却也明白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

阿蛮拿了竹竿和钩子来,三人将柿子勾下来都摘了。

给庄子里留了些,剩下的都带回城中,给家中留些,再给干爹干娘分些。剩下的便做糖渍柿子、糖柿片。

这些柿子不值钱,大街上许多人售卖,别家便不送了。

林岁安回到京都城中,想起许或走时说的话。

便叫阿蛮将马车赶去玄宝阁。

她在玄宝阁消磨了小半日时光,见天色稍晚,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便往丰乐楼去。

碧水阁在丰乐楼五楼。

林岁安从未来过五楼,听说这里是富昌侯府私留的雅间,不招待外客,且私密性极佳。

碧水阁只有窗户,没有观景台,也听不见隔壁的说话声。

想来许或早已打好招呼,林岁安上去时,侍者只问了她到那个雅间,便直接放行。

只是兜儿和阿蛮被拦在了四楼。

林岁安咬了咬牙,独自随着侍者去了碧水阁。这些,定是那许或早就算好的。

罢了,将地契还给他,她便离开。

那许或贯会得寸进尺,自己若是收了他地契,不知晓下回相见,他又要做什么。

她到了碧水阁片刻,便有两个侍者推着木车进来。

随后,又从木推车中取出好几个十分精美的盘子。

里面都是些中看不中吃的东西,这些都是看菜。

等了小半晌,桌上的看菜被撤去,一盘盘热菜端了上来。

百味羹、新法鹌子羹、荔枝腰子、莲花签鸭、煎炙獐、蟹酿橙、燕窝镶金鸭、玲珑牡丹鲊、燕窝鸡丝汤......

十几个菜摆了满满一桌。

好吧,许或说都是她喜爱的,这些菜便都没有一个便宜的。

原来在他心中,自己就是那庸俗之人,就喜欢贵的。

心中暗暗骂许或,‘自己庸俗便以为旁人也如此。’

她原以为许或将她一人哄至碧水阁,他定然也会来此。

谁知她等了半晌,仍旧不见许或身影。

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

许或还是没来。

她扫了眼桌上的菜肴。

他不来便罢了,这些菜总不能放凉了浪费吧。

林岁安终究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等她用完晚膳,准备离开,也不见许或的身影。

难道自己冤枉了他?他只是单纯想请自己吃饭,而不是为了私下与之相见?

殊不知,许或原本是要去碧水阁的,只是收到圣上的传召,进了宫。

白术与白七上不了五楼,便叫白术与兜儿传了话。

说他有公务在身,不能来与之相见。

林岁安闻言,神情并未瞧出什么变化。

她回了家。

许或的披风被她裹在自己的披风里,抱着回了屋子。

“兜儿,你将装着许公子送我的那些礼的盒子拿出来。”

“是。”兜儿应了,转身便抱出个木盒子。

将盒子打开,林岁安又看了眼许或送的那些东西。

一对儿白玉狸奴,一个泥娃娃。

她拿起泥娃娃把玩了半晌,手指拂过泥娃娃底座时,感觉好似有浅浅凹痕。

这泥娃娃她从未仔细瞧过。

更别说没什么好看的底座。

她将泥娃娃翻了过来,只见底座上

好似刻了字,又被抹去了些,划痕很淡,但也依旧能瞧出隐约是个‘安’字。

她面上瞬间浮上一抹薄红。

这泥娃娃,还真是给她的。

许或对她的心思,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将地契也放入盒中。

次日,林家众人刚用过朝食,便听平芜巷起了喧闹之声。

“林老爷,快开门,快开门,喜事啊,林老爷。”

林家的院门儿被拍得碰碰作响。

李妈妈匆匆开了门,见林家门外围了一大群人。

若不是外面众人都面上带笑,嘴里说着恭喜的话,李妈妈都会被外面的人骇住。

林定山也忙迎了出去。

他刚露面,外面的贺喜之声便此起彼伏。

随后,一名身穿官服之人问道:“这里可是林孺人之家。”

“是是是,林孺人正是小女。”

林定山拱手道。

“你便是承事郎林大人了?”那官员又问。

“是,正是在下。”林定山又拱了拱手。

“那便是这家了。”那官员点点头,随即又道:“本官是翰林院宣读官,今日特来林家传旨,尔等准备接旨吧。”

林定山呆愣了片刻,他家怎么又收到圣旨。

“爹,您愣着做什么?”林岁安扯了扯林定山的袖子。

她在归京后,便将来回路上的遭遇与家中众人都说了。

只是将崖下村泥流之事轻轻带过。

林定山自是想不到,会因为此事,朝中会下旨嘉奖。

林家已经接过一回圣旨,这次也算是驾轻就熟。

林定山和林岁安换上御赐的冠带,林家在门口铺上红毯,正了衣冠,恭敬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曹州府富姚县崖下村,不幸猝遇山摧石溃之患。孺人林氏,于危急之际,不避艰险,呼号相率,导民徒高,手援老幼,使全村四五百人皆免于难。后又赠银百两,助崖下村民修缮屋宇,安置妇孺,其勇义可嘉。

今,特加封孺人林氏为正六品安人,赐冠带。赏绢二十匹,银五十两。仍命有司,即其宅门竖匾,赐曰“淑行安众”,已旌其德。

匹妇秉德,足以扶危;一念之善,能回造化。林氏安人其益勉之,以副朕怀。故兹诏示,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