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众人只是简单的扒拉了几下脚下的沙土,发现沙子下边,居然是石质的台阶!
这突如其来的发现,让所有人精神大振,顺着台阶清理,一个被黄沙掩埋千年的地下入口,终于重现天日。
就很奇怪,入口虽然颇为隐秘,但居然是打开的状态。
难道三目女王的陵墓,就这样光明正大的敞开着,是想随然欢迎他人进来参观吗?
入口笔直向下,一条七十五度几乎成直角的斜坡,黑乎乎的不知通往何处。
“这里很可能就是陵墓入口!”
甭管是不是,进入一看就知!
杨轩伟怀着激动的心情,纵身一跃顺着沙坡滑了下去,其他人也纷纷效仿,紧随其后。
手电筒的光芒划破了千年的黑暗,滑啊滑,滑啊滑,整整滑了两点五秒才陆陆续续抵达底部。
即便不是直线下降,这个高度也深得有些过分了。
“好家伙,咱出溜的得有十来米深吧?!”
古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地下修陵,地上建房,这个工程量,只能说不敢相信。
小小的惊叹过后,几人便迫不及待的拿着手电筒在黑暗中晃点起来。
这一照不要紧,发现这处地下空间,宽敞的有些过分。
手电筒的光芒,竟无法打到尽头!
入眼所见,是一个又一个粗细不一的大石柱子,一排排的,井然罗列,不知延伸到哪里。
小叶入行以来,头一次参与这般神秘且宏大的考古工程,全然没有半点对未知的恐惧,有的只是无比的兴奋。
“你们看,这地面和柱子,怎么都是黑色的?阴森森的?”
话刚说完,由于离柱子太近,手里的手电筒“啪”的一声,脱手而出,径直吸附在石柱上。
杨轩伟同学是拿着手电筒,对着面前的石柱仔细研究一下,得出一个结论。
“都注意点身上的铁家伙,这里的地面和石柱,都是由磁山弄来的黑石雕刻而成,自带一定磁性以及阴冷气息。”
但很奇怪,他手里的手电筒都敲在石柱上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吸走。
同样是手电筒,差别怎么大捏?
只能说一分钱一分货,姚教授几人是正规考古队出身,考古的目的是为了发掘遗失的未知文明。
重在考古研究,活动经费全凭上边批,自然是能省则省。
就拿手电筒来说,用的是当下最经典,也是最经典的“虎头牌”手电筒。
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价格便宜,几乎是家家户户标配。
便宜有便宜的原因,同样都是银色外表,可“虎头牌”手电筒的外壳主要是镀锌钢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皮。
而杨轩伟手里拿的手电筒,则是霉国最先进的军用手电筒。
铝合金制成,号称永不生锈,耐用性极佳,尤为适合工厂、矿山、地质勘探等专业场合。
言归正题。
石柱上的雕刻栩栩如生,可见当时的工匠的手艺活是相当了得呀。
然而,随着不断的深入,众人发现了一个盲点。
从进到现在,见到的石柱已经不下双十之数,然而这些石柱上的雕刻,却不尽相同。
不,是没一个重样的。
又到了展现专业知识的时候了。
姚教授清了清嗓子,朗声解释起来。
“一般的陵墓内都会鬼神守护,比如在墓室的入口弄两个獬豸或者狮子,大象之类的石像。”
“而眼前的这些石柱,也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你们看,这些石柱,从最外围的动物石像,到人像,再到士兵、将军,这是仿制了一个地下国度来守护陵墓呀。”
“有那么一点兵马俑的意思,但番邦之国到底是比不过泱泱华夏,这些石柱守护像虽多,但比之兵马俑的数量,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不过有一说一,这番邦之国对于大国的礼仪没学到多少,阶级分化上,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石像从外到里的排序也是有讲究的,由低到高,便是由贱到贵。
最外边牲畜的石像个头最低,还不如普通人高。
第二纵列的是普通人石像,等人身高。
后边的石像,越来越高,到三目人石像,已然有四五米那么高。
姚教授一边走,一边讲解,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石柱的最里面。
这最后一根石墩上,雕刻得一尊栩栩如生的巨蛇雕像,石像透出一股邪恶的威严。
而其相貌,正是他们在磁山遇到的鸡冠头怪蛇!
按之前的推测来看,这怪热在玛卡文明中地位不低,大概率扮演的是守护神,或者护国神兽一类的角色。
“你们看,这怎么还有个石墩?”
上课不好好听讲的学生,才是一个正常的学生。
姚教授滔滔不绝的演讲中,小叶已经颠颠的跑到前头查看起其它事物。
距离巨蛇石柱的不远处,赫然摆着一个半人高的大石墩子。
石墩约一米粗细,表面平整,猛的一看,像是摆了个石桌在那,恭迎来客小憩,就差备点茶水了。
不对,石墩与众人来时接触的石像下方的石墩如出一辙,其上必然也是应该有类似的雕像的。
然而现在确是空空如也,难道是有人捷足先登,把石像弄走了?
众人疑惑之际,杨轩伟给出来最权威的解释。
“三目女王,之所以称之为三目,就因为其有一只神奇的第三只眼。”
“相传,凡是被三目女王用这第三只眼看到的人和物,都会莫名其妙的凭空消失,玛卡文明视其为神的力量。”
“眼前的这些石柱既然承担的是守护神一职,那自然也会将这三目女王所持有的神的力量雕刻出来。”
“神的力量只可意会,无法实际形容,只能用空无一物来表示。”
听到这,大伙明白了。
就是掩耳盗铃呗。
弄个空石墩,吓唬吓唬懂的人,不懂的人就全当那是个迎宾台吧。
越过“迎宾台”,众人终于是走到了地下空间的尽头。
只见尽头处,同样是有着一座半人多高的石墩子。
不同的是,上边有东西。
一颗人头大小,椭圆形石球,像一颗巨形人眼,冷冷的注视着这些意外来客。
“呵呵,有意思。”
……